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學.第126篇》子張(二)

《悟學.第126篇》子張(二)

悟學.十八子20200308亥

論語.子張第十九.新解讀(二)

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譯文】子夏說:"君子必須取得信任之後才去役使百姓,否則百姓就會以為是在虐待他們。要先取得信任,然後才去勸諫;否則,(君主)就會以為你在誹謗他。"

【唐以前古注】皇疏引江熙雲:「君子克厲,德也。故民素信之,服勞役故知非私。信不素立,民動以為病已而奉其私也。人非忠誠相與,未能諌也。然投人夜光,鮮不按劍。易曰:'貴孚在道'明無素信,不可輕致諌也。」

《論語別裁》:「這個地方子夏教學生們將來作人處世的道理,上面兩句話是講如何做領導人,下面兩句話,是講做別人幹部,"臣道"應有的態度。他說一個君子,要指揮下面的人,需要他們做事的時候,必須先要建立起來他們對自己的信念,當他們對自己有了信念,然後要他們做事,雖然沒有告訴他們所以然,他們仍會做到。當部下對自己還沒有信仰的時候,要求他們過多,他會以為是找他麻煩。一個領導人,在與幹部之間沒有建立信心以前,雖然是為了幹部的利益而想的辦法,但幹部們反而誤會你在利用他們,損害他們的權益。一般人的心理如此,人是最難對付的,所以待人處世必須以信,信之重要在此。

第二點,說明作為一個高級幹部的人,要對主管長官提出建議之前,先要自己估計,有沒有在領導人心中建立信任,真正對自己有了信任,再依信任的程度,作適當的建議才對。如果長官對自己的信任還不夠,則自己提出來好的意見,往往會得到相反的結果,上級反而誤會,懷疑你在毀謗他、反對他,這問題就大了。我們讀歷史,甚至看《貞觀政要》,唐太宗的意見,常常被魏徵、房玄齡這班大臣碰回去。有人說魏徵、房玄齡了不起,但更了不起的是唐太宗,魏徵如果沒有碰到這種好老闆,老早被懷疑了。唐太宗到底是唐太宗,能信任大臣,包容大臣的反對意見。張良何以不找別的老闆而找劉邦?也還是劉邦了不起,對他言聽計從,這都是說明長官與部下之間,要相互有信,下對上敬信,上對下信任,才有偉大的成就。如互信不夠,沒有真誠的溝通情感和思想,問題就大了。」

19•11 子夏曰:"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

【譯文】子夏說:"大節上不能超越界限,小節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唐以前古注】皇疏:「大德,上賢以上也。閒,猶法也。上德之人,常不踰越於法則也。小德,中賢以下也。其立德不能恆全,有時暫至,有時不及,故曰出入也。不責其備,故曰可也。」

《百度百科》:「大德:與下"小德"相對,猶言大節。小德即小節。一般認為,大德指綱常倫理方面的節操。小德指日常的生活作風,禮貌,儀表,待人接物,言語文詞等。 逾:超越,越過。 閒:本義是闌,柵欄。引申為限制,界限,法度。」

《論語別裁》:「子夏主張大德、大原則不要超出範圍,不可以輕易變更,小的毛病大家都有,不要過分責備。人能做到這樣也就很好了。」

評析:古今釋義不同也!

19•12 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譯文】子游說:"子夏的學生,做些打掃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這些不過是末節小事,根底卻沒有,這怎麼行呢?"子夏聽了,說:"唉,子游錯了。君子之道,哪些先傳授,哪些後講述,以草木來做比喻,是區分為各種門類的。君子之道怎麼可以隨意歪曲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終地教授學生們,大概只有聖人吧!"

【唐以前古注】皇疏:「門人小子,謂子夏之弟子也。子游言子夏諸弟子不能廣學先王之道,唯可灑掃堂宇,當對賓客,進退威儀之小禮,於此乃為則可也。抑,助語也。灑掃以下之事,抑但是末事耳,若本事,則無如之何也。本,謂先王之道也。噫,不平之聲也。子夏聞子游鄙已門人,故為不平之聲也。既不平之,而又云言遊之說實為過失也。既雲子遊之說是過,故更說我所以先教以小事之由也。君子之道,謂先王之道也。孰,誰也。言先王大道即既深且遠,而我知誰先能傳,而後能倦懈者邪?故云:'孰先傳焉?孰後倦焉?'既不知誰,故先歷試小事,然後乃教以大道也。言大道與小道殊異,譬如草木,異類區別,學者當以次,不可一往學,致生厭倦也。君子大道既深,故傳學有次,豈可發初使誣罔其儀而並學之乎?唯聖人有始有終,學能不倦,故可先學大道耳,自非聖人,則不可不先從小起也。」 引張憑曰:「人性不同也,先習者或早懈,晚學者或後倦,當要功於歲終,不可以一限也。譬諸草木,或春花而夙落,或秋榮而早實,君子之道,亦有遲速焉。唯聖人始終如一,可謂永無先後之異也。」 又引熊埋曰:「凡童蒙初學,固宜聞漸日進,階粗入妙,故先且啟之以小事,後將教之以大道也。」

