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徽柔是懷吉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01 第1集等到了第44集,徽柔終極版終於要上線了!

清平樂:徽柔是懷吉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清平樂》這部劇改編自小說《孤城閉》,原著中的主故事線是徽柔與懷吉的感情糾葛。電視劇改編後,徽柔與懷吉因主線太窄成了配角,主線成了帝后。

我之所以關注到這部劇,還是因為徽柔的扮演者仁敏小妹妹。


很抱歉,《清平樂》中帝后的感情線我實在是欣賞不來,你說它和甄嬛與雍正的感情一樣吧,說到底仁宗對皇后的感情還沒有雍正對甄嬛的純粹。如懿和渣渣龍中年崩離,可到底人家也是年少情痴過,中年沒了少年郎,可少年郎也一直活在如懿心裡。


那麼仁宗和曹皇后呢,這兩位就是典型的始於表象,終於人品的典型,仁宗放著開國元勳張美的後人張貴妃不敢娶,前前後後礙於朝堂娶了兩位皇后,而電視劇改編卻要拿曹皇后與仁宗譜寫一場纏綿愛戀,又要仁宗尊著歷史去愛張貴妃。


於是這位仁宗,便成了寵妾滅妻的典範,這條主線,我只能說編劇要的太多,導致越來越不能明朗的劇情。

比如說甄嬛和雍正,編劇求的是甄嬛回宮後的發狠,那就必須放棄與雍正晚年的愛戀,一心只撲在事業上。


比如如懿與渣渣龍,編劇求的是帝后離心,劇情看著憋屈,可到底還是一心只求斷髮離心。

所以,有時候還是得求少點,好下jio jio啊。


OK,我們回到任敏身上。去年涼子有關注過原生家庭和校園暴力這些話題,寫過校園暴力最多的,其中引用最多的就是《悲傷逆流成河》中仁敏飾演的易遙。


那時候她的演技還很遜色,遠沒有徽柔時的狀態好,但我還是在仁敏眼中看到了小星星。易遙的壓力源於原生家庭的悲哀,她所承受過的校園暴力,或許或多或少的在我們身上也上演過。


從悲傷到清平樂,都是大IP改編,仁敏的資源真的很穩很不錯。雖然徽柔是小說中的女主,改編後成了女二,但徽柔與懷吉的這段虐戀,絲毫不影響她感情線弱化的因素,大家還是紛紛表示,很期待終極版的徽柔上線。


看完這個角色,我就愛上了這個小妹子,知乎也回答過關於她的問題:

今天的解析,就是任敏扮演的徽柔,原型是大宋福康公主的淒涼又讓人無助的一生。

清平樂:徽柔是懷吉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02 懷吉和徽柔為何能互相依賴?


徽柔是宋仁宗最愛的公主。

仁宗過了而立之年,得了徽柔這樣一位長公主,可以說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長大,且她的母親是苗娘子。這位娘子便是如眉姐姐一樣的溫婉之人,細數仁宗身旁的鶯鶯燕燕,張貴妃就是一朵奇葩,曹皇后主要是為展示大宋朝的仁厚與大格局化身,而苗娘子,就是依託在曹皇后身後開出的一朵白牡丹。


這朵牡丹,是仁宗在他的後宮能視為親人的女子。青梅竹馬,害怕她離去,收進後宮,苗娘子聰慧,也懂得後宮生存之道,所以她謹言慎行,很懂規矩。


就是這樣一位母親,生了仁宗最愛的徽柔。

電視劇中對徽柔與懷吉的感情線路,很早之前就鋪墊好了。


徽柔出生時,懷吉家道中落,只能進宮淨身為宦官。之前知道小說要改編後,還擔心電視劇為了過審會把宦官改成侍衛啥的,結果很良心,懷吉還是宦官。其實要是真的改了也說不通,以懷吉的身份與徽柔自小交好的前提,肯定是因為他是宦官。


對沒錯,你在鏡頭前看到的這位溫柔善良的小哥哥懷吉,是宦官,通俗點,就是太監。

懷吉家道中落淨身入宮後,因年少不懂事,犯了錯事,本來是要懲罰,剛巧大宋長公主徽柔出生,仁宗高興,赦免了刑罰。徽柔出生,懷吉因公主的出生免了刑罰,在懷吉心裡,這位長公主便落到了自己心上。


