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出使西域,13年後歸來,場面感天動地,絲綢之路由此開始

自漢代以來玉門關、陽關以西的我國廣大地區以及亞洲中西部地區統稱西域。公元前139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由此開闢了一條橫貫歐亞大陸的商貿路線,在這條商路上,我國的絲綢品是最受歡迎的商品,所以後人就把這條商貿路線稱之為絲綢之路,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張騫出使西域,有“鑿空”西域之功。古人對未知區域的探索稱為“鑿空”,盤古開天闢地就是“鑿空”,由此可見,張騫出使西域其功績有多大,那麼張騫出使西域為何失蹤了整整13年,出發時隨從100多人,而返回長安時為何身邊就只剩了兩人。原本擔負著聯合西域國家抗擊匈奴重任的漢使張騫,回來時又為何帶著一個貌美的匈奴女子?

張騫出使西域,13年後歸來,場面感天動地,絲綢之路由此開始

公元前139年,張騫帶著率領100多人,匈奴人甘父為嚮導,踏上了出使西域的征途。那時候的漢朝人只知道西域是一片危險重重,卻又令人嚮往的神秘區域,道路上可謂是艱難險阻,殺機四伏,大漠戈壁,黃沙漫天,陽光熾烈如火一般燃燒,走上很遠才能看見一片綠洲和稀疏的人煙,然後又是荒漠和戈壁。除了自然環境的艱辛,最可怕的還是剽悍的匈奴騎兵,在距離長安大約1000公里的時候,張騫使團和匈奴騎兵遭遇,一百多人的使團死的死,傷的傷,張騫和部分使團成員被俘,被壓送到匈奴王庭。匈奴單于得知張騫的目的竟是聯合月氏夾擊匈奴,十分震怒,但是卻沒有殺掉張騫等人,只是囚禁起來,還給提供上好的酒肉,並下令優待漢使。這些都是匈奴為了拉攏張騫,想把張騫留在匈奴效力。

張騫出使西域,13年後歸來,場面感天動地,絲綢之路由此開始

張騫性格堅韌,心胸開闊,並且以信義待人,匈奴人也都很喜歡他。張騫的好人緣為他贏得了更加寬鬆的活動空間。匈奴人對他的監控也越來越鬆懈了,不過這並不代表匈奴人忘掉了張騫,為了進一步瓦解他的意志,匈奴單于還專門給他找了一個美麗的匈奴女子為妻。起初,匈奴女子打算用自己的美貌誘使張騫徹底臣服在單于的腳下,然而她卻沒想到,隨著對張騫瞭解的深入,她開始由衷地欣賞起這個男人。

張騫出使西域,13年後歸來,場面感天動地,絲綢之路由此開始

公元前129年,匈奴人對張騫的看管漸漸鬆懈,張騫意識到逃跑的機會終於來了,張騫藉著打獵的名義,穿越匈奴人的關卡,一路狂奔,繼續西行,翻過冰凍雪封的蔥嶺,來到了盛產汗血寶馬的大宛。大宛國多年飽受匈奴侵襲,得知張騫一行人的來意後,大宛國王喜出望外,熱情的接待了他,並派出嚮導,護送張騫一行人繼續前行。不料,這些年月氏已經分為兩個部分,小月氏已經被匈奴人控制,而大月氏已經遷往了更遙遠的西部。他們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傳說中的大月氏。大月氏國王非常驚奇和敬畏張騫能穿過重重戈壁來到這裡,但是,他告訴張騫大月氏已經不想回去,更不想跟匈奴人打仗了,這裡土地肥沃,水草豐美,這裡是他們的新家。張騫在大月氏滯留了一年多,再三邀請大月氏王攻擊匈奴,卻得不到明確答覆。在旅居大月氏期間,張騫曾越過媯水南下,抵達大夏的藍氏城,他一路拿著竹簡和筆,每到一個地方,就記錄下自己的見聞,內容儘可能地詳細,不僅有西域各國的地理位置、兵力、人口和他們的特長。

張騫出使西域,13年後歸來,場面感天動地,絲綢之路由此開始

公元前127年,在外漂泊多年的張騫決定帶上這些竹簡回長安。為防止再次遭遇匈奴騎兵,張騫決定放棄來時的路線,改從羌人控制的區域返回漢朝,然而張騫還是低估了匈奴人的強悍和戰鬥力,這些年匈奴勢力大肆擴張,羌人已經淪為匈奴的附庸,張騫再一次成為匈奴人的俘虜。一年之後,張騫抓住匈奴內亂的機會,帶著他的匈奴妻子再次出逃,歷經重重艱險,張騫終於回到了長安。

張騫出使西域,13年後歸來,場面感天動地,絲綢之路由此開始

時隔十三年,大漢使節再次出現在長安百姓面前,長安轟動了,皇帝震驚了,張騫帶回來了西域地圖和從未見過的植物種子。公元前119年張騫再次出使西域,加強了與西域各族的友好往來。

張騫出使西域,13年後歸來,場面感天動地,絲綢之路由此開始

張騫出使西域過程中,兩次被俘,被囚十年,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也沒有動搖自己的意志和決心。縱使兩千多年過去了,我們仍然會記住,在遙遠的西漢,一個名叫張騫的中國人,用一雙腳踏出了偉大的“絲綢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