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為何那麼難?且來看一看我頭腦中的前因後果

今日,開始看陳海賢老師的新書《了不起的我

》,看到第一章的第二節關於“改變”內容,結合自己的體驗,忍不住有感而發。


改變,為何那麼難?且來看一看我頭腦中的前因後果


什麼是改變?

以下,摘自書中原文第15頁:


改變的本質其實就是創造新經驗,用新經驗代替舊經驗。創造新經驗,需要通過新的行為,獲得新的反饋、新的強化,並切身體驗到它。切身體驗的經驗,信息濃度是非常高的,這跟聽來、看來的道理不一樣,如果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沒有新行為帶來的新經驗,改變就很難發生。

改變,需要我們擁有新經驗,用新經驗替換舊經驗。

其實,所謂的改變,就是我們不滿意現今的狀況,而通過行動,可以達成我們想要的結果。說白了,就是行動帶來結果。道理我們都懂,但是,由於沒有事先體驗過這種經驗和結果,儘管在頭腦中無比期待和想象這種結果,卻還是被現實的環境、當下的經驗,對未知的恐懼、人類天生的惰性所掌控,不願意付出新的行動。直到有一天,被逼無奈,窮則思變,才願意行動起來。


改變,為何那麼難?且來看一看我頭腦中的前因後果


而改變,需要我們擁有新經驗,用新經驗替換舊經驗。

新經驗從哪裡來?

新經驗的形成,需要新的行動。

就像那句流行語:懂得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原因就在於:光知道是不夠的,你知道的都是別人的經驗,不是自己的體驗,是雁過無痕的。甚至還不如不知道。因為如果不知道,就這麼渾渾噩噩稀裡糊塗的活下去,倒也自在,也沒那麼多痛苦;知道了卻沒有做到,就意難平,空遺憾了。

行動前後應該怎麼做,以及如何行動才能發生改變?

所以,所有的改變,最終還是得落實到行動上來——而且是新行動,因為如果按照以前的行動,那得到的還是以前的結果,不會有改變。

新行動,是怎樣的一種行動?

人類所有的行動,幾乎都包含在這兩種範圍之內:有目的性,和無目的性。我們想要得到經驗的行動屬於有目的性的,包括潛意識引導下的行動和有意識的行動。

經驗的字典正式解釋是:多次實踐中得到的知識或技能;人的親身經歷。

而想要通過這個行動得到經驗,就要弄明白兩點:一,這不是一個一次性行為,而是多次行為,甚至是多種行為;二,這個行為能不能產生結果?如果能,概率有是大還是小?如果是大概率的,那概率有多大?


改變,為何那麼難?且來看一看我頭腦中的前因後果


所以,改變並不是一開始就行動的,而是要通過分析和預估,來策劃行動方案,也就是要選擇堪用的行動。如果一開始你選擇的新行動就不可行,或者與想要得到的經驗以及目標結果無關,或者是不考慮結果胡亂選,那失敗也是註定了的。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個準備工作會為你改變的目標達成省下大力氣。

說完準備工作,進入正題,說回新行動。想要通過這個新行動得到經驗,總結下來就是:它要可持續,還要大概率有結果。

如果你嘗試一次就跑了,能有什麼感受,能獲得什麼經驗?如果真有這樣的即時反饋,改變也不至於這麼難了。(事實上,確實存在有很多這樣的即時反饋,嘗試一次就讓人深陷其中,比如賭博,吸毒,以及一些遊戲,而很多人也正是因為深受這種即時反饋之害,才想要做出改變。)

所以,可持續性的行動,以及行動的結果就是改變開始發生的核心。

而“持續性”和“有結果”這兩者又是相互作用的。經驗,經驗,由經歷而驗證。如果不持續行動,就不會有從身體的記憶和慣性,到大腦中溝回的加深,印象和體驗的形成;如果沒有結果,就不會有正向的反饋作為獎勵來激勵我們的下一次行動,而行動又再次強化經驗……


改變,為何那麼難?且來看一看我頭腦中的前因後果


慢慢的,這些新的體驗被一次次加深,一寸寸的擴張,最終覆蓋了我們的舊經驗,這種經驗能讓我們把一開始並不熟悉,甚至並不喜歡的、需要各種費力才能持續的新行動,最終變成“自動駕駛模式”,能夠自我運行,最終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改變發生了。

這樣抽絲剝繭下去,就會看到:你選擇的有效的新行動,最後一定會產生結果從一點點慢慢變多。但是一開始,往往是看不到結果的。那現在的重點就變成了:在一開始看不到結果的時候,如何把這個行動持續下去?

關於“如何持續行動”這方面的知識和方法論,以及前面所說的“如何策劃行動”的話題,都需要規劃,也需要技巧,有太多可以借鑑和學習的資源,可以專門找這些領域的知識來學習。我只是寫下自己的思考思路。

很多人改變不成功,原因很多,老師的書中有更精彩的內容,想了解更多的可以買來看。而我個人,相比于思維方式方面,可能更多的原因是行動力方面的原因,所以,才在看到“行動”這兩個字時就盯上了它,進而發散這麼些東西。

寫出來還有個好處就是:相當於給自己做了一次梳理,對目前自身的狀況更加清晰,明確了哪裡需要改進。

結合我自己的情況,總結一下,想要改變需要以下這幾點:

  • 一,意願。

首先,不管是外部逼你也好,還是你自我內心的驅動也好,你自己要有強烈的意願:我要改變。

  • 二,行動之前:做好策劃

決定改變之後,你要在行動之前,策劃行動方案,選擇適合的行動。鑑於每個人的現狀、條件各不相同,彈性空間也不同。比如,有的人死一百次還能復活,有的人折騰兩次就無回天之力了。別瞎比較,對於普通的我們來說,踏踏實實的做比大腦中的幻想更靠譜,你可以試錯,但不能一直試錯。


改變,為何那麼難?且來看一看我頭腦中的前因後果


  • 三,行動之中,做好規劃:且持續,且要出結果的去行動。

針對已經確定了目標的行動,如果於結果無益,都是無效的浪費。你不但要從長遠發展來看,也不能因急功近利而操近道。大多美好的結果,幾乎都需要你持續行動,太快太容易出結果的,都包含著你目前的眼力還看不到的致命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