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響應”首日 武漢的變與不變

自5月2日零時起,湖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完善並相應調整防控措施。長江日報多路記者探訪武漢三鎮,瞭解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

火車站、機場

旅客說來武漢出差更放心了

2日上午11時30分左右,從河南來漢的劉先生到達漢口火車站出站口。他從事建材生意,常常要出差。“昨天知道湖北調整為二級響應,挺好的,我們來武漢出差更放心了。希望疫情趕緊過去,我們能來往自如,就像以前一樣。”劉先生說。

中午時刻,從上海始發的一趟列車到達漢口火車站。吳先生和妻子出站打算回武漢的父母家。他們介紹,和父母團聚從春節推遲到現在,知道他們要回武漢,從昨晚就不斷有朋友親戚給他們發湖北“二級響應”消息,“作為在外定居的武漢人,又高興又感動,武漢每天的變化,都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相信我的家鄉越來越好。”

漢口火車站工作人員介紹,防控措施照常,出站測溫,引導客流保持間距,記者在漢口火車站出站口看到,各方工作人員依舊堅守崗位嚴格防控。

在和漢口火車站無縫對接的地鐵站,記者看到,測溫、掃碼等一系列防控舉措絲毫不馬虎,每當一趟火車到達,就有一波客流到地鐵站,除了幫助乘客掃碼,現場工作人員不停提醒乘客保持距離。工作人員江曼介紹,車站防控力度不減,定時消殺、全員引導、提供免洗除菌液等工作安排依舊有序進行。

“五一”期間,天河機場客流較為平穩,機場仍然嚴格“內防反彈、外防輸出、嚴防輸入”不放鬆。

在行李提取區,到處擺放有醒目的境外來(返)漢人員自助申報的二維碼標牌,此外還有境外來漢入境現場申報點,有專人值守,旅客需要登記個人詳細信息。旅客出站,也要掃碼和測溫。如果是國內進港旅客,只用在行李提取區掃描“武漢戰疫”二維碼,憑“綠碼”或其他省市健康碼出站。如在14天內有境外旅居史,還需要掃描“戰疫幫”二維碼,並在申報點主動向工作人員申報。

剛剛由廣州抵漢的李先生說,這次回來是探親,趁“五一”回家看看,整個乘機過程中也有多重查驗。“現在武漢的疫情防控形勢在不斷好轉,防控也沒有放鬆,回來還是比較放心的。”

社區

居民出門看望久別父母

2日上午9時26分,武昌區徐家棚街水岸星城社區居民周軼蕾經過體溫檢測和健康碼驗證後,駕車駛出自家小區,前往數公里外的父母家。

“今天是二級響應的第一天,現在出行更方便了,我去看看父母。”記者在該社區看到,出入口已恢復進出通道出行,出入仍需掃碼和測體溫,入口處4名值守人員,分別負責體溫檢測、人員登記等工作。

疫情防控期間,周軼蕾自己家雖然距父母家較近,但擔心感染,雙方一直各自在家居住,“老人是易感人群,不想讓父母冒風險。”2日她終於放心和父母見面,“這幾天有機會的話,還想帶他們去黃陂轉轉。”

在水岸星城社區B區門外,水果店、便利店等超市已經開門營業。記者注意到,此前不接受進店選購的水果店,已經撤除店門隔斷。當日上午,陸續有居民前來選購,但看到店內人員多時,都會自覺在門外等候。

上午10時,居民呂露也聯繫到了期盼已久的網絡維護人員,疫情防控期間,她家裡的網絡一直不太穩定,影響了孩子上網課。“社區告訴我,維修師傅能進社區了,我就趕緊聯繫,今天就能上門來維修。”

水岸星城社區書記彭婧表示,社區一方面繼續常態化管控,一方面也積極優化措施,為居民復工復產提供便利。“未來,社區工作將是防控和經濟工作並行,逐步允許搬家、裝修等外來人員進出小區,優化居民必要外出的管控措施,進一步保障居民日常生活。”

商場

市民掃碼測溫後入場

5月2日,記者在數家武漢購物中心探訪瞭解到,疫情防控舉措持續不放鬆,市民掃碼測量體溫後入場,此外購物中心出入口採用進出口分離等方式,嚴守安全關。

5月2日上午,記者駕車去武漢群光廣場,在停車場入口處需要測量體溫,由停車場進入商場內部後需要掃碼並繼續測量體溫,隨後在自動消毒機前進行消毒。在負一樓商場入口處,設置有紅外線體溫測試儀器、自動消毒機,工作人員提醒進入市民掃碼並在自動消毒機前消毒。“從商場恢復營業到現在,疫情防控舉措一直不放鬆。”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體溫測量與掃碼、消毒等持續進行,出入口也進行分離,避免人員出入扎堆。

