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2010年3月21日上午九點你在幹什麼?

好吧,或許你窩在家裡,蹲在自己舒適而又寬大的電腦椅上,兩眼緊盯屏幕,目光集中,時而興奮的大吼大叫,時而又十分沮喪,因為你躲在在《戰地:叛逆連隊2》中的一座房屋內通過窗戶看到隊友與敵人交戰正酣,而後你突然透過窗子放出一記冷槍,正當你得手的時候,房子突然被炸開一個窟窿,然後你就赤裸裸的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於是天大的悲劇發生了。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或許你慵懶的躺在寬大的椅子上,抱著一隻毛絨狗熊或者什麼別的東西,桌邊的一杯熱咖啡的熱氣正徐徐升起,將凌波麗手辦映襯的更有魅力。你正在追賣萌新番《守護貓娘緋鞠》或者熱血新番《妖精的尾巴》。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好吧,讓我們的假設更加大膽一些:或許你正躺在床上流著口水,抱著抱枕,時不時露出一絲難以捉摸的猥瑣笑容——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你昨晚四點三十六分十二秒才關掉電腦。

為什麼我們能如此放肆?因為2010年3月21日是全人類最偉大的星期天!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在這偉大的星期天的早上十點,東瀛的宅人們都紛紛走出家門,捏著1,500日圓購入的預售票或者是2,000日元的當日票在幕張Messe前排起長隊。

因為《2010萌博覽會(萌え博2010)》上展出的痛車絕對會讓他們的小小付出得到豐厚的回報。

因為,那展會上可是有很多痛車的呀!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何為痛

我們先來簡單解釋一下痛的含義:痛車指在車身外觀將ACG圖案以彩繪或粘貼貼紙等方式裝飾上去的車輛,其發源於日本,屬於ACG文化。而其起源眾說紛紜,有的說法為痛車仿照賽車粘貼贊助商標誌。有的說是日本在經濟起飛之後開始出現大批進口車,從“意大利車(イタリア車)”轉成“Itasha”,“Ita”的發音跟日語中的“痛”發音相同(深夜檔同學一定知道這個發音的,奸笑),所以日語中就稱這樣的車為“痛車”。還有說法為因為製作痛車太過昂貴,花錢花的心痛等等,總之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文化最先源於宅文化,和COSPLAY一樣,也是一個從二次元轉變為三次元的產物,起初痛文化只是非主流的亞文化,追捧的人群都是小眾,但喜歡ACG文化的宅人們的熱情與付出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於是經過時間與熱情的雙重作用下,痛文化漸漸由小眾的亞文化轉變為一種文化,正在慢慢為大眾所接受。痛文化不同於突然興起而又逐漸沒落的非主流文化,很重要的是因為痛文化並不會引起大眾的反感,反而會有一種好感——不管是誰在欣賞到美好漂亮的東西心情都會愉悅的,況且痛車痛美女、痛蘿莉者佔絕大多數。

相信是大家對於痛文化最直接的印象來源於痛文化中痛車,在汽車表面貼著動漫人物,以此來表達自己對動漫人物或者動漫作品的欣賞、喜愛的感情,關於痛什麼動漫作品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自,是一種很自由的表達個人情感和觀點的一種方式,也是展示自己個性的方式,更是對自己喜愛的動漫人物表達崇敬與喜愛的一種方式。當一輛藍色的凌波麗痛車在你身邊駛過後,那麼你得到了一個最直觀的信息:車的主人喜歡凌波麗,而這種喜歡的程度已經相當可觀了,此人對凌波麗相當有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好吧,上面的例子是我自己YY出來的,因為本人是極其喜歡凌波麗的,而且窮的只買得起自行車,這也就算了,更重要的是,在國內買得起車也不一定能玩得起痛車。所以只能在這裡YY一下滿足一下自己而已。

相信國內的大多數朋友們都是這樣,限於國情等等因素的影響,國內痛車目前還是相當困難的事情,所以我們也只能看看照片什麼的YY一下,好的,既然我們玩不起,那麼我看看一看了解一下還是可以的——這完全歸功於雜誌偉大的傳媒力量。

為何痛

簡單來說,就是表達自己對ACG某一任務或作品的喜愛情感,而目前大多數的痛都集中在汽車上。痛文化最先起源於什麼物品上,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痛車在以前以及現在是痛文化數量最多、最主要的痛,這得益於汽車的普及,也得益於汽車的機動性等等。痛車往往具有炫耀方便、醒目、大眾化等特點,所以痛車屬於痛文化執牛耳的地位,玩痛車的人佔據著大多數的位子。

