退耕還林6.9萬畝 嵩明走上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之路

掌上春城訊“增加退耕還竹面積4千畝,年產值可增加200萬元。”通過退耕還林,嵩明縣楊橋街道辦西山居委會已成為嵩明竹材、竹苗的主要基地。自2002年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嵩明縣目前已累計實施完成退耕還林6.9萬畝,將一座座荒山變成了綠水青山,帶動了貧困退耕農戶增收致富,讓山更美,人更富。

退耕还林6.9万亩 嵩明走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

座落在嵩明縣三尖山腳下的西山社區是一個苗漢雜居村子。以往村民都是種土豆、玉米這些農作物,一畝的產值在千元左右。2002年以來,村兩委抓住國家退耕還林的機遇,發揮社區“水資源豐富,空氣溼度大,比較適合竹子生長”的優勢,大力發展竹子種植。

退耕还林6.9万亩 嵩明走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

“全村每年國家退耕還林補助達110萬、伐竹收入50萬元,加上華山松、野生菌等收入,村民人均收入達3000元以上。”社區負責人介紹,在退耕還林工程中,西山社區增加退耕還林竹子面積4225.3畝,成為了嵩明竹材、竹苗的重要基地。退耕還林的竹子一朝栽種,年年有收益,深受農戶喜愛,稱為“致富竹”“綠色鋼管”。靠著“致富竹”,西山社區摘掉了貧困的帽子,家家戶戶也都逐步富裕了起來。

退耕还林6.9万亩 嵩明走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退耕还林6.9万亩 嵩明走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自2002年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以來,嵩明縣緊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發展理念,通過環境和經濟“兩手抓”、生態和民生“兩手硬”,把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使退耕還林工程成為貧困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途徑。截止目前,已累計實施完成退耕還林7萬多畝,進一步改善嵩明縣的生態環境, 提高退耕農戶收入,帶動了貧困退耕農戶增收致富,實現了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雙贏”。

退耕还林6.9万亩 嵩明走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退耕还林6.9万亩 嵩明走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

圖/通訊員:董春榮

編審:楊豔

終審:李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