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三柴油車淘汰已經定局,車主心裡的不甘和兩難誰能懂?

十年之前,國三車還如旭日東昇般朝氣蓬勃,十年之後,國三車已經是日落西山暮氣沉沉。

人、車都一樣難逃更新迭代的自然規律,老了、舊了難免外強中乾不堪重任,古有趙王要用老將廉頗,都會質疑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今有貨主要用國三車也少不了過慮,國三老矣,尚有前路?答案是否定的。

國三柴油車淘汰已經定局,車主心裡的不甘和兩難誰能懂?

2020年開局不利,國三貨車更是全場被打,近日生態環境部明確提出將推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100萬輛柴油貨車的淘汰工作,國三車接下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了。

本身貨運行業就是政策是莊家,養車的是玩家,如今國三車怕是要輸個精光,還妄想想留在桌牌上實在是難上加難。

國三車成為驚弓之鳥,那份落寞和不甘該說給誰聽?

其實美人遲暮,英雄老矣,最難釋懷的是那份落寞和不甘。07年7月1日全國範圍內全面實施國三,13年過去了首批國三車確實老了。可國三車也曾經春風得意,一步跨入電控時代,國三車功不可沒。可輝煌過後不單單是落寞還有有一份憤懣不甘。

國三柴油車淘汰已經定局,車主心裡的不甘和兩難誰能懂?

首批國三車雖然老了,可遠遠沒有達到報廢年限,保養得當車況依舊良好,殘值也不是慘不忍睹。可是車況好沒有用,殘值高、補貼少,出手難,上路難國三飽受詬病。

如今全國範圍內分批分次淘汰國三車,各地國三車如同驚弓之鳥,強制報廢、全天禁行、拒絕年檢、停止發放通行證,無路可走、寸步難行已經是國三車集體難逃的命運。

百萬國三車主進退兩難,國三車成雞肋難逃退場的命運!

2020年已經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的截止日期,2020年疫情重創刺激劑卡車消費市場需要加快淘汰老舊車步伐,2020年留給百萬國三車主緩衝期所剩無幾。

可無論選擇提早淘汰換些補貼還是加裝環保設備勉強為生,百萬國三卡友都是過進退維谷。激進一些想著提早報廢拿補貼換車,可是如今的貨運環境換車談何容易,運營成本高、風險大,回本難。

國三柴油車淘汰已經定局,車主心裡的不甘和兩難誰能懂?

提早報廢換補貼還面臨補貼條件苛刻、補貼金額有限,補貼時間倉促緊迫種種苛刻條件。

保守一些加裝環保設備勉強維持生存,可這樣的國三車一樣是雞肋般的存在,運營效率低、車輛性能差、生存空間越來越窄,管制越來越嚴格路線和區域嚴重受限,遲早也是難逃退場的命運。

貨運行業能夠助力卡友生財有道,才能長盛不衰!

百萬國三車主頭上有三座大山,排放升級的無奈,政策法規的逼迫,還有成本效益的不得力。

身處在一個轉型升級的貨運時代,環保重壓倒逼之下,國三車已經不是賺錢的利器了,畢竟貨運行業,能夠助力卡友生財有道,才能長盛不衰。

國三柴油車淘汰已經定局,車主心裡的不甘和兩難誰能懂?

疫情來襲,貨運行業深受重創,如今的形勢下排放升級、政策法規、成本效益三座大山依舊是步步緊逼,長痛不如短痛也許是百萬卡友明智的選擇,提早淘汰爭取補貼好過砸在自己手中成為一堆廢銅爛鐵。

如今的貨運環境,縱然國三車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依舊難逃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命運,百萬國三車主的落寞和不忿,也只能自己買單,畢竟購車有風險,入行需謹慎。(文/卡家號:林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