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道观,禹州逍遥观今何在?

河南省的禹州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华夏第一都。禹州境内人文景点众多,在浅井镇的崆峒山南麓,有一座始建于五千年前的道观,自古就是道教禅宗汇聚之地。它曾经与少林寺齐名,名震天下,号称“

天下第一观”。

5000年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道观,禹州逍遥观今何在?

这座道观,就是禹州的逍遥观。道观观依山傍水而建,傍峡谷而座,境地险峻,景色壮观。逍遥观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逍遥观始建于5000年前。传说这里是轩辕黄帝出生、成长的地方,黄帝打败蚩尤,成就天下大业。有一天,他来到了崆峒山,听说广成子也在这里。于是就向广成子学习道教,并在这里修建了道观,取名逍遥观。

5000年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道观,禹州逍遥观今何在?

“逍遥”一词,与道家的主体思想融为一体,其后又成为道教极为推崇和追求的境界。后世,逍遥观遂成为历代帝王的家庙。

为了印证以上说法,我们在古籍中寻章摘句,也看到了一些比较有说服力文字记载。

5000年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道观,禹州逍遥观今何在?

《庄子》中记载:“黄帝为天子十九年,今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往见之。

《庄子注》也有记述:“广成子学道于崆峒山,黄帝问道于广成子。

《禹州志》中记载:“崆峒山,亦曰大仙山。

成化年间《河南总志》也有记载:"崆峒山,在钧州西北五十里,上有逍遥观。 崆峒山在州西南,汉司马迁尝西游至此。

5000年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道观,禹州逍遥观今何在?

在历史上,崆峒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古代道教的重要活动中心,道教禅宗逍遥观规模宏大,有“上观下观七十二院”之说。当时盛传“嵩山一大片,不如逍遥一个观”。历代就有“东有逍遥观,西有少林寺” 的美誉。

5000年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道观,禹州逍遥观今何在?

逍遥观附近,有一座桥,名叫剑桥。从得道庵向西过了石桥,就是广成子庙。庙内塑有广成子像。思想家顾炎武,在《郡国天下利病书》有这样记载:“崆峒山悬崖有瀑布,上有广成子庙,下有广成子墓。

5000年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道观,禹州逍遥观今何在?

相传,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西游到了崆峒山,谒拜道庵。逍遥观前有一块老君石,据说便是李耳的谒宗石。李耳还在此道庵酝酿写成了《

道德经》的初稿。现在已经被众多的学者论证无疑。他也成为中国道教的开山祖师。

5000年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道观,禹州逍遥观今何在?

逍遥观自春秋时期开始兴建土木,晋代有较大发展,在唐朝时已有较大规模,备受皇家关注。根据该观残存的明代碑刻上的记载,它至少在明代后期,就已经是一处规模宏大、声名远播的道教活动中心了。逍遥观,曾经与少林寺齐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问道的地方,禹州逍遥观,被后世誉为“

中华第一道观”。

5000年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道观,禹州逍遥观今何在?

登临崆峒山,山清水秀,别有洞天。逍遥观风光秀丽,道观核心区周围群山环抱,奇峰竞秀,古树参天,古桥流水四季潺潺。逍遥观的七十二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游览其中,如同置身仙境,美轮美奂。

5000年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道观,禹州逍遥观今何在?

值得看的景点有:道士坟、得道庵、黑龙潭、老龙洞、三皇殿、娘娘蛋石、千年牡丹及广成子城、山泉瀑布等。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美妙组合,让世人仰慕且陶醉。

如今的禹州逍遥观,名气已经远不如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逍遥观的现状,也是中国本土宗教兴衰的一个缩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