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是愛國,不是激進主義


五四運動是愛國,不是激進主義

愛國,就是這個這個國家,這個由全體人民,各個民族所組成的國家。而不是國粹主義,和狹隘的民族主義。

進步,就是要發展我們的國家,從思想到科技,與時俱進。而不是鍵盤俠的嘴炮,是如鍾南山、李蘭娟一般的用行動推動國家的進步和民族的富強。

民主,就是打破封建的帝王家天下,讓老百姓都能夠參與決定自己命運的事情。可以參看毛主席關於對民主的論點(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7、28頁)。

科學,就是反對迷行,反對不經論證的偽科學,不經驗證的權威主義。科學就有自我糾正的勇氣和必要才能不斷的靠近真理,科學在某個階段的結果不一定是真理,科學是一個過程,一個不斷探索和靠近真理的過程。

五四運動是愛國,不是激進主義

歸結起來是,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宣傳民主科學的進步精神,追尋時代潮流、把握時代命運的偉大精神。站在中國革命的高度也可以概括為三點:愛國主義精神、民主科學精神、改革創新精神。毛澤東論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現在出現了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精緻利己主義者,包括了XX教授,XX學者,XX留學生等,這絕不是五四的精神。

正如范仲淹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正是我們當前教育體系所迫切加入的,我們的教育不是單單教導人知識和技能,更是教會年輕一代人的家國情懷,憂患意識,獨立思考,社會責任,民主科學的思想。

五四運動是愛國,不是激進主義

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資料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http://www.jyb.cn/rmtzgjyb/201902/t20190214_213605.html)

願我們的教育繼承五四的精神,讓年輕一代能夠更好的獨立思考,用科學的方法驗證自己的想法,與時俱進而不是故步自封。

教育不是利益化的產業,而是國之希望所寄。

少年強則國強,教育強則少年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