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美男之“第一美男”潘安

若要論中國古代第一美男,大家普遍會想到潘安, “才比子建,貌比潘安”這句話足以證明潘安的盛世美顏。

潘安,出生在西晉,原來的名字叫潘岳,字安仁。潘安仁之所以被後世人叫做“潘安”是源於杜甫的《花底》一詩中“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原詩為對仗押韻把“潘安仁”省寫為“潘安”,從此就這麼叫開了。

中國古代十大美男之“第一美男”潘安

一、風華絕代

他有著美好的容貌和優雅的神態風度,長得實在太過俊美。據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所載,潘安每次外出,都會有不少女子手牽手地圍著他的車子,連老婦人都為之著迷,一起向他的車子投擲水果,直到將車裝滿。於是誕生了 “擲果盈車”的千古典故。擲果盈車正是對潘安美貌的切實肯定。長久以來,中國人對男性顏值的最高讚美,就是“面若潘安”。

中國古代十大美男之“第一美男”潘安

擲果盈車

同是《世說新語·容止》的另一篇記載:“安仁、夏侯湛並有美容,喜同行,時人謂之“連璧”。這是潘安19歲時與同為美男的夏侯湛同遊洛陽,風頭一時無二,更留下“連壁接茵”的成語。自西晉之後,歷代對於潘安容貌的讚譽之詞頗多,如“貌若潘安,才比子建”、“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才過宋玉,貌賽潘安”、“子建才,潘安貌”、“潘安再世”、“多才誇李白,美貌說潘安”、“花慚潘岳貌”等,可見第一美男的稱號確實名不虛傳。

潘安如此之帥,吸引了那麼多“女粉絲”,引發了同時代另外一位才子左思(左太沖)的嫉妒,這人就是寫了名篇《三都賦》造成“洛陽紙貴”局面的那位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長得非常難看,他也來學潘岳到鬧市遊逛,婦女們看見他卻都向他亂吐唾沫,弄得他垂頭喪氣地回家。這個看上去頗似一個男子版的“東施效顰”吧!

二、才華橫溢

潘安除了容貌絕倫之外,也是一個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才子。他32歲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市下轄孟州市)縣令時,結合當地地理條件積極帶領百姓因地制宜在全縣遍植桃李等果樹。他為官清廉,人民澆花息訟,安居樂業。每年春天來臨,全縣方圓數百里桃花爛漫,桃紅柳綠,繽紛相映。因此河陽也被稱為“花縣”,潘岳被稱為“花縣令”。後世常用“河陽”、“潘令”、“潘河陽”等來代稱潘岳,這些稱呼也成為勤政愛民的好官的別稱,而這也是中國最早“花樣美男”的出處。“河陽一縣花”的美景讓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後來到此不禁吟哦:“晚醉題詩贈物華,罷吟還醉忘歸家。若無江氏五色筆,爭奈河陽一縣花。”,才華橫溢的李商隱對潘安的浪漫情懷也是由衷地讚歎啊!

潘安的才氣到底有多高?《晉書》裡這樣描寫:“嶽美姿儀,辭藻絕麗。”潘安的才情足以和曹操比肩。他的文采排在西晉文壇二十四位大文豪之首。也正是因為這樣,年僅20歲的潘安便得到了司空太尉賞識,舉薦為秀才。一次,晉武帝司馬炎“下基層調研”時,為了作秀的需要,他親自下田耕作。結果同行的文人雅士紛紛作詩讚賞。眾人的詩都圍繞“拍馬屁”三個字進行,唯獨潘安獨樹一幟,他寫了一首以情抒情的《藉田賦》,其清新的文風得到了司馬炎的高度肯定和表揚。一時間名震天下。他接下來推出的一些詩、賦都聲名遠播,如《西征賦》、《閒居賦》、《秋興賦》等都是名垂千古的不朽之作。他的作品《秋興賦》中悲秋的基調讓後人用“潘鬢”一詞指代中年鬢髮初白的用法廣為流傳;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蘇州拙政園就是借用其《閒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這一句取園名,足見其作品影響之深!特別是他的《悼亡詩》更成為中國文學史悼亡題材的開先河之作,歷代被推為第一。

