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青年節。
101年前,風起雲湧的五四運動,翻開了中華民族新的歷史篇章。在五四精神的引領下,一批又一批熱血青年矢志奮起,愛國心、強國志、報國行煥發出推動國家和民族發展進步的蓬勃力量。
南京是六朝古都,也是一座活力迸發的青春之城。百年來,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南京青年從來沒有缺席。從創新創業熱潮到疫情防控戰場,新時代南京青年奮戰一線,青春在奮鬥中閃現耀眼光芒。
日前,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在對青年工作的批示中指出,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近年來,全市廣大青年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勇立潮頭、克難奮進,在“強富美高”新南京建設中迸發出澎湃活力,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唱響了青春之歌。奮鬥始終是青年踐行理想追逐夢想的鮮明底色。希望全市廣大青年牢記總書記諄諄教誨,勇於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積極投身“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生動實踐,進一步彰顯青春擔當、作出青春貢獻。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共青團組織要主動走近傾聽青年,真情關心關愛青年,悉心教育引導青年,為青年成長成才、創新創造營造最優環境條件,讓廣大青年煥發出更加絢麗的時代風采。
以五四精神為引領,青春南京,城市向上。
1
歷史見證,青年敢擔當勇作為
作為全國最早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前身)的城市之一,南京在全國青年運動的發展歷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919年,以“五九”國恥紀念大會、“三罷”抵制日貨鬥爭、“六七”愛國演講為標誌的青年學生運動將五四運動在南京推向深入。
3年後,1922年5月5日,南京24名團員在東南大學的梅庵召開全體團員大會,通過了《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簡章》,宣佈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
1923年8月20日至2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梅庵召開,鄧中夏等30餘人代表中國6000多名團員出席了大會。
大會通過了青年工人運動、學生運動等一系列決議案,並明確了團在政治上必須完全服從黨的主張。
大會選舉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屆中央執委會,劉仁靜、林育南、惲代英、鄧中夏4人組成了中央局。團市委一名老團幹告訴紫君,“二大”對於統一全團思想,動員和組織廣大團員青年參加統一戰線,推動國民革命運動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哪裡有急難險重,哪裡就有南京青年突擊隊。
1957年,“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為紀念這一事件,當時的白下團區委經過討論決定,修築一條共青團路作為更名紀念。一名退休團幹部回憶說,在白下團區委的倡議和牽頭下,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團員青年前來開山鋤草平整地面,平時荒涼少有人煙的雨花臺西山崗,成了熱火朝天的工地。
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努力,全長6華里的共青團路,終於勝利完成。由於這條道路是團員青年修築的,所以起名為“共青團路”。如今這條共青團路,南面直通花神大道和30公里長的將軍大道,連接江寧區、祿口機場和溧水縣,成為南京的南大門。
南京長江大橋。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琦 攝
1960年,南京長江大橋開建,很多團員青年也走上了建設一線。
長江大橋橋頭堡上有三面紅旗,這是長江大橋最醒目的標誌。鮮有人知,這三面紅旗與共青團員也有淵源。“插紅旗既是橋頭堡建設的收官之戰,也是鐵路橋通車前的關鍵一仗。”團市委相關工作人員告訴紫君,當時由團員青年組成的青年突擊隊奮戰在一線。為了按時完成任務,突擊隊分為兩個班,每班12小時作業,電焊工全部吃住在橋面。
