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律?

什麼是自律?

所謂自律,就是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自律,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格力量,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自律的來源有的人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比如,父親是退伍軍人,從小對他嚴格要求,讓他不在家的牆上亂塗亂畫,讓他從哪裡拿的東西還放回原處,讓他堅持每天跑步等等。

久而久之,這些小細節對他影響根深蒂固,讓他成年後有了自律心態。除此,還有的是自我意識的覺醒,是自己想要自律,這種人一般內心比較自信強大,那麼,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自律?坦白講,並不是得!用二八定律來解釋,僅僅只有小部分人可以做到,大部分人都算不上自律,甚至是假自律。

關於自律,有的人只是嘴上說說,說我今天要改變,明天開始堅持什麼什麼,但最後都放棄了。在現實生活中,你如果有留意,會發現在健身圈子裡,總有那麼一部分人群,是辦了健身卡,但卻從來沒去過幾次健身房,他們也有理由,不是太忙了,就是說健身一次太累了,沒興趣了。

什麼是自律?

擁有「病態人格」的人,難以自律

我們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那些有“病態人格”的人,想要自律,其實很難做到。

病態人格是指一種異常的心理狀況,這類人格主要表現是在情感和意志活動障礙,對他人缺乏感情,且難以適應社會。表演型,迴避型,偏執型,依賴性等人格障礙,都屬於病態人格。

而且,病態人格身上常伴有焦慮,抑鬱,負能量,不自信,拖延症……常常把事情往最壞的方向考慮,所以,這類人,是不具備自律的基礎,因為心理狀態會導致行為上的偏差。

什麼是自律?

什麼才是真正的自律?

真正的自律,首先,你人格要素當中應具備合理、清晰的自我認知。其次就是要有計劃,有方向感,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不是複製別人的自律,看到別人那麼努力,我也應該努力,然後努力了一段時間,又因為堅持不下去而放棄了,繞了一圈,自己也不知道努力的是什麼,想要的又是什麼?最後,真正自律的人,是不會經常把自律掛嘴邊的,自律不是做給誰看的,能長期堅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不給自己找藉口的人,才是真正的自律。

做到自律

自律的過程,就是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想要做到自律,你的心理和人格就必須是健康的,我之前說的病態人格,這類群體是難做到的,基本上可以說是告別自律了,像三分鐘熱度,拖延症,沒有責任心的人,建議先把這些缺點改掉再談自律。

什麼是自律?

要知道,自律是一種對自我肉體和慾望的挑戰,最耗費的,就是你個人意志力。想做到自律,一是先定個小目標,去做你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越級挑戰,也別想著一口吃成個胖子,要懂得循序漸進,二是不要自我設限,不要有過度完美主義,走出舒適區,三是直面你的目標,然後把你的目標細分化,併為此不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