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乾貨》第九期:曾國藩的人生觀、世界觀和方法論

《曾國藩的乾貨》第九期:曾國藩的人生觀、世界觀和方法論

時間過得真快啊。一晃四個月過去了。在過去的四個月裡,我暫停了寫作《谷園講通鑑》講稿的工作,整理修訂完了《這才是西漢》《曾國藩的秘密》《曾國藩實學》三部書稿--加在一起有140萬字,此前花了四五年的功夫。

在這間辦公室的八年間,我總共寫了差不多二百萬字的書稿。再過四天,就得離開它了。回到起點。同時,也要回到《谷園講通鑑》的狀態中去,得讓腦子進入東漢開國的亂世裡。然後,也要理清佛教和道教在中華文化中怎樣生長起來。然後,還有三國。路漫漫,其修遠。

《曾國藩的乾貨》已經播到了第九期,講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和方法論,可以說是典型的儒教觀念,是中華文化最正統的觀念。

我在講通鑑中講過一個觀點:觀念決定結果。大到國家,小到人生,都是如此。一個人人生的結果,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人生觀、世界觀、方法論決定著的。

我在一些地方講課,都喜歡問聽課的人一個問題:你的人生觀是什麼?

很多人對這個問題很茫然,不知從何說起。

我便提示他:那麼,你覺得人為什麼活著,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人應當怎樣活著?

然後,他就明白一些了:我為什麼活著?我是為了家人、父母孩子活著,我得讓他們過幸福的生活,這就是我的意義。我應當怎樣活著呢?我應當快樂的活著。

多數人都是這樣講的。

這不能說不對,但太表面了,這不是對人生有深入反思後的答案。

怎樣才是對人生深入的反思呢?

歡迎點擊底部“閱讀原文”,聽聽曾國藩是怎麼說的。

去馬來舟爭歲月,老僧元不下胡床。

谷園

2019.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