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畫發展歷程之溯源

連環畫發展歷程之溯源

世界上早期的連環畫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紀,如埃及的《名王功跡》(雕刻)、《死者之書》(繪畫)等。而我國的連環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漢代。

1895年5月5日,被西方文化史專家認定為連環畫的誕生日——那一天,美國漫畫家布利特契爾在《奧爾德》雜誌上為少年兒童創作了有關小淘氣邁克的系列漫畫。漫畫連續刊登 了9個月,最後,邁克是身著一件鮮黃的襯衫與小讀者們告別。由此,“黃孩子”幾乎成了連環畫的代稱。

其實如果追根溯源,連環畫的發源地應是古埃及——4000餘年前埃及的寺庫和陵墓中,曾出現內容連貫的“系列壁畫”,據說此係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連環畫。此後,法國南部洞穴壁畫,以及匈牙利的地毯,都運用一組組圖畫描繪當時狩獵、戰爭和慶典的場面。

與德國詩人歌德同時代的德國畫家德卜弗爾是一個將自己創作有故事改編為系列圖畫的人,不過當時不叫“連環畫”,而稱作“長篇圖畫小說”。德卜弗爾的“長篇圖畫小說”比布利特契爾的“黃孩子”早出現30來年。

20世紀末,21世紀初僑居美國的德籍畫家魯道關·第爾克斯,可稱為現代連環畫的奠基人,因為他創造了許多嶄新的連環畫技巧,如用線條表示速度,幾顆小星星表示撞擊,捱打時則留下一個手掌印等等。

連環畫發展歷程之溯源

雖然美國在百餘年前開闢了連環畫的新紀元,但時下連環畫發行量居首位的卻是日本。在日本,連環畫並非“小人書”,擁有各種年齡和文層次的廣泛的讀者群。日本的連環畫公司還根據讀者不同的需要,推出五花八門的連環畫,其中有“老人連環畫”(畫幅和文字較大,以便視力業已變弱的老人閱讀),“育兒連環畫”(專向少婦介紹育兒常識),“烹飪連環畫”(專門介紹烹飪術),及地鐵中閱讀,大多情節離奇)。而在南亞的一些國家,連環畫又被作為宣傳憲法的工具,原因是那裡農村還存在著大量文盲,而連環畫人人都能看懂。

德國一位體育教練設計了一種“靜心連環畫”,內容多為溫馨、纏綿的故事,據說可幫助運動員在競爭激烈的比賽後恢復心情的寧靜。另一種“病友連環畫”則在英倫大行其道,其主要讀者是絕症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