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蹤浪跡幾度秋》:因為一本書愛上一個人

黃新德,黃梅戲“梅開二度”代表人物,國家一級演員,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黃梅戲第一小生。他一生作品無數,先後塑造了100多個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現在七十高齡仍然活躍在黃梅戲舞臺上突破自己、培養新人。

今年因為寫文章找資料,拜讀了黃梅名家黃新德老師的《萍蹤浪跡幾度秋——我的梨園記憶》,戲中看到的是角色,書中看到的是真人,黃老師的寬厚、耿直、善良、風趣在字裡行間體現無遺,看完書,我更愛黃老師了~

《萍蹤浪跡幾度秋》:因為一本書愛上一個人

一“馬”當先

黃新德一生搭檔無數,他所寫的人物幾乎覆蓋了整個黃梅戲圈。而在眾多搭檔中,馬蘭顯然是最特別的一個,他們合作了二十年,共同開創黃梅戲“梅開二度”,書中描述了二人之間發生的很多趣事。

黃老師眼中的馬蘭聰敏、靈氣、善良、純粹,比如有次黃老師從樹上跳下摔折了腿,馬蘭前去探望,打趣說:“還說是什麼大武生,原來是個落花生嘛!”。對二人因誤會八年未聯繫,黃新德也笑稱是“兩個成年人,悶著葫蘆搖,練著中華憋氣功,堪稱一絕”。

《萍蹤浪跡幾度秋》:因為一本書愛上一個人

《萍蹤浪跡幾度秋》:因為一本書愛上一個人

《萍蹤浪跡幾度秋》:因為一本書愛上一個人

《萍蹤浪跡幾度秋》:因為一本書愛上一個人

“摘梅”真相

萬萬沒想到黃老師的梅花獎是這樣拿的!

1992年《柯老二入黨》作為建黨70週年獻禮片進京演出,領導覺得來都來了,不如順便報個“梅花獎”試試?

因為看不慣首都記者不拿地方戲當回事的態度,黃新德直接對記者們說,“

這個戲不好看,去不去無所謂,真坐下來也能看得進去,感謝諸位光臨。”。

《萍蹤浪跡幾度秋》:因為一本書愛上一個人

領導又擔心現代戲評獎不佔優勢,便緊急調動合肥演員來北京演一場摺子戲。結果黃新德表態,都別來,反正就這麼一個戲,就這麼一堆,評不上拉倒!結果大家又默默退了票…絕對耿直boy(領導:我好難~)

《萍蹤浪跡幾度秋》:因為一本書愛上一個人

雖然最後摘得了梅花獎,但關於“梅花獎”的內幕,黃新德也沒嘴下留情:當時評“梅花獎”,一要進京演出,所以沒錢上北京的,唱得再好也沒用;二要到處走動活動,所以有些藝術家臺上神氣活現,臺下呆若木雞,也沒用。

所以親們,如果你們喜歡的黃梅戲演員沒拿到“梅花獎”也不用介意啦。

《萍蹤浪跡幾度秋》:因為一本書愛上一個人

假唱風波

在演藝圈,“假唱”是個敏感話題,黃老師首先坦白了自己唯一一次“假唱”經歷:當年《無事生非》到上海演出,白天表演一切正常,到了晚上黃新德的嗓子突然發不出聲來!

那部戲沒有B角,萬般無奈之下,只得讓此劇作曲陳精耕在側幕演唱,黃新德在前臺裝樣,倆人就這樣“雙簧”演完了整場戲

《萍蹤浪跡幾度秋》:因為一本書愛上一個人

搞笑的是演完後黃新德還收到觀眾來信,質問他怎麼唱得這麼難聽,還一堆錯字錯句……黃老師形容這次經歷是“倍感窩囊,飽嘗恥辱”。

《萍蹤浪跡幾度秋》:因為一本書愛上一個人

當然耿直的黃老師在批判了自己之後,又怒斥現在的假唱現象:“咱們戲曲舞臺上早就不乾淨了!有些演員,多年如一日地公開、公然在舞臺上造假,甚至到了每場必假、每段必假的地步!

還坦然地接受騙來的錢財和榮譽,笑對不明真相的戲迷們的死追熱捧,從容坦然,儀態萬千。相比之下,老漢還內疚?真的是麵皮還不夠厚,心腸還沒那麼黑啊!”

——十年過去了,不知現在戲曲舞臺上可還有假唱?

《萍蹤浪跡幾度秋》:因為一本書愛上一個人

《萍蹤浪跡幾度秋》:因為一本書愛上一個人


好啦,這裡只摘取了書中幾則趣事與大家分享,想看黃老師更多趣事的話,建議自己去看書;想欣賞黃老師黃梅戲作品的話,那建議關注我們哦~

《萍蹤浪跡幾度秋》:因為一本書愛上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