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不該用拼多多?

我該不該用拼多多?

好像是擺在一些人眼前的靈魂拷問,特別是新一輪“雙11”快到了,拼多多“百億補貼”再一次入侵微信朋友圈。

“幫我點一下就好啦,愛你呦~”

“不好意思打擾了,幫我點一下可以麼~”

。。。。。。

我該不該用拼多多?

系統自動生成的轉發文案應該是經過測試點擊率最高的文案吧,畫風依舊很窒息,看著七大姑八大姨急切的追問,彷彿手機裡沒有這個APP已經是一個政治錯誤了,不下載APP說不定會影響你們之間本就脆弱的聯繫。

······

說來慚愧,自己一直以來都沒有用過拼多多,可能是網購頻次不算太多吧,淘寶基本可以滿足日常所需,但是架不住拼多多強大而又直接的營銷手段,還是在手機上下載了一個APP,成功為拼多多激活一個用戶。同一時間,我在某公開平臺向大家提出一個話題,“我該不該用拼多多?”

這屆網友也沒有令我失望,各種新奇的回覆讓我翻看了好半天,主要有以下幾種聲音。

第一類是對拼多多的認可:

“垃圾袋衛生紙大軍鎖定拼多多。”

“買水果請用拼多多。”

“價格還是第一生產力。”

。。。。。。

看得出在某些品類的商品中,拼多多的價格優勢已經深入人心,大家紛紛表示如果對於質量不是特別重視的品類,貨比三家並沒有錯,畢竟“價格還是第一生產力”,對於中國絕大多數價格敏感的用戶來說,拼多多依舊值得擁有。

我該不該用拼多多?

縱觀拼多多的發展,大家都說拼多多是“農村包圍城市”、“從五環外進入五環內”,但我其實一直以來都拒絕將人群分為“五環內外”,甚至拒絕所謂的“下沉市場”,大家都是用戶,只不過關注點不同罷了,沒有高低之分,但是便宜永遠是硬道理,拼多多的確抓住了用戶的這個痛點。

第二類是對拼多多的嘲諷:

“用吧,假一賠十,我現在已經有11臺Mac了。”

“用吧,天天薅羊毛,把周圍朋友都快煩死。”

“自從有了拼多多,我再也不擔心買到假貨了”

。。。。。。

雖說拼多多的價格的確便宜,但是帶給大家的煩惱同樣很多,假貨多、砍價多已經成為大家的一種負擔,文章開頭提到的困惑就是因為分享鏈接惹的禍。拼多多的發展一直都躲不開假貨標籤,而拼多多在營銷也在極力洗掉這個標籤,但在實際業務層面並沒有嚴格禁止假貨橫行,這就像是“掛羊頭賣狗肉”,嘴上說著禁止,實際卻很誠實。

想當初淘寶為了打擊假貨付出了多大努力,如今看著拼多多,彷彿淘寶犯了一個戰略性錯誤。

其實在廣大的四五線城市市場,假貨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意義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很富裕,只要吃得飽、穿的暖,也就不管他是不是正品了,所謂馬斯諾需求理論就是這個道理,只要你不直接放在臺面上講假貨就可以了。

我該不該用拼多多?

但是分享鏈接砍價這個事情,是怎麼都洗不白的,眼看著老一輩手機微信裡那些“砍價群”,只希望未來的自己不會被同化。

最後還有一個直擊內心的回覆,這裡單獨摘出來:

“就看你向不向生活低頭。”

作為一個90後在外漂泊的稻草,看到這個回覆的時候,真的扎心了。

我該不該用拼多多?

年輕的千禧一代步入社會時曾朝氣滿滿、胸懷夢想,剛開始聽著蘋果、谷歌、亞馬遜等外國企業的創業故事,如今看著騰訊、阿里巴巴的成功神話,身在互聯網浪潮之巔的弄潮兒,只不過幾年時間便被現實磨去了稜角,向不向生活低頭?曾經會嘴角上揚輕蔑一笑,如今是否還會有這樣的自信呢?


我該不該用拼多多?

近幾年拼多多發展之快令世人驚歎,舉著“新電商開創者”的旗幟,已經達到撼動淘寶京東的體量,但是電商發展到最後,本質上其實都是線上信息交易,線下物流承載,只不過在消費者的終端觸點在革新變化,拼多多采用微信熟人來觸達,抖音採用直播來觸達,社交電商採用社交來觸達,最終比拼的還是營銷和運營實力。

當看懂了這個邏輯,會發現平臺型電商依舊是目前的主流,拼多多引以為傲的拼團概念,如今已經不用用戶自己分享了,平臺已經幫你拼好了,那它的創新在哪呢?創不創新在這時候已經無所謂了,最後我想說:

在?幫我砍個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