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流中,你面對"去"與"留"為何如此糾結?

一個微信圈內聊友吐槽,她遇到了甜蜜的困惑。

在公司平淡無奇的工作了四年,一直"上不去"、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裸辭,但老闆卻提出要給她升職加薪。

我好奇地問:"找到新東家了嗎?"

她說,早找好了,已經收到了offer就等入職。新東家給的薪資比現東家漲薪後還高一些,而且公司是多元產業的綜合集團,平臺更大些。

我疑惑不解,都找好下家了,有什麼好糾結的呢?

她糾結,我以前覺得自己在公司沒什麼存在感,這次老闆找我談了很多,感覺自己是被老闆認可了,但我又覺得老闆提的機會落實難,承諾了不兌現,以後我又不好意思再主動辭職。

我們聊了很多,概括起來她的猶豫不決有4點:

1.看不到升職加薪希望。看不到升職和加薪的希望所以想走,認為老闆許諾是個給機會所以想留下,但又怕這是老闆的挽留是權宜之計,機會泡沫;老闆一般不會再信任和重用一個主動辭職的員工,而是為暗地裡內尋外招替換自己崗位的人爭取時間而已。

2.跳槽風險大。新東家的新崗位和薪酬待遇誘惑確實太大,但又擔心自己不能適應新東家的企業文化和崗位要求,顛沛流離折騰一場還大不如從前;況且,在新東家還有不低於6個月的試用期,途中風雨不好把握,風險很大。

3.留下再走更難。即便現東家給機會升職加薪是真,又擔心被誤解為拿辭職作籌碼,要挾公司和老闆,日後被領導穿各種小鞋,自己再主動辭職也下不了臺階,更是沒得了面子。

4.失信於新東家:收到新東家的offer,證明自己已經認可了新東家的邀約,同意了入職崗位和薪酬條件等。如果不能按時到崗,勢必給新東家留下不守信印象,影響新東家的招聘工作和其他工作安排。自己也從此失去了這個機會,再想進入這個東家是不可能的。

環環緊扣分析,這些擔憂並不無道理,但細緻剖析你會發現她根本就是職場拎不清,抓不住重點,糾結表象。

跳槽的背後逃離的到底是什麼?一個崗位哪些理由值得讓你堅守?老闆承諾的潛臺詞說的是什麼?取捨崗位時正確的流程又該是什麼?

職流中,你面對

“走”與“留”?

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

一、跳槽的背後,你在乎的到底是什麼?

大數據顯示90後平均工作7個月就會離職,薪資福利低城心理期望是主因。

什麼意思?很多人在提離職的時候,基本都是以離職作為籌碼渴望漲薪或升職的 。

就像之前看到的一個段子:"老闆問我為什麼離職?我上班就是為了錢,她非得和我談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薪資福利是員工崗位選擇裡最重要的依據,又想要錢,又想要閒,但一個內部調薪機制不完善,調薪慢甚至不願意調的公司,期望在哪裡?

一個有趣的職場故事簡單而粗暴:

女孩向領導提離職,領導不解問為什麼。

小姑娘很直接,她說有個公司出了比現在高一倍的薪水。

領導脫口而出就是一句:"你丫值這個錢?"

值不值先不討論,領導的驚訝足可見現公司的工資預算裡她不可能拿到跳槽後的待遇。

覺得不值、或者說公司從來沒考慮過給老員工這樣幅度的漲薪可能。

行為經濟學懊悔理論裡講述:"行動的懊悔,會大於忽視的懊悔。寧可將錯就錯,也不願意打破現狀,對其她選擇故意忽視。"

這恰恰是大部分公司的現狀,老闆寧願給新員工高薪,也很難給老員工漲薪,即便兩個人可能負責的內容一樣,能力水平也一樣。所以"人挪活",大部分老員工只有通過"跳槽"來實現漲薪和職位上升的飛躍。

本土的一個地產公司,基本上半年更換一批職業經理人,大多數職業經理人在試用期或一年內被更換。老闆是典型地喜新厭舊型,試用期就是蜜月期。試用期內,老闆與職業經理人相處融洽,工作也愉悅。試用期滿,老闆對職業經理人的態度180度轉彎,對職業經理人的工作效率、工作業績等表現出不滿。並以各種理由解除勞動關係,最終以勞動爭議仲裁等方式鬧得不歡而散。圈內人士說該公司是職業是經理人的"墳場"。這樣口口相傳,公司的行業美譽度也一落千丈。甚至,人力資源的圈子將企業納入"黑名單"。

公司懶得花小成本解決問題,卻願意用大成本試錯的背後,註定會有無數員工跳脫尋找可能。

職流中,你面對

選擇職業發展階梯

二、離開要趁早,但別隻為了錢跳

錢是工作選擇裡重要的依據,那除了錢呢?

