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連續死於新冠,英國醫院被迫眾籌數千萬以購買防護物資

英國醫療系統的工作人員不得不通過眾籌籌集數百萬英鎊,他們要自己購買面罩、口罩和防護服。他們對捐贈表示歡迎,但表示本來沒有必要這樣做。

其中一項名為“英雄口罩”的活動已經籌集了180萬英鎊(1600萬人民幣)。這個由幾個英國醫生髮起的組織,上週末收到了10萬個面罩,這些口罩昨天抵達醫院。該組織還訂購了7萬多件防護服和口罩,它們將於本週分送到全國各地。

醫護人員連續死於新冠,英國醫院被迫眾籌數千萬以購買防護物資

與此同時,劍橋大學發起了一項募集500萬英鎊(4400萬人民幣)的活動,為當地醫院和護理人員購買個人防護裝備。

該團隊由兩名醫生和劍橋大學教授託尼·維達爾·普伊格和薩達夫·法魯克領導。他們正與國外的同事合作,購買防護物品,並表示,廠方已承諾按成本價提供航空貨運。

法魯克教授說:“我們已經購買了數千件個人防護裝備,包括口罩、防護服和手套。我們正在安排航班,應該下週可以到。我們的第一個目標是把個人防護物品送到劍橋和英格蘭東部,然後我們希望能幫助全國各地的同事。”他說,“全球形勢非常具有挑戰性,需求遠遠超過了供應。”

至少有35名英國醫療工作人員在疫情爆發期間死於新冠病毒,儘管尚不清楚有多少人因缺乏防護物資而感染病毒。

英國國民保健服務提供商的首席執行官克里斯·霍普森說,英國一些地區的防護服數量“非常、非常少”。在包括重症監護在內的高風險區域,人們會穿上全身長度的手術服。

霍普森先生說:“問題是防護服的進口在某種程度上是不穩定的。”他說,“有兩三個原因,首先,出於人們可以理解的原因,廠方希望在發貨前進行質量測試。第二種情況是,有一些盒子本該裝的是防護服,標籤上寫的也是防護服,但當你打開盒子時,盒子裡裝的是口罩。”

儘管絕大多數防護服必須從國外進口,但一些英國製造商也在加緊填補供應鏈的缺口。以生產蠟制外套而聞名的巴伯公司,已將其位於南希爾茲的部分廠房改造成生產防護物資的生產線。

該公司董事長瑪格麗特·巴伯說:“我們通常在這家工廠生產經典的蠟制夾克。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我們把工廠改造成製作軍事服裝的廠房,以協助戰爭。我們很高興再次能夠有所作為,這一次,我們支持的是英國醫療系統。”

醫護人員連續死於新冠,英國醫院被迫眾籌數千萬以購買防護物資

病死的兩位護士

與此同時,汽車製造商捷豹路虎也在為醫院員工生產面罩,這些面罩正被分發到前線。

週日,英國皇家護理學院告知其成員,如果他們沒有足夠的個人防護用品,就不要為患者提供治療。昨天,一名護士在描述由於缺乏物資而放棄輪班的痛苦決定時,不禁潸然淚下。

這名護士必須在家照顧她病弱的父親,她解釋說,她被告知整個輪班只能用一個口罩。不願透露姓名的她對英國獨立電視臺說:“我覺得繼續上班讓我感覺不舒服,我知道醫院無法提供適宜的個人防護裝備。”

“我在車裡哭了兩個小時,我覺得這違背了我所信仰的一切。當我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我是為了幫助別人,盡我最大的努力。我不得不離開,這與我過去所做的一切都不相符,但我知道我必須離開,因為我不想感染我的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