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兩茫茫,豪放派奠基人的婉約柔情

一代文豪的多情

十年生死兩茫茫,豪放派奠基人的婉約柔情

蘇軾是個女人緣極好的人,上至皇太后、皇后,下至歌伎都欣賞他、愛戴他。他不專情但深情,生命中的三位夫人都真誠地愛過。深情的人往往不那麼幸福,三位夫人都沒有陪他到百年之後。

他為最愛的朝雲寫下了最多的情詞,卻把最深切的懷念獻給了第一位夫人王弗,那就是著名的“十年生死兩茫茫”。

蘇軾與王弗是眉山同鄉,成婚那年蘇軾18歲,王弗15歲。婚後的蘇軾考取了進士,不久母親過世,在為母親守孝期間,常常去王弗的青神孃家,在那裡度過了最美好的青年時光。後來王弗跟隨蘇軾出川做官,不時給沒心機的丈夫吹吹枕邊風,提醒他為人處事。蘇軾也很佩服夫人的聰慧精明。可好景不長,王弗27歲病逝,留下6歲的兒子。蘇洵很喜歡這個大兒媳,對蘇軾說:“你妻子跟著你也沒等到你功成名就,享到你的福,就將她葬在老家你母親墳邊做個伴吧。”

王弗去世十年後,蘇軾夢見前妻,醒後寫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以寄相思之苦: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乙卯是公元1075年,此時蘇軾正在密州做知州。密州是個貧困縣,死於饑荒的百姓無數,當時官員的工資很低,蘇軾也經常吃不上飽飯,那是蘇軾最難過的一段時光。這位大文豪在最艱苦的歲月寫出了最好的詩篇,公認最好的中秋詞《水調歌頭》和公認最好的悼念詞《江城子》都寫於密州。

十年生死兩茫茫,豪放派奠基人的婉約柔情

多情才子的深情

此詞開門見山,夫妻兩人十年間陰陽相隔,互相思念卻無法再見,“兩茫茫”寫的是雙方的惆悵,其實是詩人對亡妻的掛念,夫妻情意相通,妻子也會在九泉之下牽掛自己吧。起首句敘事與抒情並舉,沒有廢話直奔主題,定下了全詞傷感的基調。

“不思量,自難忘。”翻譯成現在的話就是:“從來都不曾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夫人去世十年,蘇軾再婚,已有新生活。新夫人是王弗的表妹,與蘇軾夫唱婦隨,對錶姐的孩子也視出已出。蘇軾如果時時表現出對前妻的哀思,就是對現任的傷害,相信這位多情才子把對髮妻的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裡,不曾提起過,所以他說“不思量”。可是相濡以沫十多年的少年夫妻,怎麼可能說忘就忘呢,真真“自難忘。”蘇軾夢醒很是感嘆,明明沒想過前妻,可是還是會夢到她,忘不了她。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妻子遠葬在千里之外的四川老家,蘇軾自埋葬了父親和妻子之後,再沒有返過鄉。妻子的墳頭料想已雜草叢生無人祭祀,在地下的妻子一定很孤單,蘇軾也有無人可傾訴的淒涼,這句將悲傷的情緒更推進了一層。

下面又是轉折了:“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不要說不能相見,就算是再度相逢,妻子也認不出滄桑衰老的“我”了。前妻過世的十年,蘇軾因反對變法,仕途不順,四處飄零,再沒有年輕時的意氣風發。早亡的妻子固然不幸,活著的自己日子也不好過呀,政治失意、生活艱辛,還要一個人默默承受思念的苦。

上片抒發對妻子的深切懷念,下片則是對夢境的再現。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回憶昨晚的夢,自己回到家鄉,看到年輕的妻子坐在窗前梳妝打扮。這應該是新婚時蘇軾經常看到的一幕情景。虛虛實實,如夢如幻,彷彿電影中的時光倒流。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已到不惑之年的“我”和依然年輕的妻子終於相見,縱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只有淚流滿目。真是此處無聲勝有聲,電影都拍不出如此悽美的畫面。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夢總有醒的時候,回到現實,想起亡妻在家鄉的孤墳,那長著小松樹的小山坡,當明月升起的時候,妻子也會魂牽夢繞地思念我吧。這是移情的寫法,明明是作者在懷念故人,卻心痛對方的相思之苦。這麼有情有義的多情才子,怎能不讓他的每個女人毫無保留地愛戀他?

十年生死兩茫茫,豪放派奠基人的婉約柔情

豪邁詞人的柔情

蘇軾的徒弟晁無咎認為“眉山公之詞短於情”,意思是蘇軾的詞豪邁大氣,但不擅於柔婉地抒情。金代文壇領袖王若虛在中國第一部評價詩詞的著名——《滹南詩話》中引用了這一說法,令世人都以為蘇軾只能寫《赤壁懷古》這樣氣勢磅礴的大詞。其實大錯特錯,蘇軾的筆下“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論抒情的細膩真摯,無論是思念兄弟蘇轍的《水調歌頭》還是懷念妻子王弗的《江城子》都是絕世名篇,豪放派奠基人蘇軾的柔情不輸任何一位婉約派詞人。

唐圭璋評論《江城子》:”真情鬱勃,句句沉痛,而音響淒厲,誠後山所謂‘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也。”

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字字含淚,感人至深,千古流芳。至今讀到這首悲切的詞,仍能感受到作者痛失摯愛的巨創。

英國著名小說家毛姆說:“有時候,人們帶著完美的假面,久而久之,真會弄假成真。但是,在他寫的書、畫的畫裡,他會毫無保留地表露自己。”從來沒能像妻子王弗期望的那樣,戴著假面生活的蘇軾,在他的詩詞裡恣意地表達自己的真性情,他的善良、慈悲、正直與曠達,千年來閃耀在歷史的星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