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人徐亮:信用卡和網貸將中國的中堅力量帶進了全民負債的深淵


媒體人徐亮:信用卡和網貸將中國的中堅力量帶進了全民負債的深淵

自2000年我國加入WTO,中國信用卡在開放趨勢加速和外資金融機構潛在競爭中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並以持續增速發展,到2007年增速暴增80%,隨後,受金融危機及之後的監管和審批加嚴的影響,2008年後增速放緩。2015年,信用卡髮卡增速出現斷崖式下跌,主要是受互聯網金融衝擊,隨後2016央行發佈、2017年執行的“信用卡新規”再次激活信用卡市場,帶來新一波爆發機會。之後保持增長但增速回緩,預測到2020年信用卡髮卡量將近9億張。

截止2018年三季度,我國人均信用卡持卡量僅為0.47張,美國信用卡人均持卡量已從2016年的人均約3張到2018年人均約6張,我國信用卡人均持卡量不足美國的十分之一,信用卡在中國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受我國根深蒂固的儲蓄習慣影響,我國信用卡與借記卡人均持卡量差距大,隨著房貸刺激居民儲蓄習慣改變、提前消費意識增強,信用卡授信使用率逐年上升,但仍不足50%,使用增長空間仍大。一線及以上城市信用卡服務使用佔絕對優勢,但從中國各城市消費信心指數來看,二、三、四線城市消費信心指數均有所提升,其中,農村地區消費信心指數增長突出。隨著互聯網應用、電商、物流等向三四線城市及鄉鎮、農村地區滲透,將帶動其信用卡業務的消費活力,這些區域或將為信用卡業務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而近些年迅速發展的消費金融、P2P、分期金融、小貸金融等多元化的“超前消費模式”更是將中國的年輕人帶進了一個“全民負債”的時代,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的年輕人平均每2到5個人之間就會有2到3個人是負債的群體,甚至更誇張的是,在僅僅一個網貸平臺少則幾萬多則上億的註冊用戶,其中95.6%的用戶均是貸款用戶,而且這些網貸平臺在這些貸款用戶下載安裝的時候都已經獲取了他們手機的隱私權限,甚至還讀取備份了這些貸款用戶的個人隱私,一方面便於這些貸款用戶逾期後進行大面積的進行催收,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這些個人隱私信息進行交易,可謂是他們想出的“一箭雙鵰”的事情。


媒體人徐亮:信用卡和網貸將中國的中堅力量帶進了全民負債的深淵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目前中國的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的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很顯然,20歲到45歲之間就成為了中國的“中堅力量”,也就是說這樣的一個年齡段的人是為中國創造財富的全體,而恰恰就是這樣的一個群體,現在無法對於中國的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主要的是,這樣的一個年齡段正是信用卡和網貸平臺發展的主要客戶,主要的是,根據中國最新的社會調查發現,在20歲到30歲之間的年齡段是年輕人發展“仕途”的主要時間。

可是,現在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每天除了被各種銀行信用卡中心和網貸平臺催債,甚至每天還要應付各種各樣的非法催收手段,更主要的是,他們還要面對由於非法催收惡意騷擾其親屬好友,也要面對自己的同事和工作,因為這些催收是沒有人性的,更是一種披著人皮的“畜生”,一旦不注意,這些年輕人不僅僅丟掉的是工作,而且甚至有很多面臨的還是“妻離子散”的結局。


媒體人徐亮:信用卡和網貸將中國的中堅力量帶進了全民負債的深淵

知名媒體人徐亮近日在某大學課堂上講課的時候對學生講:你們是一個大學生,首先面對的是學習的任務,而外邊的花花世界不斷的“襲擾”我們的校園,意圖將我們這美麗的校園變成他們“賺錢”的工具。

我相信在你們中間很多學生身上都揹負了一些“校園貸”,有的學生也因此付出了“沉痛”的代價,但是,你們想過嗎?攀比只是一時的心態,可是這種一時的“攀比”心態可能將你們帶進的就是“萬丈深淵”,甚至有些女性同學為了這種“攀比”心態,不惜出賣自己換取心中的那種“虛榮心”,但是,這就是你們作為一個學生需要的嗎?

大家何不好好想想,這些出現在大學校園附近的貸款機構真的合法嗎?如果他們合法的話為什麼不敢將自己的真實面目面對給大家,而我相信你們中間有些學生在外邊借了這些所謂的“貸款公司”的錢,但是你們“還”的起嗎?

其實,我告訴大家,很多貸款公司選擇在大學校園發放貸款的三個主要原因:

一、你們是學生,還沒有步入社會進行實踐,心態還在保持著學生的心態,而他們選擇的就是你們這種學生“心態”,因為,外邊社會上的人經過生活的磨練相對的來說是比較難纏的,而你們作為學生沒有真實的社會經驗實踐,一旦貸款後,你們作為學生的“虛榮心”也很懼怕你們貸款的事情讓自己的同學老師知道,更值得注意的是,你們都有著年輕的資本。

二、他們認為學生是非常容易被掌握的,而且很多學生“攀比”的心態一旦起來就會不顧一切,主要的是,作為學生的你們有著“青春”的氣息,一旦還不上他們的貸款的話,他們就會利用你們“青春”的資本來威脅你們,甚至將你們作為一個“賺錢”的工具,當然,這種情況大部分出現在女學生的身上。

三、他們認為你們作為學生的認知是不完整的,很多學生可以說讀書和實踐都是難以區分開的,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們作為學生是最容易被外邊的“花花世界”矇騙,也就是說,他們從一開始就拿捏好了對付你們的心態,甚至在你們借款之初,他們就為一些女學生找好了一些“工作”,來換取不義之財。

也就是你們作為一個大學生為什麼那麼容易被騙,又為什麼那麼容易被他們威脅呢?

其實,就是你們作為大學生卻缺乏法律知識的普及,更不懂得如何藉助法律的力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才是他們能“威脅”到你們重要的根本。

所以,你們現在固然是在讀書,但是不要讀死書,要在讀書之餘學會法律知識來維護自己本身的權益,而現在你們中間雖然有學法律的,但是我發現這些學法律的學生偏執於法律條款上的一些規定,但是,我可以告訴他們,在中國的法律條款上不僅僅有法律的條款,還有道德良知和條款可允許的範圍。

在最後,知名媒體人徐亮還吩咐志願者將他們帶來的法律進校園的宣傳書籍發給同學們,其中包含了非法集資、金融貸款、安全隱私等我們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的法律書籍,希望大家在以後的生活中減少被“傷害”的幾率,更希望大家遇到事、不怕事,只要不違法,就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