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隱藏的天干地支,10個太陽,12個月亮其實是這個意思

2002年7月30日清晨,一場大雨過後,家住吉林市農林街獨立路的宋先生在自家門洞裡發現了一個怪物。嚇得宋先生臉盆都掉了。一時間,這個怪物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山海經》中隱藏的天干地支,10個太陽,12個月亮其實是這個意思

發現的類龜生物

宮玉海教授在看到報道後興奮不已。因為這個奇怪的生物竟然與《山海經》中描述的一個生物驚人的相似。

“豪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洛。其中多旋龜,其狀鳥首鱉尾,其音如判木。”

《山海經》中隱藏的天干地支,10個太陽,12個月亮其實是這個意思

當時的報道

難道宋先生髮現的這一奇怪的生物就是《山海經》中的“旋龜”?可惜,當時並沒有古生物學家對其進行鑑定,這隻長得有點奇怪的龜最終也不知所蹤。


《山海經》中隱藏的天干地支,10個太陽,12個月亮其實是這個意思

旋龜

不過,這個小插曲卻也引發了一波對《山海經》的研究熱潮。以往很多人都只把《山海經》當成是神話故事書來看,但若是熟悉古代的天文地理就不難發現,在《山海經》中似假似真的描述中,隱藏著許多古人的智慧密碼。

《山海經》全書只有31000字,包括《山經》5篇,《海經》13篇。其中《海經》原本不是書,而是圖,先有圖後有文字。《海經》中包含了豐富的古代天文密碼,因此,《海經》也被稱為是失落的天文圖畫。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其中隱藏的“天干地支”。

天上為什麼會有十個太陽,十二個月亮?

在《海外東經》中:“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意思是在湯谷有顆扶桑樹,是太陽洗澡的地方。在黑齒國的北方,也有一顆很大的樹,九個太陽在樹的下枝棲息,一個太陽在樹的上枝值日。


《山海經》中隱藏的天干地支,10個太陽,12個月亮其實是這個意思

這就是著名的“十日神話”的基本雛形。為什麼天上會有十個太陽?而不是八個,九個?其實,這體現了早期的“干支紀日法”,天上當然不會真有過十個太陽,而是反映出古人在此時已經有了“天干”。


《山海經》中隱藏的天干地支,10個太陽,12個月亮其實是這個意思


《大荒南經》中:“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據考證《山海經》中的【帝俊】就是【帝嚳高辛】。這裡是說“羲和”是帝俊的妻子。但羲和更重要的身份是帝俊時期主日月星曆的大臣。《尚書·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敬授民時”及觀測“日月星辰之行次”正是當時的星曆學家的職能。羲和“生月十有二”應該指的是她掌管十二個月。十二月正好與古代的“十二地支”相合。所以,十個太陽和十二個月亮正好體現了早期的“天干地支”。“共工口步十日四時”,反映的也是十日為一旬,三旬為一月的十天干紀日法和十二地支紀月法。


《山海經》中隱藏的天干地支,10個太陽,12個月亮其實是這個意思

巧得是,在夏商時期,很多帝王都以天干作為帝號。尤其是商朝的帝王,如太丁、外丙、太甲、南庚、武丁、祖庚等等,這可不是為了省事。這可能與當時天干地支的極大普及有關,所以,《山海經》的成書年代其實很可能是在商朝,或是西周。不過,由於《山海經》的具體成書年代問題較複雜,這裡先暫不多說。

除此之外,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山海經》中還記錄了觀測到的太陽黑子現象。“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烏”實際上指的就是太陽黑子的形狀,其狀像烏,這是那時特有的記錄方式。

《山海經》中隱藏的天干地支,10個太陽,12個月亮其實是這個意思

《山海經》中出現的“二十八星宿”及北斗柄“招搖星”

除了《海經》,《山經》中也有天文相關的描述。《山經·南山經》:“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 “箕尾之山,其尾於東海,多沙石。”

《山海經》中隱藏的天干地支,10個太陽,12個月亮其實是這個意思

其中“箕尾”即二十八星宿中的“箕宿”、“尾宿”,而“招搖”即某個時節的北斗七星勺柄所指處位置。從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這是古人在用天文知識來描述大地上的地理自然環境。


《山海經》中隱藏的天干地支,10個太陽,12個月亮其實是這個意思

或許有些人覺得這些都只是巧合,不相信古人能有這樣的智慧。《山海經》最早成書於何時沒人能說得清楚,但是,不會早於仰韶文化吧。在河南濮陽西水坡45號墓葬發現了有關暗含古代天文觀念的蚌塑,這組蚌塑就是屬於仰韶文化,它的出現可是比《山海經》早很多。所以,我們沒有理由懷疑在《山海經》的成書時代其作者不懂這些天文曆法知識。實際上,《山海經》中看似荒誕的描述中暗含的歷史真相還遠不止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