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第一個馬拉松,怎麼跑?

下半年是跑馬季,很多熱愛跑步的人,即將迎來自己的首次馬拉松體驗。

我跑馬四年,想結合自己跑馬的一些親身經歷,和大家做個分享。

文章分兩個篇章,第一篇章是簡單介紹我的首馬,第二篇章,結合我的馬拉松採訪、跑馬完賽經歷,分享馬拉松的注意事項。請跑友們指正。

人生中第一個馬拉松,怎麼跑?

2016年9月,我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全程馬拉松之旅。

那個時候,我的跑齡不過1年3個月,在1年3個月的備戰訓練時間裡,我最開始跑4公里都很夠嗆,後來慢慢地加量,已經可以輕鬆跑完10公里和全馬。站上馬拉松賽道的時候,我甩掉了21斤贅肉,身高188公分的我,體重降至139斤。

首先,跑量的累積,對於馬拉松愛好者來說很有必要。

我2016年跑了667公里,2017年跑了1716公里。半馬的最佳成績是2小1分鐘,每公里配速5分44秒,10公里最佳成績是49分4秒。從數據來看,我不是速度型選手,但是我對於自己長時間保持單一配速,還是很有信心。

我按照大家的備戰慣例,在北馬來臨前完成了一次30公里的長距離,然後就獨自一人去北京迎接我的第一次全馬之旅了。

北京馬拉松特別容易讓人興奮,比賽前夜我沒有睡著,第二天就精神抖擻地去比賽了。

比賽過程中,我前面21公里基本就是按照平時訓練來跑的,配速也從5分多慢慢來到了7分鐘一公里左右。

後面的配速基本上都是八分鐘了,到了35公里的時候,我明顯有些身體吃不消了,只想停下來走走路就好,但是畢竟是第一次全馬,我還是固執地想用跑步姿態,來完成這42.195公里的奔跑。

到了38公里,放棄比賽或者在賽道旁接受治療的人越來越多,我繼續放慢速度,最終用5小時11分完成了自己的首馬。

健康完賽,讓我很興奮。我沒有毀壞自己的身體,也收穫了完賽喜悅。之後我又完成了四次全程馬拉松比賽,其中,以跑走結合的方式完成的長沙馬拉松,創造了我自己的最佳成績,4小時57分。

接下來說一下我對首馬的建議:

1 賽前一星期要減少運動量,我個人建議是一週訓練縮減為3次,1次5公里,1次10公里,1次變速跑就好。

2 賽前一天最好不要從事任何跑步訓練。

3 比賽前一天,要計劃好比賽當天的所有裝備,比如號碼布、鑰匙、腰包、腕帶、頭帶、馬拉松短褲等,要計劃好第二天的早飯。

4 比賽當天要在比賽前90分鐘完成進食,我是比較固執的人,我所有的全馬比賽當天,早飯都是加長版的士力架一支。

5 比賽當天,槍響後,起跑區會非常擁擠,千萬不要不停地走蛇形曲線去趕超別人,如果因為驟然轉彎和加速導致相撞、摔倒甚至受傷,那整場比賽感覺都不會好了。

你必須明白有一個道理,跑步訓練和比賽是不一樣的,除非是絕世高手,否則你逃不過前面3-5公里的人潮洶湧,讓自己認清這個現實,不要在這個路段撞上別人、弄傷自己,後面還有幾十公里讓你加速。

6 從5公里之後開始,差不多每隔2.5公里或者5公里就會有補給點,我的方法是每個補給點都進去,即便不渴,也要含一口礦泉水在嘴巴里,嘴唇一定要保持必要的溼潤度。

7 補給點最大的忌諱,應該是分不清飲料、礦泉水,礦泉水可以稍微多喝一點,像我出汗量大,我全程下來不會上廁所,你如果出汗量小,補水量要注意,千萬不要因為喝多了水,頻頻去賽道旁上廁所。

一來廁所難找,二來不斷地打斷了你的跑步節奏。

至於飲料,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喝,飲料含糖,但是喝多了也不利於奔跑。

8 補給點的鹽丸要適當使用,別鹹暈自己。我更喜歡通過補給點的榨菜和香蕉,來補充流失的無機鹽,並且減少抽筋的可能。

9 補給點的海綿,簡直是出汗量大的選手的最大福音。用他們降溫、洗臉,清理眼睛周圍,是非常舒服的。

10 馬拉松最危險的,其實就是起點出來後的5公里,還有終點線前的5公里,不要盲目衝刺,觀測心跳,適當減速才是明智的,千萬不要出風頭。

有些運動員喜歡在終點線前衝刺,或者突然跳起來,擺出各種姿態供賽道攝影師拍照,這是很容易把自己弄傷的。攝影師喜歡雙臂張開或者微笑的終點照片,千萬不要譁眾取寵。

11 比賽結束後先通過慢走10-20分鐘來放鬆自己,然後再輕輕拉伸自己的身體。千萬注意,第一次跑完全馬以後,你的身體、關節都會很疲憊,肌肉對這些部位的保護也會差一點,要使用更加輕柔的方式來放鬆身體,動作幅度不要那麼大。

最後,祝大家安全完成人生的首個馬拉松。

以前人生的樂趣就是跑馬和文字創作,所以把馬拉松看得很重,現在我知道人生最重要的還是家人、朋友和自己的身體健康,所以我會量力而行。

努力訓練,但是不苛求最佳成績。

願大家享受跑步,愛馬拉松也愛得純粹一些。

長沙馬拉松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