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大老闆的三招:借勢,藉資,借力,先要學會“紙上談兵”!


何為“借勢”?

晚清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就是是借勢的高手,第一個借勢對象是王有齡,後來王死後,胡雪巖急於找到另一個借勢靠山。左宗棠出任浙江巡撫,由於戰爭的原因,左宗棠已經欠士兵的餉銀5個多月,沒有軍餉,已經有餓死士兵的事情出現。

無大老闆的三招:借勢,藉資,借力,先要學會“紙上談兵”!


在這困擾左宗棠最大的難題,可是胡雪巖通過人脈和出色的運作,在三天內籌集了10萬石糧食,這在戰爭期間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讓左宗棠對胡雪巖產生極大的信任。

胡雪巖得到左宗棠的信任後,經辦糧食轉運,接濟均需物資,等肥差,自然通過這個亦官亦商的身份,讓胡雪巖如魚得水,在各地設立分點,經過這次借勢,讓胡雪巖獲利頗豐,家產超千萬。

大老闆要考慮的事,就是需要集中一點發力,借勢盤活整盤棋。

無大老闆的三招:借勢,藉資,借力,先要學會“紙上談兵”!


華為的任正非剛開始為了打開市場,也是通過一個地方的電信公司服務好後,通過這個勢在打開全國電信市場的。如果沒有這個借勢重點突破,華為也不可能有今日富人地位,任正非派全部技術人員去,已經充分 任正非對借勢的理解。

何為“藉資”?

這裡的資是資金,這個比較好理解,所有大老闆都在想方設法去融銀行、資本市場的資金,比如房地產公司,是利用銀行資金大用戶,通過銀行資金迅速做強做大自己,借雞生蛋。

無大老闆的三招:借勢,藉資,借力,先要學會“紙上談兵”!


可是很多窮人思維方式的人,就怕付利息,焦點都集中在利息上,而大老闆的看到的是通過銀行資金的運作,做一般人不敢做的生意,賺取豐厚利潤。

何為“借力”?

這裡力就是人才,大老闆懂得收羅人才,為我所用。

無大老闆的三招:借勢,藉資,借力,先要學會“紙上談兵”!


假如阿里巴巴的馬雲沒有蔡崇信的加盟,也不可能走向正規化和國際化。

大老闆懂得發現人才和培養人才。聯想集團的楊元慶和郭為是柳傳志從應屆大學生一手提拔和重用起來的,成就了今天聯想集團PC霸主地位。

無大老闆的三招:借勢,藉資,借力,先要學會“紙上談兵”!


大老闆懂得通過願景和分利去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才,一起去做一件大事,借力的背後其實就是組織一個取長補短的團隊,只有完美的團隊,沒有完美的個人。

在知識經濟時代,紙上談兵有兩層含義,一是從紙上學習知識,一個是在紙上創造知識,兩者相結合,形成知識體系,構建好知識構架,以此作為指導實踐的重要依託,使工作更加職業化和效率化。

對於管理者而言,就需要有紙上談兵的勇氣和智慧,加強學習,廣泛涉獵,成為知識財富的擁有者和傳播者。

無大老闆的三招:借勢,藉資,借力,先要學會“紙上談兵”!


在中國做管理者,尤其是做學院派知識型的管理者,有時候你不得面對這樣一種尷尬,當你有一個很好的管理理念或管理實踐想與別人分享的時候,你的談話對象就會很客氣地回敬你一句,“是的,你說的不錯,那確實是個不錯的觀念和做法,但那是在外企,是跨國公司的事,在中國行不通,中國沒有這種環境。”

這會使你頓失激情,全無繼續講話的慾望。

無大老闆的三招:借勢,藉資,借力,先要學會“紙上談兵”!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我經常碰到,好多次在激情飛揚地與別人分享的時候被當頭潑了冷水,吃了閉門羹,有時候還會被不客氣的人戲為紙上談兵。

某大型通信企業的老總在談到企業管理的時候指出,現在企業的管理者缺乏的不是實踐經驗,而是缺乏指導實踐的知識體系,有的管理者甚至連管理的ABC都搞不清楚,所以現在企業必須強調管理者的學習。用先進的管理理論把他們武裝起來,這才是企業管理的當務之急。

無大老闆的三招:借勢,藉資,借力,先要學會“紙上談兵”!


這種現狀一定程度上影射出了我國企業管理者的一種狀態,就是安於現狀,慣性管理,難以接受新觀念,缺乏學習,缺乏系統的理論培訓,離科學管理距離較遠。

我把這種人稱為缺乏紙上談兵勇氣和智慧的管理者。

是的,趙括因為紙上談兵成為千古笑柄,也因此,人們不願再與紙上談兵這個詞為伍,惟恐避之而不及。

無大老闆的三招:借勢,藉資,借力,先要學會“紙上談兵”!


但是,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管理者,我們恰恰需要一種紙上談兵的勇氣和智慧,需要加強學習,廣泛涉獵,成為知識財富的擁有者和傳播者。

這裡,我認為紙上談兵有兩層含義,一是從紙上學習知識,一個是在紙上創造知識,兩者相結合,形成你的知識體系,構建你的知識構架,以此作為指導你實踐的重要依託,使你的工作更加職業化和效率化。

惟有如此,你才可以更好地承擔管理者的職責,你才有資格對你的員工講話,更好給他們以指導和幫助,使他們儘快地獲得成長和進步,否則,你的管理措施將沒有任何說服力和影響力。

無大老闆的三招:借勢,藉資,借力,先要學會“紙上談兵”!


在信息爆炸,經驗貶值的知識經濟時代,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你必須時刻站在知識的前沿,與時代保持親密接觸,擁有並生產知識,然後才可以做好表率,才可以更好地做好管理工作,使人力資源開發成為可能。否則,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至多也就是個留守的老兵,不堪忍受的知識型員工肯定會棄你而去。到時候,你就不得不面臨無人可管,無人聽管的尷尬局面。

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就告誡我們,“你們不但要讀這本書,而且要發表,要不斷地與別人分享你的理解,惟有如此,你才能不斷有所提高”。

實際上,柯維也在告誡我們要學會紙上談兵,在不斷吸收知識的同時,也要不斷地與人分享知識,不斷把所學到的知識賣出去,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並創新知識,使所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無大老闆的三招:借勢,藉資,借力,先要學會“紙上談兵”!


同時,在你紙上談兵不斷與分享的時候,你也培養了對手,你就不會再因為無敵而寂寞,逐漸地,將會有更多人與你探討問題,這種超越感和緊迫感也會逼著你繼續努力,以保持繼續領先的優勢,使職業生涯更加豐富和成功。

另外,在探討與交流過程中,靈感的火花也會在交流的對碰中不斷產生,你的知識財富將越積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