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童年印記:逮麻雀掏老鴰

​富平童年印記:逮麻雀掏老鴰


  每個人都有難忘的童年,回首往事是對返璞歸真的嚮往。我從小在關中農村長大,童年的快樂都與大自然息息相關,那時候逮麻雀、吊孛兒等,磨練的是智慧,更有生活情趣!


富平童年印記:逮麻雀掏老鴰


  逮麻雀是鄉下孩童最愛玩的樂趣之一,富平人把麻雀叫“嗖子”,大概源於麻雀快捷靈巧的飛奔動作。夏天場院裡晾曬著麥子,樹梢上糜集著一群麻雀,趁看場的人稍有疏忽,便“呼啦”撲向麥場,嘰嘰喳喳的啄食麥粒。稍有動靜,麻雀又“嗖”的全飛走了。到了冬春季節,田裡沒有了可食之物,麻雀就落到村裡的樹上尋機覓食。春暖花開,我們一夥碎娃就開始用篩子逮麻雀,我老家把這叫“塌嗖子”。


富平童年印記:逮麻雀掏老鴰

  我和好夥伴勝祿事先準備好一個圓踅篩,用廢布條銜接成一根繩索,再從家裡的瓦甕裡抓幾把玉米糝裝在兜裡,便去了堡東北角的空園子。這裡有許多棗樹,旁邊有一處空地,周圍環境很適合“塌嗖子”。勝祿從城牆根抱來一捆玉米杆,在棗樹下圍成一個窩棚,又從棗樹上折半截樹枝,把踅篩支在地上,撒一把玉米糝,再用繩索拴了半截樹枝,一直延伸到棗樹下。我倆躲在窩棚裡悄悄的候著,不大一會兒,有幾隻麻雀落到棗樹上嘰嘰喳喳的叫,又引來一群麻雀,但並不飛下來吃食。


  我倆心裡很著急,但又不敢唸喘。約摸過了半頓飯的功夫,就有幾隻膽大的麻雀,經不住玉米糝的誘惑,從棗樹上飛下來,在踅篩旁邊的地上蹦跳著。麻雀鬼得很,警惕性很高,一陣風吹來,“嗖”的又飛了。如此往返數次,大概感覺沒有啥危險,樹上的一群麻雀便撲了下來,爭相搶食玉米糝。我倆眼尖手快,猛地一拽繩索,踅篩扣住了麻雀。勝祿脫下衫子,捂住踅篩邊沿,一隻手伸進去捉,一共捉了三隻麻雀,我用細線繩把麻雀腿拴了,綁在玉米杆上。同同聞訊跑來了,跟我倆一起紇蹴在窩棚裡等著麻雀來吃食。但麻雀卻落在棗樹高枝頭,嘰嘰喳喳的叫著,再也不肯飛下來。


富平童年印記:逮麻雀掏老鴰

  

收了攤子,各人手裡攥著一隻麻雀回家了。我剛走到巷道里,碰見夏收要看,手一張開,麻雀競飛了,氣得我把夏收埋怨了好半天。同同的那隻麻雀在和小夥伴玩耍時,不小心讓貓叼了去。勝祿那隻麻雀每天喂小米,玩了好長時間,他後來把麻雀放飛了。


  農村碎娃麼,天性淘氣,也沒啥好玩的,無非是逗狗攆雞逮麻雀。一天,勝才說北埝大井裡有紅嘴老鴰呢。鄉下黑老鴰多得很,但紅嘴老鴰極其少見,我們一夥碎娃很好奇,便趁著晌午周圍沒大人悄悄去掏紅嘴老鴰。大井在堡北一畛地遠的埝頭上,是很早以前挖的老井,井臺周圍堆著土坎,是從井裡淘上來的幹泥。井口闊約七八尺,深約十來丈,探頭去看,井水泛著深青色。勝文丟半截磚下去,井下“窟通”的一聲響,水深得很咯!


富平童年印記:逮麻雀掏老鴰

  

在青磚井壁下的凹處,有一個紅嘴老鴰窩,距井口約一米多深。亮亮爬上柳樹,折了一根樹枝去捅老鴰窩,但沒夠著。同同和勝才拿土疙瘩撇,也沒見啥動靜。我們幾個碎娃就商量著下井去掏老鴰。夏收瘦小分量輕,排在頭裡下井,亮亮、同同、勝文、勝才負責撴夏收的腿。我排在最後,雙手緊緊抓住勝才的腳腕子,雙腿盤起勾著柳樹。一夥娃趴在井臺上,拉腿拽腳的把夏收頭朝下慢慢地往井裡送。正巧銀生叔從城北的小路上經過,遠遠地瞧見一夥碎娃在井臺上玩,開始並沒在意。正走間一抬頭,咦!咋不見這一夥碎崽娃子啦?急忙緊步小跑近前一瞅,啊!一夥碎娃趴到井沿上掏老鴰哩,嚇得出了一身冷汗!銀生叔喊也不是,罵也不行,怕萬一把娃驚覺了,手一鬆,還不把井口外碎崽娃子跌下去了!便悄悄的趴在土臺後面,緊張地瞅著這邊的動靜。


  這邊剛把夏收的半截身子送到井沿,夏收心裡害怕,口裡連聲叫喚:“不行不行,夠不著!”一夥碎娃連忙往上拽。剛把夏收拖上井臺,銀生叔就提著鞋嚷罵著衝了上來,照著同同、亮亮一夥碎娃的溝蛋子(屁股)就打。我跑得快,沒打著。莫料想銀生叔找到家裡,婆拿笤帚疙瘩子把我美美的錘了一頓。

  打那以後,我們一夥碎娃再也不敢去大井上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