《論語別裁》:「講到這裡,是記載了子夏教學的事。孔子死後,子夏在河西講學這個階段的事。他的同學子游說,子夏所教的這些年輕學生們,"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這裡"灑掃、應對、進退"六個字,是古人的教育,包括生活的教育、人格的教育,是中國文化三千年來一貫的傳統。如果有外國人問起我們中國文化教育方面,過去的教育宗旨是什麼?我們不是教育專家,專家說的理論是他們的,我們講句老實話,中國過去的教育,主要的是先教人格的教育,也就是生活的教育。美國也講生活的教育,但美國的生活教育是與職業,與賺錢相配合,而我們過去的生活教育是與人格的建立相配合,不管將來做什麼事,人格先要建立。這就是中國文化的教育。現在我們的教育跟著西方走,所謂的生活教育,則是美國式的生活教育,教出來的孩子,先以能夠謀職業,有飯吃,謀生為第一。這其中差別很大很大,這是教育上一個大問題。當然將來會變,依我的看法非變不可,不變就不得了。社會自然會使它變,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不是偶然的,到了某一情勢、某一階段,自然會變。

過去孩子們進了學校,首先接受的教育就是"灑掃、應對、進退"這幾件事。"灑掃"就是掃地,搞清潔衛生等,我們現在小學、中學都有,好像和古代教育一樣,其實是兩樣的。我們從西方文化學來的教育,制度變了,教務、訓導、總務三個獨立。等於一個政治,三權分立,三樣都不連繫,結果三樣都失敗。教務只教知識沒有教學問;訓導是空的;總務呢?下意識中就認為是搞錢的。變成了這樣,可見我們整個教育制度沒有檢討,因此學生對學校大體上都是壞印象。中間細微末節的事還很多,譬如老師下命令搞清潔,就沒有一個搞好清潔。我經常說搞總務之難,一個好的總務,是宰相的人才,漢代的蕭何,就是搞總務的。總務這門學問,在學校裡有家政系,(這個翻譯得不好,實際上就是內務系。)訓練內務人才。但總務始終很難搞好。任何一個機關團體,一上廁所就發現毛病,管總務的也不可能每天去看每一個抽水馬桶,這就可見總務上管理之難。至於灑掃方面,現在的青年連地都不會掃,雖然中學小學要掃地,可是拿到掃把揮舞,反而把灰塵揚得滿天飛,抹了桌上灰塵,轉身反而抹到牆上,連灑掃都沒學會,生活教育真不容易。再其次的"應對",更成問題。現在的學生幾乎不會應對,如問他:"貴姓?"他就答:"我貴姓某。""府上哪裡?"他會說:"我府上某地。"就是如此,應對的禮儀沒有了,這是大問題。最後"進退"更難了,一件東西該拿不該拿?一件事情該不該做?是大學問,小的時候就要開始教。如吩咐去向長輩拜年,到了親友家,該站該坐?站在哪裡?坐在哪裡?進退之間,作人的道理,都要注意教育,現在這些都沒有了。古代的教育,就從灑掃、應對、進退這些地方開始。

中國的古禮,周公之禮,六歲讀小學,小學就從這種生活規範學起;進一步八歲十歲認字;十八歲入大學,那是學大人。所以中國文化,小學這個階段,就是求作人的知識,先培養一個人,然後再講高深的修養,才是大學之道,這是我們中國過去文化教育的路線。

現在我們看到這個時代真可憐,很差勁,"灑掃、應對、進退"統統沒有了,非常嚴重,這不能全怪學校,幾乎每個人都要怪自己,因為現在我們搞得不中不西,不今不古。如果完全西化還好,西方人還是蠻有禮貌的,儘管有的披頭散髮,像嬉皮一樣,他對人還是有一套,很有禮貌,也許他只穿一雙膠拖鞋來,但對美國人不必要求這些,因為他們很節省,以頭髮來說,美國孩子一年中難得有一次上理髮館,普通家庭婦女,都是自己動手的,節省得很,只有英國講究衣飾派頭,所以不要以為外國人平時穿著不好就沒有文化,當他們參加社交宴會時就很講究了。人家有人家一套禮貌,可憐的是我們這一代青年們,什麼都沒有,所以我們這一代必須特別為下一代著想。這是對"灑掃、應對、進退"大概說了一下,如果詳細說中國傳統"灑掃、應對、進退"的沿革,可以出一本專書了。

子游批評子夏,說子夏辦教育,教的學生,"灑掃、應對、進退"這幾件事勉強還可以,不過這是枝末的問題,他還沒教人家根本。外形都教得很好,沒有內容,怎麼辦?他這個話傳到子夏耳裡,子夏就說,我這個老同學的要求太苛刻了,太過分了。應該從哪裡先開始?哪一樣放在最後?乃至哪些應該放棄了?換句話說,辦教育的人,造就後一代,要觀機設教,沒有固定什麼叫先本後末的事。基本上就要完成一個人格,人在外形上做好,"灑掃、應對、進退"懂了以後,慢慢就會達到內心。譬如種植草木,要有個區分,不能混合。同樣,教育學生,對人才的資質要有自然分類。如果施教如下雨一樣普遍澆下來,可是青菜所吸收的雨量和大樹所吸收的雨量各不相同,這中間因受教者的本質不同,是必須有所區別的。不管如何,從事教育的人,固然希望後一代好,但基本的教育最要緊,雖然它是注重形態,可是形態也要教好,怎麼可以隨便說它沒有用呢?至於再進一步,由生活教育一直到精神教育的最高處,不是我們做得到的,要聖人才可以教人馬上悟到"道"的真諦。」

有感:1、孔子兩大弟子對慫,亦君子乎?2、當今之教育問題:急功近利乎?為人處事為本,文理科知識為末,本末倒置乎?

《悟學》的宗旨:通過領悟、參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國學經典,取其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讓國學中深邃的哲理及豐富的人生成功與失敗經驗總結,指引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賬號,看《悟學》系列之第127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