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不该用拼多多?

我该不该用拼多多?

好像是摆在一些人眼前的灵魂拷问,特别是新一轮“双11”快到了,拼多多“百亿补贴”再一次入侵微信朋友圈。

“帮我点一下就好啦,爱你呦~”

“不好意思打扰了,帮我点一下可以么~”

。。。。。。

我该不该用拼多多?

系统自动生成的转发文案应该是经过测试点击率最高的文案吧,画风依旧很窒息,看着七大姑八大姨急切的追问,仿佛手机里没有这个APP已经是一个政治错误了,不下载APP说不定会影响你们之间本就脆弱的联系。

······

说来惭愧,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用过拼多多,可能是网购频次不算太多吧,淘宝基本可以满足日常所需,但是架不住拼多多强大而又直接的营销手段,还是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APP,成功为拼多多激活一个用户。同一时间,我在某公开平台向大家提出一个话题,“我该不该用拼多多?”

这届网友也没有令我失望,各种新奇的回复让我翻看了好半天,主要有以下几种声音。

第一类是对拼多多的认可:

“垃圾袋卫生纸大军锁定拼多多。”

“买水果请用拼多多。”

“价格还是第一生产力。”

。。。。。。

看得出在某些品类的商品中,拼多多的价格优势已经深入人心,大家纷纷表示如果对于质量不是特别重视的品类,货比三家并没有错,毕竟“价格还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中国绝大多数价格敏感的用户来说,拼多多依旧值得拥有。

我该不该用拼多多?

纵观拼多多的发展,大家都说拼多多是“农村包围城市”、“从五环外进入五环内”,但我其实一直以来都拒绝将人群分为“五环内外”,甚至拒绝所谓的“下沉市场”,大家都是用户,只不过关注点不同罢了,没有高低之分,但是便宜永远是硬道理,拼多多的确抓住了用户的这个痛点。

第二类是对拼多多的嘲讽:

“用吧,假一赔十,我现在已经有11台Mac了。”

“用吧,天天薅羊毛,把周围朋友都快烦死。”

“自从有了拼多多,我再也不担心买到假货了”

。。。。。。

虽说拼多多的价格的确便宜,但是带给大家的烦恼同样很多,假货多、砍价多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负担,文章开头提到的困惑就是因为分享链接惹的祸。拼多多的发展一直都躲不开假货标签,而拼多多在营销也在极力洗掉这个标签,但在实际业务层面并没有严格禁止假货横行,这就像是“挂羊头卖狗肉”,嘴上说着禁止,实际却很诚实。

想当初淘宝为了打击假货付出了多大努力,如今看着拼多多,仿佛淘宝犯了一个战略性错误。

其实在广大的四五线城市市场,假货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意义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很富裕,只要吃得饱、穿的暖,也就不管他是不是正品了,所谓马斯诺需求理论就是这个道理,只要你不直接放在台面上讲假货就可以了。

我该不该用拼多多?

但是分享链接砍价这个事情,是怎么都洗不白的,眼看着老一辈手机微信里那些“砍价群”,只希望未来的自己不会被同化。

最后还有一个直击内心的回复,这里单独摘出来:

“就看你向不向生活低头。”

作为一个90后在外漂泊的稻草,看到这个回复的时候,真的扎心了。

我该不该用拼多多?

年轻的千禧一代步入社会时曾朝气满满、胸怀梦想,刚开始听着苹果、谷歌、亚马逊等外国企业的创业故事,如今看着腾讯、阿里巴巴的成功神话,身在互联网浪潮之巅的弄潮儿,只不过几年时间便被现实磨去了棱角,向不向生活低头?曾经会嘴角上扬轻蔑一笑,如今是否还会有这样的自信呢?


我该不该用拼多多?

近几年拼多多发展之快令世人惊叹,举着“新电商开创者”的旗帜,已经达到撼动淘宝京东的体量,但是电商发展到最后,本质上其实都是线上信息交易,线下物流承载,只不过在消费者的终端触点在革新变化,拼多多采用微信熟人来触达,抖音采用直播来触达,社交电商采用社交来触达,最终比拼的还是营销和运营实力。

当看懂了这个逻辑,会发现平台型电商依旧是目前的主流,拼多多引以为傲的拼团概念,如今已经不用用户自己分享了,平台已经帮你拼好了,那它的创新在哪呢?创不创新在这时候已经无所谓了,最后我想说:

在?帮我砍个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