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專訪」潮流電商調性十足 其倉庫物流管理也“獨特”

「大咖專訪」潮流電商調性十足 其倉庫物流管理也“獨特”

他深耕倉儲物流行業十多年,是第一批考取物流師專業職稱的,既擁有比較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又具備較高的實踐操作技能。十年磨一劍,歲月終會饋贈給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人,從一線的倉庫管理員慢慢起步,先後在國企、民企、甲方公司、三方物流公司做過,換了幾家公司不斷變換著“甲方”、“乙方”、“三方”的身份角色。不變的是物流行業經驗的積累以及在物流道路上的堅持。不同角色的體驗,讓他對物流有了更加多維度的認識,同時對他在以後的工作中處理各方關係上也有極大地幫助,更容易理解各方需求和難處。

2011年,加入Yoho!Buy 有貨潮流電商購物平臺,從此便和潮牌電商物流結下來不解之緣,負責公司整個電商平臺倉儲物流體系的搭建,全國各地物流中心規劃與建設,倉儲、物流作業流程的完善與優化,以及倉儲自動化設計方案的確定及實施。7年多的時間裡,在公司潮流文化的耳濡目染下,很好地把握了潮流文化的調性,在他原有的倉儲物流經驗上面貼了一個潮流的標籤,深諳著潮牌電商物流的經驗之道。近日,《物流FM》記者組專訪了有貨全國倉儲物流中心高級總監許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新零售下潮牌電商的物流特點和倉儲管理方法。


新零售“勢”不可擋,從線上潮到線下

「大咖專訪」潮流電商調性十足 其倉庫物流管理也“獨特”

這兩年,新零售成為大家爭相熱議的話題。一方面是由於消費升級,今天消費者的生活與消費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促使傳統零售進行變革;另一方面是科技創新,大數據和信息化為新零售的出現提供了商業基礎設施。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去年1月1日至今年4月1日期間,新零售的熱度已經連續四個季度環比增長,其中2017年第三季度環比增幅最大,達到了61.43%,與2017年第一季度相比,新零售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網絡傳播熱度指數更是同比增長了226.51%。“新零售”正以燎原之勢,“勢”不可擋席捲全國經濟市場。

據許總介紹:2005年,YOHO!做潮流雜誌起家,最初傳播潮流文化、理念。從雜誌媒體到零售電商,再到線上和線下實體店相結合。順應了當下新零售的發展潮流,成為新零售中領先且務實的“嚐鮮者”。

新零售下呈現出的新物流形態

隨著新零售的深入發展,也對物流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出現了與之相匹配的新物流模式。例如無人超市、倉儲物流的信息化人工智能化、即時配送等等...主要是通過數據算法、智能供應鏈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充分融合重構線上和線下的人貨場。那麼,新零售下呈現出的新物流形態具體有哪些特點呢?

黑科技範兒十足。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為基礎,佈局線上線下,打通二者之間的數據連接。據悉,在Yoho!Buy 有貨的線下體驗店裡,全面使用智能貨架和智能試衣間,消費者可以在店內拿起感興趣的衣服,在上方設置彩色顯示屏的智能貨架自助掃碼,就可以全面地看到商品信息、消費者評價、大數據推薦以及庫存情況等等。智能試衣間,既是一面鏡子也是一塊觸摸屏,點擊觸摸屏可以選擇不同的服飾進行搭配,選好之後在屏幕上點呼叫,潮流顧問可以把所需要的服務送過去。另外,APP系統可以根據消費者的購買風格進行智能化推薦。這種科技範兒,不僅僅在前端客戶體驗,還能夠實現線上、線下商品、客戶和服務的數字化和效率提升。

再例如,

京東的無人倉、菜鳥的“小G”末端配送機器人、蘇寧的無人快遞車等黑科技......逐漸湧現在大眾消費者的視野中。

打通“人、貨、場”。場景+效益+體驗結合在一起,消費場景的多元化才能將客戶體驗做好,把客戶服務做到位。許總說:“我們現在不缺人,有1500萬的註冊用戶,需要的是有更多的新貨,包括國外現在在流行的一些貨”。人有了、貨也有了,需要更多購物體驗的場景。Yoho!Buy 有貨通過不定期舉辦藝術展、品牌發佈和快閃店和livehouse等活動,提供更多元化的產品組合及場景體驗。

「大咖專訪」潮流電商調性十足 其倉庫物流管理也“獨特”

另外,提到新零售就不得不提的盒馬鮮生,是以“生鮮電商”為切入口,通過APP和線下門店將超市和餐飲結合起來的典型案例。

物流唯“快”不破。當前精準庫存控制、智能配送等已經成為了零售商們提高效率、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的重要一環。1小時達、2小時達開始成為更多消費場景的標配。例如,天貓超市與易果、安鮮達,以及多家便利店攜手,已在十多個城市實現生鮮商品1小時達。如果你在屈臣氏天貓旗艦店下單,商品可以由最近的屈臣氏門店發出,最快2小時送達。

