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根寶三板斧“搶逼圍”怎麼來的?1995年甲A奪冠發揚光大

徐根寶三板斧“搶逼圍”怎麼來的?1995年甲A奪冠發揚光大

徐根寶,作為中國足壇最優秀的教練之一,培養出大批優秀的人才,像最早的范志毅,到如今留洋西甲的武磊,在中國足球歷史上徐根寶的貢獻之大無法用文字來表達。說到徐根寶,在他的執教生涯裡有一個被球迷熟悉的代名詞,“搶逼圍”。

“搶逼圍”作為一種足球技戰術,是典型的壓迫式打法,簡單地說就是“主動上搶,爭奪球權。貼身防守,逼對方出球。幾個人合圍對方球員,不給他出球的機會。”這樣的打法在徐根寶帶隊征戰甲A時期屢屢奏效,“搶逼圍”之後也成為上海隊,甚至徐根寶的標籤。而這套理念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這要追溯到1994年。

徐根寶三板斧“搶逼圍”怎麼來的?1995年甲A奪冠發揚光大

1994年2月,上海電視臺舉辦了東視杯足球邀請賽,當時參賽的除了徐根寶帶領的上海隊還有江蘇隊、北京隊和八一隊。邀請賽首場比賽,上海隊就遇上八一隊,因為首次在主場比賽,隊員們場面上顯得有些緊張,打得有點緊,最終1-1戰平對手。賽後徐根寶接到上海領導的電話,電話中上海隊的體能、技術等問題被質疑,高層方面希望徐根寶對這場比賽要進行總結,防止之後的比賽再犯同樣的錯誤。

邀請賽第二場比賽,上海隊對陣江蘇隊,賽前徐根寶總結上一場的經驗教訓,並且要求隊員提高逼搶成功率,減少無畏的失誤。最終那場比賽,球隊1-0戰勝江蘇,取得邀請賽首勝,球隊將與北京隊爭奪最終的冠軍。不過在決賽,上海隊雖然牢牢限制住北京隊的高峰,但是還是輸球,遺憾錯失冠軍。不過通過這次邀請賽,外界對於這支上海隊還是十分看好。

在這次邀請賽,徐根寶第一次提出“搶”字,場上隊員以搶為中心,用積極的拼搶促進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徐根寶認為,“搶”是體能、作風的體現,同時也是一種防守技術,並且還要講究整體配合,比如把對方球員往邊線逼,使對方儘快離開中間危險區域,一人上搶其他球員要注意位置保護,及時做好斷球準備,當時的徐根寶認為這就是技術和戰術的完美結合。

徐根寶三板斧“搶逼圍”怎麼來的?1995年甲A奪冠發揚光大

從那次邀請賽之後,徐根寶的“搶逼圍”作為口號正式被提出,不過之後在上海隊這種技戰術打法貫徹的並不太順利,也被球員和球迷質疑過,而在1995年徐根寶帶領上海隊奪得甲A聯賽冠軍後,這句口號也被更多的球迷熟知。

之後徐根寶憑藉“搶逼圍”這三板斧,馳騁甲A賽場,如今這也成為他的足球理念,甚至代名詞、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