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丨阻斷有毒父母的傷害,創造幸福的再生家庭

閨蜜週末又找到了我,這是她這個月第三次找我了,原因還是和之前一樣:相親對象又黃了。失敗的原因也一樣,男生覺得她無趣,高冷,感受不到她的熱情和愛。一晃三十多歲了,仍孤身一人。

實際上,有幾次閨蜜對對方很滿意,也希望能修成正果,可是交往幾次,總是不得要領,無疾而終。

閨蜜從小就是大家眼中乖巧懂事的孩子。她的父親脾氣火爆,一言不合就火冒三丈,和她的母親常年無休止地吵架。

糟糕的父母關係,讓閨蜜從小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儘可能地乖巧懂事不觸碰父母的戰火。父母失去了榜樣的作用,閨蜜沒在家庭中學會如何愛人以及如何接受別人的愛。沒有了感情的滋養,她索性關閉了自己的情感之門。成年後的她,她無法將這扇門打開,即使她很想這麼做。

《原生家庭》丨阻斷有毒父母的傷害,創造幸福的再生家庭

其實,像閨蜜這樣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導致自己感情生活一團糟的人比比皆是,“原生家庭”的話題經久不衰,甚至有網友自發組成小組提出:父母皆禍害的言論。

張德芬說“你生活中的所有難題,幾乎都逃不脫你和父母的關係。”

那麼,面對父母錯誤的行為模式,長大後的我們該如何去找到當初問題的根源,降低或者擺脫原生家庭對自己的負面影響呢?也許你能在《原生家庭》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這本書是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特的新作,一經銷售便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書中提出了有名的“有毒家庭理論”,用大量真實案例,深入淺出地分析了:

一、有毒家庭的行為模式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創傷?

二、如何治癒有毒父母帶來的性格缺陷?

《原生家庭》丨阻斷有毒父母的傷害,創造幸福的再生家庭

一、有毒家庭的行為模式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創傷?

身為父母,對孩子有很多的義務,但是最基本的職責義務是如下五種:

1. 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

2. 保護孩子免受身體侵害

3. 保護孩子免受感情傷害

4. 滿足孩子對愛、關懷和更深層次的情感需求

5. 給予孩子道德理論的正確引導

如果不能滿足以上的條件,父母的生活模式或多或少給子女的心理和性格帶來負面的影響。我們稱之為有毒父母。最典型有毒父母有以下幾種:

1. 操縱型父母

父母管教孩子,這件事本身沒什麼錯,但錯就錯在父母總想一直控制子女,甚至逼迫子女按照他們的意願去生活。

前段時間,那個《奮鬥》裡真誠義氣的華子,湯唯的前男友,一直沒有火起來的朱雨辰,沒想到居然靠綜藝節目大火了一把。

很多人不瞭解,這個39歲的男人,徹底輸給了媽媽。

他的媽媽,每天凌晨4點起來幫他熬梨汁,堅持了十多年;朱雨辰在北京工作,她一個人搬到北京陪著;經常把食物塞滿了兒子的冰箱,兒子拍戲的日子她全程跟著,寸步不離……

當父母的控制慾越強時,子女想要擺脫被控制的願望也就越強烈,親子之間的矛盾就越發尖銳。

朱雨辰也不例外,他想要逃離媽媽的掌控,從上海跑到北京上學。畢業後選擇留在北京。但媽媽總能用苦肉計如願以償地跟他去了北京。

來自原生家庭的隔閡,讓朱雨辰始終無法擺脫“偉大付出的媽媽”,沒辦法狠心指責,卻又無人能懂他的孤獨。年近不惑之年的他,依舊是個“媽寶”。

《原生家庭》丨阻斷有毒父母的傷害,創造幸福的再生家庭

被父母控制的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獨立,對於自我認知變得模糊,會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2. 酗酒型父母

酗酒家庭對於自家人來說擺脫恐懼的方式就是視而不見。而且通常需要對外偽裝成“正常家庭”。這種偽裝讓孩子被迫說謊,因此無法建立起強大的自信心。

伴隨著說謊時間的延長,害怕一不小心說出口的孩子只能遠離社交人群,從而變得孤獨。

酗酒型家庭父母對孩子缺乏關愛,孩子的需求的得不到滿足會造成安全感的缺失和被壓抑的憤怒。

作者說:“在酗酒家庭成長的孩子,成人後往往也會找酗酒的夥伴。”這就是被迫性重複。

3. 身體虐待型父母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觀念在有些家庭根深蒂固。其實,父母打孩子這件事情並不能歸因於孩子做得不好,而通常是由於父母的疲憊、壓力、焦慮所導致。

這類父母通常難以控制住自己的衝動。孩子永遠不知道父母什麼時候會發怒。這些孩子會出現信任感的缺失和安全感的匱乏。

前面說到的我閨蜜,她的父母吵架後,就會將怒火轉移到她身上。放學到家閨蜜沒做飯,父親隨手抄起任意物件砸過來。

還有些父母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進行體罰,但是這種威懾作用時間非常短暫,而所引起孩子憤怒情緒、仇視心理卻是異常明顯。

《原生家庭》丨阻斷有毒父母的傷害,創造幸福的再生家庭

4語言虐待型父母

我們以為打孩子才會傷害孩子,去不知道語言上的傷害,同樣會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國內有個教育短片《語言造成多大的傷害》。少年犯張強說:“在我12歲的時候,爸媽就離婚了。我媽每天罵我,說我沒用,罵我廢物、豬腦子,從來沒誇過我。”

