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徐亮:信用卡和网贷将中国的中坚力量带进了全民负债的深渊


媒体人徐亮:信用卡和网贷将中国的中坚力量带进了全民负债的深渊

自2000年我国加入WTO,中国信用卡在开放趋势加速和外资金融机构潜在竞争中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并以持续增速发展,到2007年增速暴增80%,随后,受金融危机及之后的监管和审批加严的影响,2008年后增速放缓。2015年,信用卡发卡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主要是受互联网金融冲击,随后2016央行发布、2017年执行的“信用卡新规”再次激活信用卡市场,带来新一波爆发机会。之后保持增长但增速回缓,预测到2020年信用卡发卡量将近9亿张。

截止2018年三季度,我国人均信用卡持卡量仅为0.47张,美国信用卡人均持卡量已从2016年的人均约3张到2018年人均约6张,我国信用卡人均持卡量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信用卡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受我国根深蒂固的储蓄习惯影响,我国信用卡与借记卡人均持卡量差距大,随着房贷刺激居民储蓄习惯改变、提前消费意识增强,信用卡授信使用率逐年上升,但仍不足50%,使用增长空间仍大。一线及以上城市信用卡服务使用占绝对优势,但从中国各城市消费信心指数来看,二、三、四线城市消费信心指数均有所提升,其中,农村地区消费信心指数增长突出。随着互联网应用、电商、物流等向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农村地区渗透,将带动其信用卡业务的消费活力,这些区域或将为信用卡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而近些年迅速发展的消费金融、P2P、分期金融、小贷金融等多元化的“超前消费模式”更是将中国的年轻人带进了一个“全民负债”的时代,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年轻人平均每2到5个人之间就会有2到3个人是负债的群体,甚至更夸张的是,在仅仅一个网贷平台少则几万多则上亿的注册用户,其中95.6%的用户均是贷款用户,而且这些网贷平台在这些贷款用户下载安装的时候都已经获取了他们手机的隐私权限,甚至还读取备份了这些贷款用户的个人隐私,一方面便于这些贷款用户逾期后进行大面积的进行催收,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些个人隐私信息进行交易,可谓是他们想出的“一箭双雕”的事情。


媒体人徐亮:信用卡和网贷将中国的中坚力量带进了全民负债的深渊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目前中国的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很显然,20岁到45岁之间就成为了中国的“中坚力量”,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个年龄段的人是为中国创造财富的全体,而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现在无法对于中国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主要的是,这样的一个年龄段正是信用卡和网贷平台发展的主要客户,主要的是,根据中国最新的社会调查发现,在20岁到30岁之间的年龄段是年轻人发展“仕途”的主要时间。

可是,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每天除了被各种银行信用卡中心和网贷平台催债,甚至每天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非法催收手段,更主要的是,他们还要面对由于非法催收恶意骚扰其亲属好友,也要面对自己的同事和工作,因为这些催收是没有人性的,更是一种披着人皮的“畜生”,一旦不注意,这些年轻人不仅仅丢掉的是工作,而且甚至有很多面临的还是“妻离子散”的结局。


媒体人徐亮:信用卡和网贷将中国的中坚力量带进了全民负债的深渊

知名媒体人徐亮近日在某大学课堂上讲课的时候对学生讲:你们是一个大学生,首先面对的是学习的任务,而外边的花花世界不断的“袭扰”我们的校园,意图将我们这美丽的校园变成他们“赚钱”的工具。

我相信在你们中间很多学生身上都背负了一些“校园贷”,有的学生也因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但是,你们想过吗?攀比只是一时的心态,可是这种一时的“攀比”心态可能将你们带进的就是“万丈深渊”,甚至有些女性同学为了这种“攀比”心态,不惜出卖自己换取心中的那种“虚荣心”,但是,这就是你们作为一个学生需要的吗?

大家何不好好想想,这些出现在大学校园附近的贷款机构真的合法吗?如果他们合法的话为什么不敢将自己的真实面目面对给大家,而我相信你们中间有些学生在外边借了这些所谓的“贷款公司”的钱,但是你们“还”的起吗?

其实,我告诉大家,很多贷款公司选择在大学校园发放贷款的三个主要原因:

一、你们是学生,还没有步入社会进行实践,心态还在保持着学生的心态,而他们选择的就是你们这种学生“心态”,因为,外边社会上的人经过生活的磨练相对的来说是比较难缠的,而你们作为学生没有真实的社会经验实践,一旦贷款后,你们作为学生的“虚荣心”也很惧怕你们贷款的事情让自己的同学老师知道,更值得注意的是,你们都有着年轻的资本。

二、他们认为学生是非常容易被掌握的,而且很多学生“攀比”的心态一旦起来就会不顾一切,主要的是,作为学生的你们有着“青春”的气息,一旦还不上他们的贷款的话,他们就会利用你们“青春”的资本来威胁你们,甚至将你们作为一个“赚钱”的工具,当然,这种情况大部分出现在女学生的身上。

三、他们认为你们作为学生的认知是不完整的,很多学生可以说读书和实践都是难以区分开的,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作为学生是最容易被外边的“花花世界”蒙骗,也就是说,他们从一开始就拿捏好了对付你们的心态,甚至在你们借款之初,他们就为一些女学生找好了一些“工作”,来换取不义之财。

也就是你们作为一个大学生为什么那么容易被骗,又为什么那么容易被他们威胁呢?

其实,就是你们作为大学生却缺乏法律知识的普及,更不懂得如何借助法律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才是他们能“威胁”到你们重要的根本。

所以,你们现在固然是在读书,但是不要读死书,要在读书之余学会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本身的权益,而现在你们中间虽然有学法律的,但是我发现这些学法律的学生偏执于法律条款上的一些规定,但是,我可以告诉他们,在中国的法律条款上不仅仅有法律的条款,还有道德良知和条款可允许的范围。

在最后,知名媒体人徐亮还吩咐志愿者将他们带来的法律进校园的宣传书籍发给同学们,其中包含了非法集资、金融贷款、安全隐私等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法律书籍,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减少被“伤害”的几率,更希望大家遇到事、不怕事,只要不违法,就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