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高考延期一个月,属恢复高考后首次,有人欢喜有人愁

3月31日上午,教育部宣布: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延期一个月进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首次出现调整高考时间的情况。

活久见:高考延期一个月,属恢复高考后首次,有人欢喜有人愁

高考推迟是专家综合研判的结果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全国大中小学生开学时间一再推迟,截至当前,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学生仍未收到开学通知,已开学的省份如云南、贵州等,也只面向面临毕业升学考的高三、初三学生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高考作为每个人人生道路上的关键节点,事关青少年未来职业、人生发展,一直牵动着包括广大家长在内的全社会的心。今年以来,教育部曾多次回应高考安排,但始终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曾表示,教育部目前正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的情况,综合研判各方面因素对考试组织工作的影响。翁部长还表示,今年的考生预计超过一千万,出台的方案将评估考生出行安全、命题制卷、防疫措施等多种因素,把全力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因此,教育部今天公布的考试推迟方案,正是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上述多重因素进行综合研判所形成的结果。

活久见:高考延期一个月,属恢复高考后首次,有人欢喜有人愁

高考推迟了,待解决的麻烦也不少

从历史来看,自恢复高考以来,从未出现因自然灾害推迟高考时间的先例,饶是遭受严重疫病影响的2003年和重大冰雪灾害的2008年,都如期举行了高考。将高考推迟至7月进行,不少人提出了担忧:

首先是气候因素。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19年7月气象数据,可以发现去年7月,山西、辽宁、新疆、广东等地共发生61起极端高温事件,其中山西新绛(42.7℃)、古县(40.8℃)、河北滦平(38.7℃)3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此外,7、8月为台风高发时期,去年7月第4号台风“木恩”在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沿海登陆,对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风雨影响。针对全国各地普遍炎热、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频发等问题,如何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气候因素对高考的干扰,引发关注和担忧。

活久见:高考延期一个月,属恢复高考后首次,有人欢喜有人愁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第二批参与高考改革的省份的考生们首次参加“新高考”的年份,这意味着这一批考生如果发挥不理想,将很难复读重考。针对考试形式、内容都作出较大改变的情况,本身即需要较长的适应周期,如何解决疫情带来的消极影响,做好“新高考”的前期备考,也是这些省份的考生要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活久见:高考延期一个月,属恢复高考后首次,有人欢喜有人愁

“最热的天,做最难的题”到底该不该?

教育部发布消息的短短一小时内,“高考确认延期一个月”的消息已在各大平台成为实时热搜第一。针对这一消息,网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赞同的人认为,这次推迟的举措使得备考周期延长,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受疫情影响的课程量和复习效率。不少高三学生也纷纷表示,将利用好这突然“被动赢得”的一个月,全力以赴备考。

但也不少人表示反对,如认为推迟高考相当于将多受一个月煎熬,进一步加大高三考生压力;疫情影响短时间不会消除,尽管延长一个多备考,复习的效率究竟如何要打一个问号。

更有大量同样面临升学考试压力的考生提到了其他考试的处理办法:如研究生复试是否取消,中考是否一并推迟等。各项考试的时间安排和应对举措无疑是现在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活久见:高考延期一个月,属恢复高考后首次,有人欢喜有人愁

对于高三考生而言,此番推迟高考,事实上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次机遇。既然天灾人祸无法避免,推迟的决定也是板上钉钉,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条件在最后时刻实现“弯道超车”,才是如今应当关注的头等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