潮牌有調性 倉儲管理也有“範”兒

潮牌起源於美國街頭文化,作為亞文化的一種表徵,是年輕人群身份認同的符號與標誌。潮人們“調性”十足,喜歡標新立異,不喜歡和別人穿的一樣。由於潮牌符號化、小眾化、款式種類多的文化特點,要求店家要擁有多樣化的款式,這就導致了SKU數量多。

因此在電商物流方面呈現出以下幾個大特點:一是款多量少,不敢進太多的庫存,每個SKU數大概只有10件。二是上新很快,基本一週上新一次。假如前面一週銷售好的話,庫存會很快銷售完,如果前臺銷售的不好,最多滯留一兩週的時間,然後根據銷售的情況予以下架,再把新貨也放上去,避免佔據太多的倉庫資源。三是庫存週轉特別快,後端倉庫以90天售罄率作為硬性的考核指標。三個月為一個季度,每個季度的銷售率要達到80%以上,否則就會予以下架。

“潮流服裝的調性要有,必須得是新貨,最長也不會超過90天”,許總這樣說。

SKU數量多,也給倉庫管理帶來了很多的挑戰和要求,人工操作出錯的概率就會比較大,如何避免出錯概率降低,提高人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Yoho!Buy 有貨在倉庫管理方面有著自身的經驗之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代化的倉庫物流系統是保障

無論是在入庫、揀貨還是出庫的各個環節上,通過標準化系統來進行操作,提高效率和準確率。首先,無線PDA終端可以接收到訂單的揀貨信息,庫存組根據信息,各自認領揀貨單,開始揀貨。通過掃描PDA無線終端上傳貨位,保證商品與貨位的對應關係。在揀貨時只要用PDA終端掃描了產品的SKU碼,可以通過顯示的顏色來判斷準確性,以及避免重複揀貨。“系統掃碼是很直觀的,PDA上面顯示綠色是正確,紅色的錯誤的,操作人員通過顏色容易判斷”,許總說。

據瞭解,這套系統背後是有專門的技術團隊做開發的,由7、8個人組成,除了保證公司日常數據的穩定性之外,也會在日常倉儲作業中發現問題和不足,進行綜合的評估、改進,日臻完善。

二、精細化的貨位管理和分區管理

“現在大概有幾十萬SKU,這個量可以說在服裝行業內是最高的了,平時動銷的有十幾萬,就是你每天賣出去的幾萬件貨甚至是十萬件貨,很可能沒有兩件是一樣的”,許總說到,因此做到精細化的貨位管理和分區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每個貨位裡面放的SKU數比傳統的款多很多。每個SKU放一個小格子,這樣就會很瑣碎。為了減少人工出錯、提高人工效率,SKU在存儲、入庫的時候,用格子區分進行精細化的管理。具體是將每個大的貨位分為幾個小格子,每個格子對應的是一個SKU商品,這樣能很快找到貨。另外,按品類區分,妝化類放在一起,服裝類的統一放在一起。對於體積小的化妝品,這些貨位格相對來說就會小一些。如果是放羽絨服,這個貨位相對來說大一些。“分區管理,不同的人專門負責管不同的區域”,許總補充說道。

三、加強倉儲人員的培訓

通過系統、通過流程,操作一些電子設備,最終是需要人去實現的,因此需要定期對倉儲作業人員做一些操作流程、品牌專業方面的培訓。潮牌的種類很雜,這就需要倉儲作業人員更多瞭解

貨品的品牌、結構、體積、屬性等,包括熟悉一些新加入品牌。

用以上這些方式不僅可以規避掉揀貨的出錯率、提高人工效率,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也能夠降低物流成本。據瞭解,物流成本佔銷售額的5%以內,與同行業相比算是很低的了。

與三方快遞合作 暫不設分倉

記者在Yoho!Buy 有貨倉儲中心的門口發現順豐、圓通等多家快遞都有人員在駐點,許總解釋說,這是與快遞公司之間進行的親密而高效的駐點式合作。因為Yoho!Buy 有貨每日的發貨量非常大,這樣可以更加高效,當倉儲這邊發貨,快遞公司便開始打包了。

據介紹:Yoho!Buy 有貨目前僅有南京一個總倉庫,分別在北京、成都和廣州設有配送中心,且表示暫時不考慮在其他地區建立分倉。一方面,開分倉會面臨成本加高;其次,由於潮牌款多量少的特點,建分倉會使庫存變多,每個倉每種款式的貨物都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壓貨,極容易產生不必要的庫存。

不過,Yoho!Buy 有貨也對分區配送進行了提前佈局。根據介紹,當區域單量達到一定數量級時,會和目的區域的同城快遞合作。將一定量的訂單集中打包,先進行幹線物流,直接將貨發在合作的同城快遞公司倉庫,再由同城快遞公司進行分類配送。

每個領域都有各自的玩法和調性,無論是潮牌電商的特點,還是潮牌電商下的倉儲物流管理,都離不開潮牌的特點和調性,也都要緊緊圍繞消費者為核心。隨著消費升級的滲透,潮流文化也逐漸從小眾走向流行,新零售下除了做好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之外,構建電商、展會、潮牌孵化、體驗店、演出等相對完整的生態圈和供應鏈體系也將成為當下的行業趨勢。


-END-知識就是力量

專注供應鏈&物流領域知識經驗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