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小學生“吃雞”14分鐘充值4萬多元,騰訊遊戲已同意退款70%

  前兩天,荔枝新聞報道了南京一名10歲小女孩玩"吃雞"網遊,在14分鐘內充值4萬餘元的事。報道之後,此事引起了騰訊遊戲的關注(詳情)。經過協商,騰訊遊戲今天同意退款。

追蹤:小學生“吃雞”14分鐘充值4萬多元,騰訊遊戲已同意退款70%

  5月1日,騰訊遊戲客服聯繫了時先生,要求他提供相關材料,包括遊戲扣費消費明細、小孩的身份證明以及時先生本人的身份證明。

追蹤:小學生“吃雞”14分鐘充值4萬多元,騰訊遊戲已同意退款70%

追蹤:小學生“吃雞”14分鐘充值4萬多元,騰訊遊戲已同意退款70%

  騰訊遊戲方面告訴記者,他們要求時先生上傳這些材料,是用來核對消費明細以及遊戲的實名認證信息。如果的確存在未成年人鉅額消費的情況,他們會和時先生協商退款。今天(5月3日)中午,騰訊遊戲方面告訴記者,經過確認、協商,他們同意退款。時先生說:“可能在15個工作日之內退款,但是隻能退70%,因為騰訊說還有30%是蘋果公司收的。”

追蹤:小學生“吃雞”14分鐘充值4萬多元,騰訊遊戲已同意退款70%

  騰訊遊戲還表示,此前他們的客服要求時先生先找蘋果公司退款,並非不受理時先生的投訴。騰訊遊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玩家購買遊戲點券的費用是蘋果公司收取的,然後蘋果再按協議給他們支付一定比例的費用。因此,騰訊遊戲會建議玩家先向蘋果公司申請退款,如果玩家遭到蘋果公司拒絕,可以憑藉蘋果公司的拒絕憑證再向騰訊遊戲申請退款。只要材料齊全、情況屬實,退款申請都會獲得妥善處理。

追蹤:小學生“吃雞”14分鐘充值4萬多元,騰訊遊戲已同意退款70%

  我國主管部門規定,登錄網絡遊戲必須實名認證,認證信息是未成年人的玩家,在遊戲裡充值將受到嚴格限制。但時先生的女兒告訴記者,她登錄"和平精英"時,並不需要輸入姓名、身份證號碼等實名信息。時先生的女兒告訴記者:“登錄時有三種方式:QQ、微信還有遊客登錄,我是用微信登錄的。”

  微信的認證信息是時先生的,時先生的女兒通過微信登錄遊戲,遊戲便會默認是時先生在登錄遊戲,不需要另外再實名認證。時先生認為,這樣的設置不合理。“根本就控制不了真正的玩家是孩子還是大人。”

  今年1月以來,由於上網課的需要,不少孩子拿著大人的手機登錄遊戲、鉅額消費,我們也收到了這方面的大量投訴。很多家長表示,不少遊戲可以通過QQ、微信、手機賬號等第三方平臺登錄。江蘇蘇博律師事務所律師吳波表示,主管部門要求網絡遊戲實名認證,目的是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遊;但網絡遊戲借用第三方平臺登錄的設置,會導致實名認證制度形同虛設。

  同時我們也提醒家長,除了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碼外,在將手機交給孩子使用的時候,最好退出QQ、微信以及手機賬號,防止孩子用大人的賬號在遊戲裡充值。

  【今日銳評:堵住漏洞,完善法規是關鍵】

  騰訊遊戲已經做出了積極回應,截至目前,蘋果公司還沒有任何說法。去年下半年,國家新聞出版署出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明確規定登錄網絡遊戲必須實名認證,認證信息是未成年人的玩家,充值金額將受到嚴格限制。但是,實名認證怎麼個認證法?怎樣認證屬於實名認證?遊戲企業不遵守規定如何處罰?這些內容《通知》都沒有規定。這就導致很多遊戲企業根本沒有嚴格落實實名認證的規定,也導致了未成年人拿著家長手機在網絡裡鉅額消費的糾紛,在今年大幅增加。按照江蘇省消保委的統計,今年第一季度,他們收到的未成年人網遊投訴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6倍。

  法規規定的不明確,自然約束不了企業。要想堵住這些漏洞,完善法規才是關鍵。目前,《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已經公佈,草案新增了"網絡保護"章節,將從立法層面上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等網絡產品。我們希望在將來,通過立法、企業、家庭、學校的共同努力,解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問題。

  更多新聞視頻,請關注江蘇公共新聞頻道5月3日18:30的《新聞3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