文學作品中經常見到讚歎陸機、陸雲(“所謂”二陸”,三國名將陸遜之孫)兩兄弟才學的段子,其實潘安被世人與陸機作為西晉文學的代表並稱為“潘陸”,所謂“陸才如海,潘才如江”,被稱為千古一賦的唐代大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中“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這句擲地有聲的結尾句,就出自這句典故。

中國古代十大美男之“第一美男”潘安

三、痴情男子

第一號大帥哥、浪漫主義的性格再加上卓越的文學才華,一般人認為潘安即便不是朝三暮四的登徒浪子,也該是個拈花惹草的多情種子吧?其實他對愛情很忠貞專注,潘安12歲和妻子楊氏(大儒揚州刺史楊肇之女)訂婚,兩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感情極為融洽,相愛相守一輩子直到近40年後楊氏仙逝。由於他對亡妻一往情深,終身也未再娶,潘安和楊氏這一段千古佳話就誕生了一個成語“潘楊之好”。

楊氏逝世後,潘安為她寫的悼亡詩情真意切,真摯纏綿,也成就其成為中國古代《悼亡詩》的開山鼻祖和大家。其中《悼亡詩一》中有一句“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是說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魚的分崩離析。李商隱對此推崇不已,“只有安仁能作誄(lěi,哀祭文),何曾宋玉解招魂”,讚揚的就是他(潘安仁/潘安)的悼亡詩。

潘安的小名為“檀郎”、“檀奴”(魏晉南北朝時小名中帶“奴”,以賤託貴的現象是一種時尚和潮流)。因潘安既是人見人愛的美男子,又對結髮妻子伉儷情深,忠貞不渝,代表了女性心目中完美的情人、夫君形象,後世文學作品中“檀郎”、“檀奴”、“潘郎”等就成為稱心如意的夫君或心上人、情郎的代名詞,揭示了女性對心上人忠貞專一的熱切期盼。晚唐詩人韋莊的《江城子》詞中有:“緩揭繡衾,抽皓腕,移鳳枕,枕潘郎。”;王實甫的《西廂記》裡寫道“看你個離魂倩女,怎發付擲果潘安”;南陳李後主詞《一斛珠》中這麼描寫:“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中國古代十大美男之“第一美男”潘安

四、至情至孝

潘安不僅對妻子用情專一、至情至性,而且對老母至養至孝。北宋之前《二十四孝》裡一直記載有潘安辭官奉母的故事:說的就是潘安任河陽縣令時,在任所百般承歡膝下,侍奉老母,每每隨侍老母在自己親手種植的桃林裡賞花怡情。當老母患病思歸時,他毫不貪戀榮華富貴,毅然辭官陪侍故里。在老家由於無官俸,他就辛勤耕田種菜賣菜來奉養老母。他還餵了一群羊,每天擠奶給母親喝。在他精心護理下,母親身體康復安度晚年。後人有詩詠歎:“棄官從母孝誠虔,歸裡牧羊兼種田;藉以承歡滋養母,復元歡樂事天年。”

儒家主張以孝道治天下,《二十四孝》是依據民間流傳記錄了從虞舜到魏晉的二十四個孝子故事,到元代民俗學家郭居敬重新校訂《二十四孝》時,因為潘安在政治上的趨附權勢階層最終導致夷滅三族,其老母以七十餘歲的高齡也因牽連被殺,因此他被認為不合孝子之名而從二十四個孝子之列剔除出去。

中國古代十大美男之“第一美男”潘安

孝道

五、夷族而亡

元康六年(公元296年)前後,潘安回到京城做了京官,因參與依附賈謐的文人集團“二十四友”的活動,從此走上了不歸路,那時,正是賈氏呼風喚雨之時,賈南風想廢掉太子,也潘安也捲入了這場風波之中,一次太子喝醉酒,潘安被安排寫了一篇祭神的文章,並讓太子抄寫,太子依葫蘆畫瓢寫了一通,潘安在勾勒幾筆,把它變成了一篇謀逆文章,導致太子被廢,太子生母被處死,雖然不是該事件的策劃者,但潘安在這起陰謀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太子死後,趙王司馬倫便以為太子報仇為名,聯合其他七位司馬家族發起了兵變,除掉賈氏黨羽,史稱“八王之亂”,由於之前就得罪過趙王,趙王司馬倫奪權成功後,便立刻抓了潘安,並滅了他三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