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這部劇中讓你感同身受最痛苦的片段是什麼?”


“每場戲都挺痛苦的。”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尊重餘歡水


《我是餘歡水》是一部悲劇,用郭京飛的話來說,它同時是一部帶著灰底兒的喜劇。


故事前兩集,郭京飛飾演的餘歡水如打卡一般,近乎經歷了中年男性可能會遭遇的所有倒黴事。一起車禍後,餘歡水像是變了一個人,精神面貌一落千丈。他成為了公司業績最差的員工,同事們忽視他,曾經的徒弟趾高氣昂地嘲笑他,領導不屑與之對話,對他毫無尊重可言。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家中妻子對他呼來喝去,當著兒子的面也依然滿臉嫌棄,在他臨近失業邊緣時提出離婚。原生家庭也給不了他溫暖,一味向他索要錢財。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多年的好友雖是欠債人,卻仍能理直氣壯地拒絕還錢。在社會上,從裝修工人到鄰居,再到小賣部老闆,餘歡水幾乎不被任何人尊重。“窩囊”二字像是刻在了他的腦門上。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許多中生代男演員還在演都市精英,郭京飛卻再次飾演了一個不算討喜的角色。《我是餘歡水》是他繼《琅琊榜2》和《都挺好》之後,與正午陽光合作的第三部戲。憑著對創作團隊的信任,接到邀請後他沒有猶豫太久:“給我什麼角色?我都可以。”


等真正確定出演時,郭京飛有些忐忑。根據餘耕小說《如果沒有明天》改編的劇本有著灰色的底兒,他是那個需要給灰底上色的人,並不容易。色彩如何選擇,尺度如何把握,皆是縈繞著他的難題。詮釋前幾集的倒黴經歷,他有許多帶有濃厚黑色幽默的表演先例可以參考,以鬧劇的形式突出悲慘,以方便強調後期的反轉——但郭京飛放棄了這種表演方式。


“我們這次想把那些嬉皮笑臉的東西都去掉。雖然那些東西是討喜的,是一些可以就是讓觀眾更愛看的,但是我們還是大膽地去掉了。我認為,對於觀眾最好的回饋不是取悅觀眾,而是真摯地對觀眾。我們從創作,從鏡頭到表演的風格上。真摯真摯,再真摯,不玩兒鬧。”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餘歡水的經歷聽起來難免有些荒誕,當事人之外的人大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以嘲弄的口氣轉述於旁人。可對於郭京飛而言,他就是“當事人”,且希望讓觀眾也成為“當事人”,感受小人物的無可奈可。


他沒有誇大餘歡水的憋屈,也沒有醜化這個失敗男人的形象,一切失意的情緒皆從細小的表情與動作流出,就連崩潰時的尖叫也是立刻由放轉收。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信任團隊而接下一個角色後,演員便需要讓角色“信任”自己。


郭京飛尊重角色,因為他清楚,餘歡水這樣的人在現實中是存在的,不應成為逗樂觀眾的工具,而該有獨立的人格。也正是因為這份真誠,觀眾便願意信任他,將情感交付於熒幕前的角色。


不同類型的受眾都曾感嘆過“人人都是餘歡水”,他們真正將自己代入了這部略顯荒誕的戲,情緒會為角色而波動,也盼望著餘歡水的逆襲。


成為餘歡水


餘歡水這樣的小人物不好演。


“難的是你又要演一個這個人的外殼兒,你還得演這個人的靈魂,然後同時還要保證真摯。如果去簡單地模仿一個人,這種表演其實是低級的,是譁眾取寵的。要演到人物心裡去,分享他的痛苦和他的快樂。”


正是因為“餘歡水”式的小人物常見,觀眾對其已然十分熟悉,故任何浮誇、流於表面甚至是錯誤的詮釋,都能被一眼戳破。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郭京飛有著多年的舞臺劇表演經驗,且在校期間就以熟讀戲劇知識而聞名,是深諳實踐與理論的專業演員。從業這麼多年來,他一直熟記我國著名戲劇家焦菊隱先生的“心象說”,會將其運用於每一部戲。


“心象說”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指演員在表演前,應首先在自己心中創造出角色的形象,然後進行外部模仿。這考驗的是演員對角色的理解能力。