雖然痛車的數量居多,但並不是說痛文化僅限於痛車,比如我們都知道的還有痛飛機。美國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迪斯尼痛飛機、日航的皮卡丘等等,但是痛飛機一旦升空也就和普通飛機沒什麼兩樣了——你不可能飛在天上看,而飛機裡的乘客自己又看不見。所以遠遠不如痛車知名,更重要的是,作為個人來說很難玩得起痛飛機,這也是痛車受眾面廣的原因之一,加上各種痛車會展和少數痛車會由公司在一些商業活動上的高調亮相,也讓痛車為大眾所接觸。比如日本十八禁遊戲發行商agesoft於2006年2月24日為推出的18禁電腦冒險遊戲《Muv-Luv Alternative(マブラヴ オルタネイティヴ)》製作了痛車,以此在商業活動上來為公司的產品進行宣傳。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然而現在痛文化並不僅限於飛機、汽車什麼的。過去痛文化以汽車為主,造就了現在痛車在痛文化中的主流地位,而現在其他物品上的痛也在慢慢興起,或許在未來,痛車的地位將被其他物品所取代。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可能會取代痛車在痛文化主流地位的物品,讓我們來大飽眼福吧——你錯過了2010年3月21日,而你不會錯過現在,並且《2010萌博覽會》上只能看到痛汽車、痛摩托車和痛自行車而已,而更妙的是,接下來,你將看到的遠遠不止這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都有什麼能痛?

都有什麼能痛?其實什麼都可以痛,與其問“都有什麼能痛”不如問“都有什麼不能痛”,只要你發揮想象,手機、鉛筆身邊的小飾物也是可以痛一下的。下面來看看已經成為痛文化主流或正在成為主流的痛。

痛車

痛車前面已經說了很多了,因為痛車在痛文化裡太有名了,痛車是痛文化的代表,所以我們先來看看各色的痛車。

痛車的製作方法一般就是將圖案在電腦上做好,而後打印出來,而後直接貼在車子上做成的,而且貼上去的痛車還可以很方便的撕下來再做新的。做痛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之前需要規劃好,痛車設計圖是必要的,這樣在製作的時候才有條理。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現在已經有了專門的痛車展會,其中在日本最大的同人誌展會Comiket上也有痛車(圖3)的身影,而且值得一提並且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是在2009年的C77結束後正值09年的最後一天,東京在C77結束後飄起了大雪,而一些參展完畢後打道回府的痛車們發生了悲劇,因為天氣的原因道路打滑,許多痛車遭遇了交通事故,而且根據報道事故發生以後警察來了解情況時還很開心地詢問駕駛員:“這是初音未來吧!”而駕駛員則痛心疾首的回答:“這是鏡初音…”。而後作倒地狀。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目前有名的專門痛車展會要算《痛G痛車展覽會(痛Gふぇすたinお臺場)》,第一屆展會在2008年11月9日在東京開幕,第一屆痛G上大約展示了有500輛痛車,其中不僅有痛車還有痛稱被稱為“痛單車(Itansya)”的痛摩托車以及被叫做“痛響鈴(Itatyari)”的痛自行車。在09年10月,日本東京舉辦了第二屆痛G大展,其參展量比第一屆痛G多出300多輛痛車,達到了有史以來痛車數量最多的痛G,一共有800多輛痛車參展,而且這節展覽會中不乏亮點,其中頗受關注的的痛車是林肯的痛車,而且不止一輛林肯痛車,一共三兩林肯痛車,林肯痛車在第二屆痛G上大出風頭。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當然窮人也有窮人的痛車,比如本田Stream痛車上痛的是代言微軟Windows 7的水樹奈奈,這兩痛車也是集中了眾人的目光,當然痛摩托與同自行車也是不可缺少的。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由於發展的比較快,大眾接受的也比較快,臺灣已經成立了《臺灣痛車文化發展協會(http://ticpa.org/)》,國內也有不少小圈子,而且同自行車已經開始嘗試商業化,由由貞本義行製作和監修的EVA新劇場版的自行車“EVA00BIKE type-r”和“EVA02BIKE type-a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售價高達98,280日圓,按照現在的匯率來算那要7 430.8元人民幣,這也太貴了。我們還是來看看一些其他的痛吧,下面的痛離我們就很遠了。

痛飛機

痛飛機我們接觸的很少,看看圖也就足以啦。痛飛機比較少,日航的皮卡丘和飛天熊貓、美國阿拉斯加航空的迪斯尼、臺灣長榮的KITTY貓等等,而且比較幸運的廈門地區的讀者應該早在2005年11月左右在廈門太古飛機維修公司見過皮卡丘的痛飛機,這架全日空的痛皮卡丘波音747-400民航客機在這裡進行五年一次的大修,這家痛飛機很特殊,因為這家痛飛機圖案所用的顏色足足有27種,而普通的飛機(並非痛飛機)最多隻有4種而已,顏色如此之多在痛飛機行列中也並不多見。而且圖案的設計設是一名四年機的小學生。這幅名為《皮卡丘們的花園》的作品是2004年12月1日為慶祝東京羽田機場第二個候機樓開業在而全日本徵集而來,這架痛飛機制造連同噴繪一共花了三個月的時間。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據太古有關人士介紹,在飛機身上噴塗色彩對漆的要求非常嚴格。因為飛機在飛行過程中與空氣摩擦會產生熱量,並且還要應對萬米以上高空的低溫,所以機身使用的漆必須具有耐熱、耐寒、粘著性強等性能,痛飛機不是一般人玩的起的也由此可見一斑。