在北京西路有一塊太湖石,上面印有“青年綠島工程”幾個紅色大字。1984年,黨中央向全國發出號召“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時任南京團市委青工部部長的曲音回憶說,當年春天開始,一直到國慶前,南京6個城區4萬青年組織了100支青年突擊隊,披星戴月,利用一切休息時間,7個月裡,建成320個綠島。這項工程完成後,胡耀邦同志親筆題詞的“青年綠島工程”被印上了北京西路的太湖石,永遠留作紀念。曲音說:“黨有號召、團有行動。這是共青團的一個態度。希望現在的青少年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2
擁抱新時代,放飛青春夢想
在南京,五四火炬生生不息,五四精神代代相傳。
近年來,全市青年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圍繞“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發展願景,在各條戰線上勇挑重擔、揮灑汗水、建功立業,為新南京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青春之歌。
艾津“新農人”創業團隊。艾津“新農人”供圖
日前,紫君採訪了這樣一個年輕的創業團隊——艾津“新農人”,他們主要從事農業社會化服務和優質農產品種植生產。前幾天團隊獲評江蘇青年五四獎章。
這個年輕的團隊有44人,平均年齡33歲。團隊中的18名碩士研究生被稱為“田野上的十八羅漢”。團隊負責人王光來自皖西北貧困鄉村。他告訴紫君,父母千辛萬苦把他培養成村裡唯一的研究生,期望他能跳出“農”門。但最終,他未能如父母所願,還是又跳進了“農”門。
“我做好了吃苦的心理準備,但是做農業的辛苦還是超出了我的預期。一個人負責幾千畝的農田,凌晨5點就要起床下田。”王光說,8年來他們深深紮根於農村大地,實施的稻麥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面積達60餘萬畝,實現農藥減量35%以上,產量增加10%以上,幫助種植戶和家庭農場創收1.2億元……
王光說:“我們用知識讓農業更有希望,農民更加富裕,農村更加美好,同時也成就了我們的青春夢想。”
更多的青年是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伴著激情和迷茫,追逐著青春的夢想。
快遞小哥潘虎正在搬貨。本人供圖
日前,來自蘇寧的90後快遞小哥潘虎剛剛獲中國五四青年獎章。潘虎入職蘇寧5年來,累計完成超15萬單快遞配送,始終保持零投訴、零差評、配送完成率100%的優秀業績。
日常工作中,潘虎還是一個“暖男”,幫助客戶找丟失的鑰匙、錢包,代購急需物品等,在路上遇到其他同行快遞車熄火,二話不說拿出隨身工具幫忙“點火”,這些在潘虎眼裡都是“隨手的小事兒”。他還一直堅持幫扶社區孤寡老人,資助著貴州的3名貧困兒童上學。
“腳踏實地的努力終究會被看見,我也相信能吃苦的人一定會有好運。我的女兒肯定也會因為有我這樣的爸爸而感到驕傲。”潘虎說。
3
抗疫路上,一直在奔忙
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年輕的面孔無處不在。
在醫療戰線上,許許多多的青年醫護人員逆行而上。鼓樓醫院的青年醫生倪傑是其中的一員。
2月13日凌晨,倪傑成為南京鼓樓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的一員,當天出發。
進病房後,第一個困難是各種有創操作。倪傑說,過去一些常規的操作治療,在厚厚的隔離服、三層手套、護目鏡等全副防護的基礎上,變得十分艱難,既要保證操作的準確、無菌,還要防止噴濺的風險。但病人需要,他們就必須拼盡全力去做。
倪傑的第一次有創操作是一次夜班。當時需要給病人做血氣分析排除酮症酸中毒,必須抽取患者的動脈血。
“第一次做很緊張,全身是汗水。”倪傑說,好在往日的經驗積累,非常順利地完成穿刺。後來的日子,她完成了很多起高難度的插胃管、深靜脈穿刺等有創操作。
倪傑說:“我們回到南京時,看到醫院親人們迎接我們的笑臉,忍不住落淚了。回想50多天的抗疫生活,雖然辛苦,但是值得,因為我是一名醫生。”
抗疫一線,還有許許多多年輕的志願者、社工、警察、城管……他們為了南京城的安全默默堅守。
南京南站是南京城的重要門戶,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旅客從這裡進入南京、認識南京。
防疫青年志願者投入到南京南站疫情防控工作。資料圖片
在南站到達層,有一群可愛的志願者們,從春節到今天,他們一直都在。
帶領他們的是一位1998年出生的小夥兒,今年才22歲的吳億達。大年初二,團市委發出志願者招募令,吳億達收到消息後,僅2個小時就招募到200名志願者,這是他以前沒有遇到的事情。
志願者吳億達。團市委供圖
每天回家,吳億達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趕緊清理自己的衣服,洗過澡後,他才敢和家人說話。
在吳億達看來,他虧欠家人太多,但他並不後悔站在了抗疫一線,因為身處南京南站,志願者守護的是整個南京。
閱讀更多 鼓樓微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