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沒有武松這個人

歷史上有沒有武松這個人?到現在仍然還是一個謎!

歷史上有沒有武松這個人


小時我們這些80,90後以內的人,大部分都應該看過電視劇《水滸傳》,裡面有108條好漢,開始的首領是晁蓋,後來晁蓋天王死後,宋江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了梁山好漢的大哥。他們108人中,個個有身手不凡,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非常講義氣和正義,是後來人們所稱頌的英雄。

其中,就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武松打虎傳說,武松歷史上是不是真實存在其人?

歷史上有沒有武松這個人


武松原籍清河縣,因其排行第二,又叫"武二郎"。血濺鴛鴦樓後,為躲避官府改作頭陀打扮,江湖人稱"行者武松"。因為武松曾經在景陽岡上空手打死一隻吊睛白額虎,所以"武松打虎"的事蹟在後世廣為流傳。因此,被陽穀縣令任命為衙門捕頭。因嫂嫂潘金蓮與當地富戶西門厭勾搭成奸並害死武大郎。武松獲悉真相後,將潘金蓮和西門慶殺死,因此獲罪流放孟州。後幾經周折。投奔梁山,成為“三十六天罡”之一。後來宋江接受招安,遠征方臘,武松因此斷了一臂,不想回京城,就在杭州六合塔出家為僧。這是小說《水滸傳》裡的武松。

歷史上有沒有武松這個人


武松的傳說,最早見於宋元之際的《癸辛雜識》,裡面記載的“宋江三十六贊”,便有武松。後來在宋人小說《大宋宣和遺事》便是《水滸傳》中武松的最早文學創作的原型。依據清河縣誌等地方誌的記載,武松是宋朝人士,武藝高強。為人仗義,見不得彆扭事,專愛打抱不平,很受百姓的喜愛。根據這些記載,我們可以知道:武松本來是一個跑江湖的賣藝人,浪跡江湖,後來到杭州獻藝。當時的杭州知府高權,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見到武松,看他武藝高強。相貌奇偉,就邀請他加入杭州府,做了名捕快,後因為立功被提拔為提轄,很受知府高權的賞識。然而好景不長,高權因為得罪了權貴被罷官,作為他的心腹的武松自然也未能倖免,被解職趕出了知府衙門。新來的杭州知府叫蔡銎,是當朝太師蔡京的兒子,欺壓百姓,無惡不作,當地人稱他為“蔡虎”。出於義憤和為民除害的願望,武松決定刺殺蔡銎。這一天,他埋伏在蔡府門外,等到蔡銎出來時,便飛快衝上去,在蔡望及其手下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猛地抽刀,向蔡銎連砍幾刀。蔡銎當場斃命,武松則被蔡手下圍攻擒獲,因遭重刑慘死監獄。杭州百姓感激他為民除害,把他的遺骸葬在杭州西冷橋畔。後人還給他立了一塊碑,上面題寫“宋義士武松之墓”。

歷史上有沒有武松這個人


《臨安縣誌》《西湖大觀》《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中也提到過杭州知府中的提轄武松勇於為民除惡的俠義壯舉,後來他因為殺了當朝太師之子奸臣蔡鋆,最終身葬西湖邊。

另外歷史上武植和武松的確都是清河縣人士,但是卻並不在同一個村子。武松出身在離清河縣城西南大約八公里處的王什莊,而武植武大郎則出生在今清河縣城東北三公里處的武家那村,兩人的村子相距有二十多里。

歷史上有沒有武松這個人


正是由於南宋時期的這幾部書,很多人堅信武松是歷史上的真實人出來的。可見,在金聖嘆看來,《直和遺事》所記載的宋江等三十六人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有關他們的故事是後人憑空編造出來的。

宋江等三十六人的姓名,也可能是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編造出來的。至於歷史上是否真有武松其人,仍然還是一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