換句話說:當站在職場的十字路口,繼續留任還是離開重新開始,我們該看中什麼?

有網友從四個維度衡量總結"好工作"的範疇:錢、閒、穩定性、成長性

1.錢:薪資福利好;

2.閒:自由度高,除了工作之外,有自己分配的學習和生活休閒時間;

3.穩定性:單位行業處在上升期,難辭退人的同時,自己也很難倒閉;

4.成長性:所從事的內容勝任外,有很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

細斟慢酌,面對職場選擇時,我們完全可以輕鬆獲得決斷。

老公司還是新公司,我們都是去做事的,排除和人員相處、崗位適應的成本之外,完全可以把老公司的工作當做全新的機會,和新崗位放在一起思考。

兩個崗位,哪個待遇好,哪個大環境好,發展空間更大,哪個工作內容對自己的成長性更高。

取捨比較,優劣立斷

馬雲曾在阿里內部會議上說月薪三四萬最幸福,《中國幸福報告》顯示,隨著個人月收入的增高,居民幸福感先升高後降低,純在明顯的邊際遞減效應(消費或想用同樣的東西給我們帶來的滿足感和效用,隨著邊界的變化不斷變化,越到最後,效用就越小。)

所以不是錢越多就越幸福,也千萬不要把更高的待遇作為跳槽的唯一標準,綜合比較拿準選擇後趁早決斷。

職流中,你面對

怎麼出彩?

三、選擇困擾的根本,是對流程不瞭解

關於提出離職卻被挽留、如何選擇的困擾由來已久。知乎的資深獵頭的回答嚴謹客觀:

"搞不清楚辭職流程,才會遇到這種尷尬的局面。你是拿離職作噱頭想漲薪,還是真想離職老闆不會知道。而你如果是前者,這種方式相當不明智。"

首先你得明白企業實際的用人成本。企業除了給你薪水和五險一金、交通、通訊、餐補、節假補貼外還要考慮:

1.招聘成本:很多公司會在各招聘平臺投入資金很長時間可能都招不到合適的人;

2.培訓成本:員工適應需要時間段,很多領導最無奈的就是新人剛被教會卻離開;

3.適應成本:公司也會面對如何培訓,新人也無法適應的可能;

4.情感成本:待遇留人外,老闆以其自身資源給員工生活上的資助。

綜上,公司是寧願留老員工,也不願招新人的,當然這點和之前說的公司不想給老員工漲薪並不矛盾。簡言之,公司希望用最少的錢留下肯幹忠誠的員工。

但這不代表你不能主動提出漲薪,企業有它付薪的原則:在符合外部競爭力和內部公平性的前提下,公司是願意給有能力、忠誠度高的員工漲薪的。但這需要經營業績、公司制度的支撐。

敲黑板:最大的前提是有能力、忠誠度高

當你具備這兩個大前提時,再來好好梳理流程,減少尷尬和不必要的糾結和煩惱。

一個標準的辭職流程是這樣的:

1、焦慮:停滯、還是安逸各種原因導致的思考。留下和辭職各種利弊得失對比,焦慮糾結的夜不能寐。

2、關注機會:留意行業人才流動情況,如在沉澱期會好奇同行業的人都去做什麼了,想出路。

3、自我評估:各種平臺估算出自己能擁有的機會,以及自己的實際價值,對自己的學歷、工作經歷、職業資格職稱證書、年齡、家庭以及人脈資源等進行評估。

4、意向面試:權衡比較,參加面試,獲取感興趣的offer。

5、選擇機會:做出選擇前,和直接領導溝通,提出需求,詢問現公司的機會。給領導暗示自己的想法:要求加薪升職不成,可能會辭職走人。

6、平衡機會:公司看重自己,加薪、升職申請被爽快的接受,留下來;加薪、升職申請不被通過或者公司挽留意向不明或不強,果斷辭職。

在職流大潮裡,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條理清楚、思維清晰、有自我決斷的人。明白自己內在的焦慮糾結點,懂得思考權衡利弊得失,那時候你就不會糾結"去"與"留",想漲薪升職就大膽地向老闆提,覺得公司(老闆)不滿足自己最起碼要求的就走。

機會泡沫,還是職場宮鬥完全不用擔心,每件事自己設立兌現的期限,早早做好Plan B ,做那個深諳職場規則的人,走好流程,一切就好。

在職流中奮鬥的你,還在為"去"與"留"糾結嗎?

敬請關注 ,點贊、評論。國家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擁有國內多元標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豐富案例,帶您馳騁職場,一路向上。

#我要上頭條# #人力資源洞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