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於男人?

死於男人?


上海30年代女明星的悲劇,無論是阮玲玉,還是周璇,還是艾霞,都有共同的思路:

在男權社會的語境下,把愛情看得太重要了,認為愛情能夠拯救自己,這當然是玩死自己的做法!

艾霞是女明星中的才女,一邊演戲,一邊寫專欄,常常在專欄裡呼籲:不要總排小兒女的戲,我們要排點關心社會,關心革命的電影,結果,她自己自殺了,源於被一個男人拋棄了。

她愛上有婦之夫,男子卻除了小三也有小四,她接受不了便尋死。好友勸她她不聽,最後發現這個男子除了老婆,還另有情婦,令她非常心碎,吞嚥自殺。

這種類型女性的性格也很好理解,嘴裡喊得很嚇人,男人一出來就整個的一塊鋼鐵都軟化了,糊在他身上。

死於男人?

阮玲玉之死,當然是大家所謂的“死於流言”,但是本質依然是死於男人。

她一生經歷的三個男人,沒有一個不讓她失望。

無論是張達民,還是唐季珊,還是蔡楚生。

這三個男人代表在我們現在生活中,依然非常常見的三類男人。



阮玲玉的運氣也是“好”到了一個層度,集郵集到了各種類型。

張達民沒錢,無所事事,不出息,管控阮玲玉的自由,最後阮開始拍電影,紅了以後,張達民開始勒索阮玲玉,不給錢就把你的事兒全都抖出去。

這個很典型吧,男人沒錢,老婆也掙不到錢,於是我使喚你,我管束你,結果陰差陽錯,艾瑪你開始掙錢了,你攀高枝兒了,那麼你得補償我,不然,我讓你好看!

這是最流氓無賴的那一型。

唐季珊是有錢的類型,他是個富商,於是,他的表現方式也就跟今天有錢的男人一樣,花心,四處搞女人。

阮玲玉之前,他就搞過張織雲,也是另一個大名鼎鼎的女明星,張被拋棄後,雖曾勸告阮玲玉卻無果,陷入愛情裡的阮玲玉不聽她的告誡。

唐季珊是男人的另一種典型類型,有錢,引誘不同的女人,搞到手後,棄之如敝屣

蔡楚生呢,又是另一個典型類型,那就是,有心而無力,同情心我是有的,行動我是沒有的,愛情我是有的,壓力我是扛不住的。

蔡楚生因為家裡有原配老婆,顧忌自己的家庭和名譽,沒法拯救阮玲玉,選擇放棄了她。

所以,阮玲玉的三個男人類型,真的概括面還滿廣的,基本把大部分女人的男人都概括進去了...

死於男人?

而周璇的人生,更是悲慘得令人髮指。

從小被拋棄,被唱大戲的女人姨太太撿了回去,結果養父養他們三四年,跑了,回到大房身邊去了,姨太太去賣身了,後來沒錢,把周璇扔養父那兒去,養父想把她賣到妓院去掙錢。
好不容易逃出來,又有一副金嗓子,於是開始唱歌電影掙錢,結果電影公司壓榨她,誘導她拍軟色情電影,不間歇的給她安排工作,把她當搖錢樹,一刻也不能停,把她身體搞垮了。


從小生長的環境的悲慘,導致她性格懦弱,害怕拒絕他人,而這種性格的人更是被人欺壓,渴望被愛。



但是她的戀愛之路也充滿了不幸,她是被剝削的女人,她是娛樂圈裡的女人,她是內心嚴重缺失的女人。
曾經被她寄予深厚希望的男人,最後全部傷害了她。

周璇的養父養母在她成名後,不停的糾纏她,勒索錢,而且還告訴她,她不是他們的孩子,是她生母不要她了,又說幫她去找生母,讓她掏錢,騙她。
周璇一心想見到她的媽媽,把辛苦掙來的錢給他們去幫忙找,結果當然是不了了之。
後來周璇生了小孩,缺失的她對小孩愛子如狂,覺得自己終於幸福了,結果那個男的是騙子,到處以周旋的名義借錢,招搖撞騙,周璇心痛欲絕,質問他,結果他說,誰知道這是誰的孩子呢?周璇要跟他去驗血,男的也不肯。
一直找不到生母,丈夫毀約,年老色衰,那時候的女演員30歲不到就失去價值了。

巨大打擊下,周璇的精神出問題了。在拍電影時候,拍到驗血的場景,周璇崩潰了,大叫,他是你的孩子啊,是你的孩子啊,是你的孩子啊。
然後開始精神治療,一刻不停的要把自己的孩子抱在手上,怕別人奪走,又在黑夜裡,走到養母身邊,哀叫,親孃親孃,你為什麼拋下我?
不久後,死於腦炎。
37歲就死了。

死於男人?

看這些人生,真的要發出蕭紅當年的那種感慨:

我恨我是個女人!

其實現在我都想喊出這種話。

張織雲1935年在阮玲玉自殺後,同樣是被唐季珊傷害過的女人,張發表感言,“餘於阮之死,亦不欲有何批評,但認為中國婦女因缺乏真實學問而致其悲痛耳。大概婦女因缺乏真實學問之故,意志比較薄弱,每在遭受痛苦時,易為錯覺支配……”

張織雲很聰明,她從阮玲玉之死,窺探了一定的結論:

這是婦女缺乏真實學問的緣故,意志薄弱。

這個結論,其實不是個結論,依然只是個表象,真正的結論應該是:

婦女為什麼缺乏真實的學問,為什麼意志薄弱?

很簡單,因為她們生活在一個男權社會,擅長的思路是:

鉗制住女性思路,讓她們圍著男人轉,在男人都在談利益的時候,讓女人談感情。



就像上面的人都在利益鬥爭,卻讓下面的人講道德秩序一樣。

男權社會對女性的鉗制是“軟硬皆施”的。
一方面,他們擁有社會資源,而且生理上有力量,於是讓女人們產生了崇拜感。
現在很多女生還有這種思路,我要找個比我強的男人。

削減她們的意志力和野心,這是硬性方面。

所有的慕強,都是自我無能在他人身上的折射。
因為客觀環境,社會不給女人機會,也因為自我主觀的束縛,認為女的比男的差很正常,靠自己不行,那麼,靠男人就是本能反應。

一方面,經過偶像劇文化渠道的渲染,她們在腦海裡構架了一個虛擬的男性群體。
精髓就是,男人能夠溫存的對待我。
只有等她們深入其中,體會了一段又一段戀愛之後,就會發現,她們想象中的男性跟真實的男性,根本是不同的兩個物種,於是失望,於是產生錯覺,於是痛苦,甚至死亡。
男性這個物種,務實自私,懦弱,只要你讓他覺得麻煩,覺得不舒服,有壓迫感,馬上跑了。



他們是典型的單細胞的利益動物。
而在女人們的虛構裡,剛好相反。
愛惜弱小,很大丈夫,很純情。
看偶像劇裡被男主角喜歡的女人有多差勁就知道了。
對不起,不管什麼時候,愛情都不是人生低潮的拯救劑。



絕對不是。

你慘,他來救你?

有這種思路,你分分鐘玩死自己!

男人更愛沒有缺失的女人,你越強壯,他們越愛你,因為那意味著,從你身上得到的好處多,麻煩少。



這才是男性愛情的真實訴求。

男女關係的實質,是經濟問題,是強弱問題,是階層問題,它唯獨不是個單純的情感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