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丨首發於今日頭條:百匠茶學院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茶敬客來茶當酒,雲山雲去雲作車。

寧靜致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致。

有內容的人,富有的內心,早已走過千山萬水;

有內容的茶,醇和的茶湯,清香綿柔氤氳貫盈。

常言道:有茶的地方就有江湖。

因為茶,本身就是江湖。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一人一茶一靜心,品的是茶,靜的是心,悟的是禪,滌的是魂。同一片茶葉,相同水溫,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沖泡出來的茶湯滋味不盡相同。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記得一位北方朋友剛開始學習喝白茶時,聽著大家在茶席上的討論一臉懵。一位老茶客喝到一泡上好的老白茶時,發出感嘆:

“這茶湯內容豐富!”這位北方朋友一聽更是疑惑了,內容豐富算是什麼形容詞?只聽過人家形容茶湯是否醇厚,滋味是否綿柔甜潤的,還真沒見過形容一款茶內容豐富的,這是在品茶還是在看書?面對北方朋友的疑問,老茶客只是笑笑,讓他多喝茶,用心體會。

接觸福鼎白茶多年之後,再一次遇到這位茶友時,儼然一副老茶鬼的樣子,在茶席上也能與大家侃侃而談,他說:“喝白茶多年,這才領略到當年那個師傅所說的白茶湯中有內容,究竟是什麼樣的感受。”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老茶客所說的茶湯中內容豐富指的是茶湯中的內含物質豐富,如有益微量元素、氨基酸、多糖類物質等,這些豐富的營養物質相當於養分,會使得茶湯更加稠滑,有糯米湯和溫泉湯的感覺。茶湯入口綿柔,嚥下茶湯後,更能感受到滿口的清甜,回味細膩悠長。一款有內容的白茶,是值得飲用,收藏,分享給好友的。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若是一款茶,沖泡後的茶湯入口滋味寡淡,一股“水味”(茶湯和開水一樣沒有味道)茶香不足,沒有白茶該有的茶韻,這樣的茶就是沒有內容的茶。這種茶往往內質不足,不是一款值得品飲、收藏的茶。記得前陣子,有一位茶友私信問我:“我剛買的一款白茶,沖泡之後香氣還行,口感也算甜潤,入口後不覺有回甘,茶湯有點薄。這是為什麼?”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同一種茶樹品種的白茶,為什麼有些沖泡出來湯水綿稠,內涵豐富,而有一些茶的茶湯卻寡淡如斯?其實,這與白茶樹生長的環境,製作的工藝,儲存的條件有很大的關係。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湯水稠滑的白茶,通常產自優秀產區

白茶的品質,跟產區有密切的關係。

茶葉作為一種農作物,是自然的產物,是草木中的精華。它的內含物質是否豐厚,受氣候、光照、土壤成分的影響較大。有時候多一縷陽光,少一陣雨,就會使得白茶的品質滋味大相徑庭。只有得天時、地利、人和,在適當的光照、溫度;適當的降水、水汽;優質的空氣,土壤的滋潤下,白茶的品質才能佔得上風。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在得天獨厚的環境中成長的白茶,是什麼樣的?

在白茶的各個產區中,當以高海拔茶園生長出的白茶,品質為佳。白茶樹在純生態,天然無汙染的環境中,沐浴充足的陽光,受到雲霧的滋味,白茶樹們盡情的吸收來自大自然的天然養分,一個個芽頭被餵養的白白胖胖,芽形健碩,內含物質富饒。經過沖泡後,白茶中的營養物質則會盡數釋放在茶湯之中。

這樣沖泡出來的一杯茶湯,湯色清透明亮,茶香清鮮馥郁,茶湯質感綿稠,入口醇順自帶清鬱的花香,迷人的毫香,擁有內容豐富的韻味。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那些茶湯薄,滋味寡淡的白茶,是如何得來的?

通常茶湯薄,滋味寡淡的白茶,是因為它的內質較薄。從生長環境看,它生長的環境條件較差,如雲霧不足,日曬過多或是不足,土壤不夠肥沃,透氣性較差,白茶樹無法在生長的過程中汲取養分,因此生長出的茶青原料,內質單薄,沖泡出來的茶湯自然寡淡。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通常湯水薄的白茶,工藝不佳

常有茶友諮詢道:到底是該選擇好產區的白茶還是選擇好工藝的白茶?實際上一款好茶,二者缺一不可。俗話說的好: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白茶如是。白茶的產區,是先天優勢,而白茶的製作工藝,則是它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在茶青品質好的基礎上,若是沒有好工藝的支撐,依舊會產生口感上的缺陷。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白茶茶青自離開母體樹枝的那一刻便開始了它的修行。經由採茶工的手採摘到籃中,交於製茶師傅,及時攤晾,且要薄攤薄晾,並篩乾淨利落,讓它順利走水。純日曬白茶,最是看天吃飯,好的天氣擁有輕度的微風,柔和的陽光,芽葉便會緩慢走水,水分蒸發的剛好,內質分解轉化得穩定且平衡,使得茶葉內質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茶香溫暖高揚。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若是遇上連日陰雨的天氣,製茶人通常會選擇炭焙或是室內萎凋。炭焙白茶尤看製茶師傅的功力,有一句老話說得好:三年學做茶,十年才會炭焙。由此可見,炭焙工藝的難度性。

不少品質優異的茶青到了經驗不足的製茶師傅手中,不論是製作時的溫度控制還是攤晾時茶葉薄厚的尺寸都沒把握好,厚厚的茶青堆在一起,被悶過的茶葉,香氣低迷,湯感也不通透,這樣做出來的白茶,湯水薄,極正常。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那麼,是不是隻要是日曬的白茶都是好的白茶?

當然不是,只有曬得好的白茶,才是好白茶。舉個例子,若是一款茶葉經過“死蒸死曬”,它的湯感也好不到哪裡去。這種情況通常是出現在秋季,春季的太陽光較溫柔,而初秋的太陽光還是很毒辣的,在烈日下暴曬的茶青,容易曬透,曬紅,茶葉中的營養物質被“曬死”,流失乾淨。這樣曬出來的茶自然是無法與自然日曬萎凋出來的白茶相比。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通常湯水薄的白茶,還和儲存條件有關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儲存方式,它們的存儲都是有相應條件的。如綠茶就需要存在冰箱中,保鮮儲存,而像福鼎白茶、武夷巖茶等則需要密封、乾燥、避光,在適當的室溫及溼度環境中儲存。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茶葉具有吸附性,白茶在存放過程中,很容易吸附環境中的水分、氣味等,從而使茶葉發生質變,跑了氣,受了潮的白茶,茶湯會變得很薄。作為具收藏價值的白茶,如何保證儲存過程中的安全性,是至關重要的。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通常白茶的儲存環境要求:儲藏溫度控制在常溫20℃到30℃之間,相對溼度控制在40%到45%左右。白茶的產區在福鼎,也就是我國的南方,環境溼度較大,尤其是在夏季,高溫且多雨,尤其需要注意對白茶環境相對溼度的控制。

茶友來信:新買的福鼎白茶,香氣甜味都有,為何茶湯有點薄?

一間茶室,一方茶席,一盞好茶,儘夠茶人待一下午。白茶之所以討人喜歡,大抵是因為初覺清雅,層次豐富而不張揚的內在力量。香型多變而持久,回甘裡自帶香氣;茶湯稠滑綿柔,飲畢意猶未盡。

原創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致(baijiang2018)原創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發分享,其他平臺轉發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