“我們人人都是餘換水,因為我們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趙覺民,(這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處境,我覺得這個時代無論有沒有什麼大人物,我們所有的處境都生活在一個夾縫裡邊,而且很難逃脫。”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在郭京飛的理解裡,餘歡水並不是一個倒黴的個例,他身上揹負著一絲悲觀的宿命感。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得知自己身患癌症,餘歡水開始“自愛”。這種愛是歇斯底里的,帶有發洩的意味。因此,即便餘歡水潑油漆、砸黑店、罵朋友,郭京飛傳遞給觀眾的情緒卻全不是“爽”,還帶有一絲酸楚。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除了需要提前對角色有著到位的理解,“心象說”的另一層要求在於,演員在進入舞臺表演後需要化身為角色,完全消除演員的自我意識。


接受採訪時,郭京飛常聽到的問題是“你覺得哪個角色更像你?”和以往一樣,他否認了自己與餘歡水在性格上的相似之處。當鏡頭對準他時,“郭京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壓抑、怯懦的餘歡水。在那場剛得知自己患癌的戲中,餘歡水結結實實地摔倒在地,臉上的肌肉都隨著碰撞而顫抖。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當時是我跟導演提出來,我說這跤一定要摔得狠,一定要摔到大家心裡去。”


郭京飛拒絕了假摔的建議,反覆與工作人員討論該如何摔。倒不是為了以自虐的方式討好觀眾,因為於他而言,摔倒時“虐”的並非郭京飛,而是處在低谷的餘歡水。演員與角色的身份轉變開始於攝影機開啟之前。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其實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小人物是我的一個死角,我是不會演這種角色的,就不會塑造。可能長大了,有很多的生活了,也經歷了很多,發現演這種人物還可以。”


生活經驗同時也是表演經驗。這也是為什麼郭京飛雖不像餘歡水,卻能恰如其分地詮釋餘歡水。


使命感


《都挺好》中的二哥蘇明成也是一個小人物,但更令人不適。他備受母親溺愛,自私又貪婪,絲毫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令觀眾恨得牙癢癢。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在《都挺好》這樣一部由女性視角展開的電視劇中飾演令人生厭的男性角色,對於演員而言極容易被遷怒,因為受眾多為女性且多會將自己代入女主角。郭京飛自是清楚這一點,但他還是選擇出演這個角色。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就像答應出演餘歡水一樣,他一貫的接戲思路是不挑角色,而重班底和意義。不論是蘇明成還是餘歡水,又或是《囧媽》中的郭貼,人設何如不重要,重點在於角色是否真的存在於現實,能否引起共鳴,是否傳遞了正確的價值觀。


“我覺得我是一個服務於觀眾的演員,我想把觀眾服務好。要有一個健康的正確的價值觀,要學會不給別人添麻煩。其實在我每一個戲裡邊每一個角色裡面都會出現這樣的價值觀,(沒有)我也會努力的加進去”


這是他的自我要求。從2004年進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頻繁出演大戲的男主角,到踏入影視圈,在《二代妖精》《暗黑者3》等作品中露出精彩表現,他早已習慣了演戲,也熟悉各類角色所需要的表演風格,一次次成為不同的角色不再只是工作或是成名的途徑,而是他與外界溝通的窗口。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大學畢業後,他沉浸在貝克特的名作《終局》的排練中,對劇本倒背如流,一度陷入劇本里傳達的“人生毫無意義,活著就是不幸”的思維裡。如今,經歷過低迷與“中年tf boys”之後的大紅,生活經驗使他的思維有了些轉變,願意心平氣和地講一句:“我更喜歡現在的自己。幹嘛要痛苦,何必呢?”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圖源小萬專訪)


餘歡水是痛苦的,現實生活中千千萬萬的“餘歡水們”正在承受著生活的重壓。郭京飛覺得自己有必要出演這樣一個角色,將餘歡水置於帶著反轉與逆襲的荒誕現實主義故事中,讓大家看到更多可能性。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在這個戲這個角色上我很上心,沒有考慮到太多的名利上的東西,我是真的希望能夠為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夾縫中的人發聲,包括我自己。”


這是郭京飛的使命感。


「鹹魚」餘歡水vs「錦鯉」郭京飛


採訪開頭,他坦言演這部戲很痛苦,但他同樣也說:“這個故事又悲又喜又爽”。又悲又喜又爽,生活就是這樣。


當然了,直面痛苦,就是消減痛苦的關鍵一步。郭京飛帶觀眾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