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高滔滔,“女中堯舜”竟是虛名

最近的熱播劇《清平樂》,很多人都覺得宗實與滔滔的愛情讓人稱讚,他們夫妻二人一反曹皇后與宋仁宗之間的不冷不熱,經常在一起說甜言蜜語,學習做事都互相扶持,真是羨煞旁人。而歷史上的高滔滔,是北宋第二位垂簾聽政的太后,被北宋史學家成為‘女中堯舜“,在攝政的九年中,口碑極好,但是其真實作為卻令人堪憂,可謂是引領北宋走向滅亡的第一人。

一、優越背景,獨此一後

《清平樂》中,高滔滔身為曹皇后的侄女,從小在曹皇后身邊長大,接受宮中教育。她母親一系出身名門,是北宋開國第一功臣曹彬的孫女,姑姑是宋仁宗時期的皇后,父親一族也是地位高貴,曾祖父高瓊曾在澶淵之盟戰役中立下戰功,祖父高繼勳被稱為“神將”,她的優越背景簡直是不可比擬的。

高滔滔與曹皇后的養子趙宗實(後稱趙曙),從小青梅竹馬,被宋仁宗指婚,二人在一起更是相敬如賓,被徽柔認為是“最好的愛情”,以至於在趙曙即位時,四年獨寵高滔滔一人,沒有再娶別的妃嬪,足以見得高滔滔與趙曙之間的真情,更見高滔滔對男人的把持,很是高明。

在高滔滔與趙曙成婚時,民間流傳一個說法,稱“天子娶媳,皇后嫁女”,可謂一段佳話。

《清平樂》高滔滔,“女中堯舜”竟是虛名

二、36歲成太后,54歲開啟政治生涯

1063年,趙曙即位後,稱宋英宗,立高滔滔為皇后,而英宗一向多病,再加上忽然成為皇上後的瘋癲,即位不到四年就病逝了。趙曙病逝後,他的長子趙頊(xu)即位,為宋神宗。此時的高皇后只有36歲,就成了高太后,是宋史上較為年輕的太后之一。

宋神宗時期,王安石變法成為高潮,而在經歷過慶曆新政的曹皇后,第一個不同意這項變法,她多次暗示神宗終止變法,民間百姓疾苦難耐,多由變法推行不當而致,但神宗卻不願意接受曹氏的建議。

高滔滔作為曹氏的侄女,她必然站在孃家人身邊,聽從曹氏的看法,但依然勸不過自己的兒子。

終於在1085年,年僅38歲的宋神宗崩逝,王安石變法不及而終,54歲的高滔滔站在政治的分叉口,不知道該允諾誰來繼任下一代皇帝。

在古代,兄終弟及的皇位繼承是有先例的,比如宋太祖趙匡胤被弟弟趙光義繼承皇位,而宋神宗在病逝時,他的兩個弟弟均30多歲,可以被認為是皇位繼承的人選,但此時的神宗已經說不出話,在宰相王珪問及此事時,他說的問題帶有傾向性,說:

是否可以立趙煦為帝?

無法言語的神宗,只點頭同意,並無他言。宰相王珪口中的趙煦,是神宗的兒子,年方10歲,並未有豐富的執政經驗,更無法主持朝政,而54歲的高滔滔被一致認為臨朝聽政的最佳人選。

《清平樂》高滔滔,“女中堯舜”竟是虛名

三、經驗不足,開始迴歸舊法

相比宋朝第一個執政太后劉娥,高滔滔對政治也是毫無經驗,劉娥在先皇帝在位時,便“曉書史,聞朝廷事,閱天下封奏”,而高滔滔的政治理念皆來自姑姑曹太后——力阻王安石變法。

所以,高滔滔在垂簾聽政之後,就開始打壓王安石變法的人,開始重用司馬光、文彥博、蘇轍、等人,廢除王安石變法中的方田均稅、市易、保甲等,一下子回到了仁宗、英宗時代,可謂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迴歸舊制長達9年之久,這九年裡,宋哲宗趙煦已然成為一個有才智的君王,可卻從未有過實權。據宋史記載,劉娥在輔佐宋仁宗趙禎時,兩人多是平起平坐,劉娥在發表意見時,還需要過問趙禎的意見,而高滔滔卻不是,朝堂之上,趙煦與高滔滔左右相對而坐,大臣直面高滔滔奏事,背對趙煦奏事,以至於趙煦提及當年高滔滔垂簾聽政的場景,只說:

當時自己個子小,只能看到朝臣的屁股和腰。

足以見得高滔滔對權力的把握,極其嚴格。更有甚的是,開朝時,官員需要先拜高太后,後拜宋哲宗趙煦,朝臣奏事之後,高太后都不會過問趙煦的意見,只會沉默不言,不敢多說半句話。

1093年秋,62歲的高滔滔病逝,諡號為“宣仁聖烈皇后”。

《清平樂》高滔滔,“女中堯舜”竟是虛名

而高滔滔之所以被稱為”女中堯舜,後人多懷疑是她重用了司馬光,司馬光作為編纂《資治通鑑》的史學家,在受到重用後,開始大大稱讚高太后的賢明智慧。更有史書稱讚高滔滔輔佐政治期間:

自是內降遂絕,力行故事,抑絕外傢俬恩。文思院奉上之物,無問鉅細,終身不取其一。人以為女中堯舜。《宋史·英宗宣仁聖烈高皇后傳》

我朝之治,元祐為甚,母后之賢,宣仁為最。——司馬光

《清平樂》高滔滔,“女中堯舜”竟是虛名

四、高滔滔攝政期間給北宋埋下的三大惡果

高滔滔在攝政期間,架空了皇帝的權力,又堅守祖宗之法不可變的準則,看似為了保住國家安寧,卻是加劇北宋末年衰敗滅亡的第一人,之所以這樣評價,在於她對北宋做出的三大錯舉:

第一,全面否定王安石變法,把北宋經濟推向衰敗的邊緣;

第二,西夏戰爭時,同意割地換取安寧,不但沒有換得和平,反而刺激了西夏侵佔土地的野心;

第三,縱容黨爭,任由結黨之派氾濫,顛覆了朝堂秩序。

尤其是第三點,給北宋的滅亡埋下了深深的惡果。在司馬光死後,保守派分為三黨,高滔滔對三黨勢力不加管制,任其惡化,被後世稱為“蜀洛朔黨爭”,包括“烏臺詩案”、“車蓋亭詩案”皆是高滔滔攝政期間由於不必要的黨爭引起的紛爭,加速了北宋的滅亡。

《清平樂》高滔滔,“女中堯舜”竟是虛名

高滔滔作為北宋第二位垂簾聽政的女太后,她被史書記載為“女中堯舜”,卻沒有做出讓北宋政治、經濟、文化等繁榮的措施,反而是加速北宋滅亡的第一人,可謂是徒有虛名!

而再看《清平樂》中,她與趙宗實之間的堅定愛情,也頗令人讚歎!

參考文獻:《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