他憎恨自己的母親,憎恨母親帶給自己的那種憤怒和羞辱。後來他從憎恨母親變成憎恨社會。無法報復母親,便改為報復比自己弱的人,抽刀捅向更弱者。

創傷心理學的研究顯示:言語上的虐待無異於靈魂的謀殺。不斷地批評、辱罵、輕視、不合理的期待等等,會像身體傷害一樣,給人帶去創傷和羞恥感。

受過言語凌辱的孩子會深深陷入“3P”困擾中無法解脫:完美主義,拖延,以及心理癱瘓。

經常被說“你真蠢”的孩子不可能建立起“我是一個正常人”的心態,他們真的會不停搞砸事情,從而肯定當年被父母不斷灌輸的評價。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請別讓你的愛,成為刺向孩子心口的那把刀。

《原生家庭》丨阻斷有毒父母的傷害,創造幸福的再生家庭

5性虐待型父母

這是難以啟齒的經歷,特別是面對施暴者是自己父母的時候。孩子沒有什麼話語權,也很難向人傾訴。

這類家庭通常都存在嚴重的感情孤立、隱瞞、貧窮、缺乏尊重等情況。受虐場景很容易讓孩子心裡崩潰產生抑鬱等心理疾病,甚至走上自殺的道路。

在任何時候,無論任何理由,性侵都是一種惡行。

二、如何治癒有毒父母帶來的性格缺陷?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成年後想要獲得幸福的家庭,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為家庭的幸福對他們來說來自於想象,而不是親身經歷。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說過:“性格是一種內在的關係模式,它在原生家庭形成,是童年時你與重要親人關係模式的內化,之後展現在其他各種關係中。這決定了你遇見誰,,因此有了這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所以有時候困住我們的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們自己。如果放不下過去,就看不到當下與未來。治癒有毒父母帶來的傷痛,就是要根父母和解,根自己和解。

《原生家庭》丨阻斷有毒父母的傷害,創造幸福的再生家庭

首先,我們一定要從思想認知上改變過來,請不要為當年父母錯誤的行為模式而感到自責,因為那不是你的錯。

當你意識到長久以來,讓自己倍感痛苦、生活不幸的根源,竟然是父母行為造成的,父母沒有很好地愛你,並不是你不聽話,而是父母壓根不知道如何去當一個好父母,不知道如何去愛護子女所致。那麼你完全可以放下心裡的包袱。

你可以發怒,釋放自己壓抑多年的不滿。只有酣暢淋漓地發洩自己的怒火,你才能獲得真正的內心平靜。平靜下來,你也許會想,我要不要原諒自己的父母。

著名的心理學大師溫尼科特曾提出過 Good Enough Parents這一理論,也就是60分父母,也就是說你不需要做完美的100分父母,只要做到60分,還不錯就可以了

不完美的父母還是很愛孩子的,只是做錯了一些事情而已。你是否原諒他們,其實並不重要,關鍵是要剔除父母在自己腦海裡移植的錯誤觀念。只有這樣,當你有了孩子,才不會重蹈覆轍,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分父母。

《原生家庭》丨阻斷有毒父母的傷害,創造幸福的再生家庭

其次,我們可以選擇和父母對峙

我們與父母對峙的根本原因不是要糾纏過去,而是為了讓我們擺脫負面影響。誠如蘇珊所說:“沒有歸回的,便會轉移”。我們如果不把責任還給父母,那麼我們勢必會轉移到下一代身上。

選擇和父母對峙,直面問題的根源,才能更好更徹底地解決問題。通常你如下兩種兩種方式和父母對峙。

第一:寫信

你需要在信中寫清楚四方面內容:這就是你曾經對我做的;這就是我當時的感受;它就是這樣影響了我的生活;這是我現在對你的要求。

第二:面談

面談需要詩仙預測好父母的反應,並且使用非辯性語言回應。非辯戶型語言是指用不帶攻擊性的話語表明自己的立場。

沒有失敗的對峙,只要你跨出了這一步,對峙就是成功的,你通常會得到不斷提升的幸福與信心。當然對於你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會產生變化,有時候變化是好的,有時候是不好的,因為平衡被打破了,但是至少你對自己負責了,心理的負面情緒得到了釋放,是時候開始新的生活。

原生家庭確實給人帶來傷害,但通過上述方法,你會發現它不是鐵打的宿命,它只是束縛你的鎖鏈。擺脫它,你就會發現自己擁有更多的力量。

《原生家庭》丨阻斷有毒父母的傷害,創造幸福的再生家庭

孫儷12歲那年,父母離婚。她和母親居無定所,發誓不會結婚。她說:因為家庭的不完整,我潛意識裡就不太相信婚姻和家庭。

後來她再鄧超的影響下,積極努力,在爺爺70大壽那天,主動與父親和解,與原生家庭和解。和鄧超過上了幸福的日子,成為了娛樂圈人人豔羨的模範夫妻。

像孫儷這樣有問題的原生家庭不在少數,但她沒有自怨自艾,而是用實際行動改變了自己,把未來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我們這一生,懂得接納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也就學會了創造自己的再生家庭

那些原生家庭虧欠於你的愛,你要靠自己的努力,一點點補償給自己;你要在往後餘生,一點點溫暖自己。

來路不由己,但前路可期,願你放過自己,向幸福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