下面就來看看其他的痛飛機吧。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船

痛船比較少,我們看看就可以啦,這可不是一般人玩的起的,而且痛船很少全世界估計也就幾臺而已,出現在09年《Basser全明星賽2009(應該是一個釣魚比賽)》的痛船最為顯眼,因為痛的是初音未來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火車

日本人多地少,必然有發達的交通,而新幹線什麼的機車、火車也不能放過痛的機會,而且痛火車的內部也很細心的設置成痛火車的主題,這不結能讓路人見到痛火車的魅力,乘客亦可以從內部欣賞到。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還出現了偽痛火車,怎麼樣,看起來很像《Macross Frontier》的痛火車,但感覺很不對,圖案貼的實在太規整了,讓我們走近看看,不好,還有怪叔叔在看守。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其實這是日本山手線的火車在慶祝活動的時福利——允許在車廂發佈廣告,而《Macross Frontier:虛空歌姬》會在近期上映。於是偽痛火車出現啦。其實這只是廣告而已,但是也具備了痛火車的一些比如宣傳、展示等特性,說是痛火車也不為過。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下面來一起欣賞一些其他的痛火車吧。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樂器

痛樂器一般吉他、電吉他居多,因為畢竟吉他上有足夠的空間可以用來痛,你說要痛個笛子可就不好弄了,而且弄好了它也不顯眼不是?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機

痛機不僅方便,PSP、手機、PC、蘋果的ipod等等都可以痛一下的,而其中痛PSP受眾面較廣,而且國內也有很多痛PSP的玩家,製作痛PSP用的模板也可以在網上找到,這是一個好現象,國內的痛文化也從痛PSP逐漸開始發展。雖然如此國內還是趕不上日本,現在國內還沒有PSPGO的痛機,而日本早在2009年11月就有痛機玩家做出了痛PSPGO,所以,我們也要加油啊。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其他稀奇百怪的痛

其他地方也有痛的存在,比如說,痛輪椅…誰規定殘疾人不能萌ACG呢,而且他們真的就做出了痛輪椅…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還有,身邊的水杯?手邊的圓珠筆?桌子上的鬧鐘?電腦的顯示器?反正很多東西都可以痛一下的啦,請不要在意這些。古怪什麼的,最喜歡啦!而且才不是因為你們買雜誌我才給你們看這些痛物品的,全因為對ACG的愛啊。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其實吧,我們也可以痛那麼一下的。

怎麼樣,相信你已經對痛文化有了濃厚的興趣了,你若沒有,那隻能說明你對ACG無愛。而且相信你也已經躍躍欲試了——痛飛機沒條件,痛車沒錢,痛船玩不了,但至少我有PSP吧,PSP沒有,至少我們還有交通工具自行車吧,就算連自行車都沒有…好吧,向家長要一輛自行車遠遠要比要一臺PSP要容易得多,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呢?

那麼,接下來,咱們就來簡單的看看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參與一下痛文化,我們自己也親自過一把痛的癮,讓我們一起抱頭“痛”哭。

痛PSP

相對於痛車,玩痛PSP那是非常簡單和方便的——無論是從經濟方面還是現有條件方面來看都是如此,PSP兩千人民幣以內就可以入手,而且同PSP的花銷粗略來算不到百元,這與痛車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啊。廢話不多說,咱們來看如何製作一個世界上第一無二的、只屬於你或者他和她(為自己的愛侶親手打造一個痛PSP絕對是一個意義非凡的好主意,尤其他或她是御宅一族)的痛PSP。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結語

痛文化目前不僅僅是被包含在動漫文化之中,目前痛文化漸漸進入藝術領域,或許將會成為一種全新的通俗藝術表達方式,到那時,滿大街上都跑痛車、滿世界跑通火車和痛飛機,那絕對是御宅族們的天堂。但是痛文化的傳播與發展雖然迅速,但是目前也沒有統一,痛文化在絕大多數國家中的法律方面也處於空白,而且目前痛文化完完全全的僅憑藉個人興趣愛好做為動力推進其發展的,未來會不會像其他新生事物那樣會出現矛盾與糾紛也未曾可知,是否會商業化也不曾知曉。

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麼一群擁有極大熱情的ACG眾們愛與正義的力量下,痛文化會越來越好,而這也是我們喜歡痛文化、關注痛文化、參與痛文化的大家所共同希望的。

祝願痛文化能一直純潔的走下去,多一些熱情,少一些利益。

【喜歡請收藏~你怎麼看“痛”文化呢?歡迎留言~】


痛車、痛船、痛飛機!——萬物皆可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