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晏殊:太平宰相?婉約詞風創始人?肱股之臣?留於後世評說

五歲能文,十四歲中進士的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

清平樂晏殊:太平宰相?婉約詞風創始人?肱股之臣?留於後世評說

文學上,他開創了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可惜大部分已失傳,他的詞語言清麗,聲調和諧,如其閒雅之情調、曠達之懷抱,寫富貴而不鄙俗、寫豔情而不纖佻。留下來很多驚世之作:“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膾炙人口,流傳千年不衰,這本來是感懷暮春的情緒,卻同時夾雜了生命中萬事萬物輪迴,生生不息的喜悅之情。這種能將圓融曠達的理性融入到自然景緻的敘寫之中,也是晏殊多年宦海沉浮的寫照。

清平樂晏殊:太平宰相?婉約詞風創始人?肱股之臣?留於後世評說

政治上,趙禎繼位之初朝局動盪,晏殊建議太后垂簾聽政,穩定了大局。西夏元昊造反,作為宰相兼樞密使的晏殊建議趙禎罷監軍,不以陣圖授諸將,使將領們對敵時能審時度勢、隨機應變,還建議整頓財賦制度。這些建議都被仁宗採納,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後來的“慶曆新政”實際上也是晏殊總領其事的,雖然失敗了,但也算是當時為富國強兵而努力過的一個里程碑。

清平樂晏殊:太平宰相?婉約詞風創始人?肱股之臣?留於後世評說

為人師,清平樂中晏殊是趙禎的啟蒙者、引導者也是解惑者。與趙禎私下的關係亦師亦友:趙禎得知生母是當年劉娥身邊的婢女李蘭慧,匆忙趕到皇陵打算相認,是晏殊及時阻止,天子之孝重在將德行教化施於黎民百姓,讓天下百姓遵從效法;晏殊從應天回京,看到幾年未見的趙禎成長為一位睿智的皇帝卻仍對帝王之道有所疑惑時,晏殊娓娓道來,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晏殊在趙禎心目中的地位無可替代,所以當得知晏殊去世時輟朝兩日,贈給晏殊司空兼侍中的官爵,賜諡號為“元獻”,在碑文的首款篆寫了“舊學之碑”四個字。

清平樂晏殊:太平宰相?婉約詞風創始人?肱股之臣?留於後世評說

為人德,晏殊為人剛簡威猛,待人真誠,雖然位極人臣但生活簡樸。在識人方面,不拘一格,慧眼識英,當時的名士,如范仲淹、孔道輔、歐陽修等,都是他的門生。富弼出身貧寒,晏殊看中他的才華,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晏殊執政時,范仲淹、韓琦、富弼都受到重用,臺閣賢能輩出,做了許多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大事。即使被貶至地方官員時,晏殊也大辦學校,為國家培養人才。

清平樂晏殊:太平宰相?婉約詞風創始人?肱股之臣?留於後世評說

清平樂晏殊:太平宰相?婉約詞風創始人?肱股之臣?留於後世評說

被稱為“太平宰相”的晏殊也被人詬病成一個世故圓滑之人,然而縱觀他一生,卻是個外圓內方,雖深諳處世之道,對國家一片赤誠的人。他不是像范仲淹那樣決不曲意逢迎的直臣,也不是像歐陽修那樣桀驁不馴的才子,或者像陶淵明那樣直接歸隱田園自在生活,他心中一直裝著國計民生,所以他必須權衡利弊,審時度勢,用最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是積極入世承擔人臣責任的大智慧,而並非是世故圓滑。就像清平樂中韓琦相送時晏殊的自白“總算得是問心無愧”,也像歐陽修評價的那樣“富貴優遊五十年,始終明哲保身全”。

清平樂晏殊:太平宰相?婉約詞風創始人?肱股之臣?留於後世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