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青年節,到底起源於何時?有什麼意義?國人必知,看後漲知識

過了5.1勞動節,便是5.4青年節。關於青年節,很多人只知道與年輕人有關,是關於青年的節日,但究其節日起源和意義,卻很少有人知曉。今天,繼5.4青年節即將來臨之際,文史君與大家一起聊聊關於“5.4青年節”的一些事。

我國的5.4青年節,源於1919年的反帝愛國主義運動。1939年,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佈這一規定。


5.4青年節,到底起源於何時?有什麼意義?國人必知,看後漲知識


5.4運動的起源

眾所周知,清政府晚期非常腐敗,並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還有八國聯軍入侵,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沉痛的打擊。清末民國初年,正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國內政權比較混亂。

也正是那個時候,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了一場所謂的“和平會議”。當時中國作為大戰協約國之一,也參加了會議。

當時我國代表團在會議上提出了廢除外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撤退外國在中國的軍隊和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義要求,但是卻遭到了參與過的拒絕。


5.4青年節,到底起源於何時?有什麼意義?國人必知,看後漲知識


更可甚的是,他們還要求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弱國無外交,他們准許中國參會,竟是為了這樣的一場羞辱。當時北洋政府肯定不同意的。

但是當時國內的實力實在太弱,又加上軍閥割據的局面,帝國主義根本沒把我國放在眼裡。他們開始給北洋政府施壓,最後迫於壓力,北洋政府準備在《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上簽字。

當這樣的消息傳到中國後,北京學生群情激憤,學生、工商業者、教育界和許多愛國團體紛紛通電,斥責日本的無禮行徑,並且要求北洋政府堅持國家主權。


5.4青年節,到底起源於何時?有什麼意義?國人必知,看後漲知識


但是這一抗議,並未威脅到帝國主義的貪婪。最終,英、美、法、日、意等國還是沒有顧忌中國民眾的呼聲,在1919年4月30日還是簽訂了《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和約》,仍然將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轉送日本。

北洋政府外交的失敗,直接引發了中國民眾的強烈不滿,終於在1919年5月4日,爆發了震驚世界的5.4愛國主義運動。最後,在強大的愛國學生的運動下,中國代表最終沒有出席巴黎和會的簽字儀式,五四運動取得了勝利。


5.4青年節,到底起源於何時?有什麼意義?國人必知,看後漲知識


5.4運動的意義

關於5.4運動的意義,從官方上講,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中國革命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從而在思想上和幹部上為黨的建立準備了良好的條件。

那麼,從民間意義來講,五四運動間接維護了國家的主權,遏制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肆意擴張。正是這一群血性的青年人,驚醒了國人、政、府,喚醒了國人的民族大義。


5.4青年節,到底起源於何時?有什麼意義?國人必知,看後漲知識


5.4青年節如今可以說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一個符號,具有諸多的象徵意義。它象徵著青年人的活力,象徵著青年人的擔當,象徵著對社會問題的激情破解,對各行各業的喚醒與創造。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著顯著的精神和感召力。

正是基於此,5.4青年節,才會成為一個節日,成為每個人需要銘記和上進的時代力量。

讀者們,關於“5.4青年節”,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