在武漢薈聚中心,記者瞭解到,疫情防控相關舉措嚴格執行。進門需要掃碼、紅外線自動測量體溫。據悉,該購物中心目前減少出入口,僅開放4個,每個出入口出入通道分離。

博物館、美術館

“五一”期間繼續未開放

“五一”期間,武漢地區室內文博場館和美術場館尚未開放。

省博物館“五一”期間繼續開展線上“雲博物館”活動,觀眾可在手機上觀看省博館藏和湖北文物考古知識。

記者從武漢市博物館、盤龍城遺址博物館、武漢革命博物館、武漢市美術館等武漢市文博美術場館瞭解到,這些場館“五一”期間均未開放。

相關負責人說,因疫情防控需要,作為室內封閉場所的文博和美術場館目前沒有收到上級要求開放的通知。

武漢多所博物館上線了“雲遊”“雲觀展”等系列活動。武漢博物館推出“行走的課堂”微課系列內容。中山艦博物館名艦“雲”課堂上線,武漢革命博物館特別策劃了“雲”遊都府堤線上精品系列活動,江漢關博物館藉助科技手段,特別推出了3D虛擬線上展覽。

各大劇院

與觀眾“雲上見”

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將繼續暫停營業。記者走訪武漢市各大影院、劇院、KTV等獲悉,各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尚未“重啟”。其中,琴臺大劇院已延期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獅子王》的71場演出;琴臺音樂廳已取消6月30日前的15場演出,延期1場演出;武漢劇院也已取消5月17日前的多場演出。

各大劇院將音樂會、戲劇乃至藝術家大師課都搬到了網上。琴臺大劇院已推出6期“琴臺雲藝術”空中劇場,在網絡中展映了40餘部戲劇、音樂會等演出視頻,並邀請藝術家走進網絡直播間開講交響組曲。琴臺音樂廳自3月起,已邀請龔琳娜、王丹萍等30餘位藝術家走進抖音直播間,在《我們在“藝”起,公益藝術課堂》中與樂迷交流。

據悉,武漢各大劇院還將繼續以演出直播、網絡課堂、空中劇場等形式,與觀眾“雲上見”。

病人就診防護毫不鬆懈

上午9時,市武昌醫院門診樓入口處,一位穿著防護服、戴著N95口罩的護士正在查看就診患者的健康綠碼和測量體溫。導診臺的護士仍舊是二級防護,穿著防護服,戴著面屏,逐一登記患者的就診信息後,患者拿著寫有體溫、姓名和聯繫方式的小紙條掛號後進入診室就診。

心血管內科的黃縣立醫生穿著白大褂,戴著N95口罩、帽子和手套正在接診病人。“從今天開始,我們的防護正式從二級防護降到了一級防護。”黃縣立告訴記者,現在看診除了戴N95口罩、手套和以前有點不同,其他都已經正常化了。“脫掉了防護服,接診病人感覺輕鬆了不少。”

“3月21日我們恢復普通門診後,就對醫院進行了分區防護。”該院醫務部副主任郭遂懷告訴記者,門診導醫分診臺、急診、發熱門診和呼吸內科屬於高風險區域,醫護採取二級防護;其他門診診室屬於低風險區域,逐步降為一級防護;緩衝病區仍保持二級防護,普通病區目前也降為一級防護。她表示,醫院會將疫情防控常態化,繼續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

記者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四樓皮膚科普通門診,看到坐診醫生穿著白大褂,戴著N95口罩、帽子和手套在看診。記者發現,與其他診室不同,皮膚科醫生看診時還戴著面屏。皮膚科門診副主任曾憲玉解釋,皮膚病面診時需要病人摘掉口罩,近距離查看皮疹,因此才加上了面屏。在病房,除了緩衝區採取二級防護外,普通病房早已經恢復了一級防護。

市六醫院急診科病房醫生林傑也是一級防護著裝,記者看到他戴的是普通外科口罩。“如果在急診科門診坐診,我會帶上N95口罩。”

5月2日上午,長江日報記者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門診大樓看到,患者經過入口處的自動體溫檢測後,一人一診室有序就診,醫患之間保持著一米以上安全距離。

該院門診辦公室副主任熊蠡茗介紹:患者就醫需提前在協和醫院公眾號預約掛號,按預約時段前來醫院。醫院全面實行實名制就診,辦理就診卡時務必填寫真實有效聯繫方式、身份證號及家庭住址,並填寫“就診承諾書”,最多限一位家屬陪同看診。

“住院患者及其陪護家屬入院前需要接受‘3+3’檢測。”熊蠡茗介紹,患者如需住院治療,需接受肺部CT、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等3項檢測,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後才能收入病區。留陪家屬僅限1人,也要接受上述三項檢測,簡稱“3+3”檢測。檢測正常的患者,即可進入病區接受手術和治療。

據瞭解,協和醫院“線上問診”疫情防控期間持續接診患者,提供開藥和快遞服務,一些慢病患者及其他非急症的專科疾病患者,更加樂意選擇“雲門診”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