徽柔的出生救了懷吉一命,而這條命,在宮裡又是可活可死的卑微命,所以這段感情,註定了只能卑微到塵埃裡。


懷吉雖然淨身成了宦官,可他還是難掩一身書生之氣,進宮的懷吉在翰林院當差,耳濡目染,他在翰林院讀書識字,就連茂則都感嘆他是“狀元之氣”。這裡的細節很巧妙,懷吉的身份與徽柔長公主的身份原本很懸殊,宦官是伺候人,而公主卻是被寵愛的。


她一出生便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這樣一個女子,為何會和一個宦官產生糾葛一生的悽慘呢?

清平樂:徽柔是懷吉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那就是懷吉的才氣,他雖家道中落入宮,可他不是文盲,相反還是一位左手慢動作,右手畫圈圈的才氣小哥。用現代的話來解釋,這樣一位小哥哥和公主那真是三觀合、相貌合、你說蝴蝶,我便能對出蝴蝶效應的心靈之人。


03 感情萌芽與日日相伴。


之後懷吉被調入內侍省,才正式開始與徽柔接觸,他成了徽柔的內侍。懷吉做內侍,也是這段感情註定會走向悲劇的點,他是宦官,才能當內侍一直陪著公主長大,如果他不是內侍,他也不可能會在她身邊陪著。


所以,註定了相愛,也註定了這層身份的阻礙,一輩子不能在一起。

徽柔對懷吉的感情,一開始並不是刻骨銘心的愛,而是陪伴。


她雖是仁宗最愛的長公主,深宮漫漫,還是缺少陪伴。苗娘子給她的,是同齡人給不到的,仁宗一生也是悽苦,所生的孩子先後一個個離世,只有徽柔是順順利利長到了嫁人年。孩子小,大人的呵護是必有,可同齡人的陪伴是公主長成的必要產物。


懷吉大徽柔十幾歲,在一眾大人圈裡,自然是這個宦官,更讓徽柔覺得親切些。公主在慢慢長大,懷吉陪她長大,日子久了,依賴和陪伴之情在公主心中生了根。這個根,起初只是一份很純的友誼之情。

清平樂:徽柔是懷吉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懷吉是有才情的,這點剛巧也彌補了徽柔從小沒有兄弟姐妹陪伴的苦楚。她是高貴出身,若身旁是一個大字不識的莽撞宦官,徽柔或許,便不會把這份溫柔次次流露。


所以這段感情的萌芽,其實是長長久久的陪伴之情。

仁宗對這個公主視如掌上明珠,因沒有別的孩子,便事事會為她考慮。時間久了,替公主拿主意,安排公主的一切,便成了仁宗的習慣。


相親宴上,徽柔與曹評一見鍾情,心心念念企盼著仁宗會把她許配給曹評。仁宗呢,思量著曹皇后已是皇后之位,若把公主許配給曹評,那曹家勢力蓋過前朝後宮,必然是不行的。


於是,我們這位仁宗便再次替徽柔做了決定,那就是把徽柔許配給她連面都沒見過一面的李瑋。


而正是這個決定,仁宗把他最寵愛的徽柔公主,推向了萬劫不復之地。也正是這個決定,加速了徽柔對懷吉的感情,那份隱藏在友情面具下的純真臉被掀開後,徽柔與懷吉的感情,便也走向了對仁宗來說是萬劫不復,對徽柔和懷吉來說,又是一生溫暖彼此的境地。

清平樂:徽柔是懷吉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04 一個公主,一個宦官,如何在一起


徽柔嫁給李瑋後,不幸的婚姻開始了。婆家忌憚皇家,因徽柔是尊貴的長公主,李瑋對她不敢忤逆。

徽柔的性格,始終融合不到李瑋一家中去。她像風,又像是善和之氣,從小到大錦衣玉食,相比金銀首飾,徽柔更看重才情和兩情相好的結局。所以李家的暴發戶氣息,徽柔從嫁過去,便心生厭惡。


李家是仁宗生母的孃家,出身不高,祖墳中冒的青煙可能就是這位未來被評為仁厚之帝的仁宗了。所以仗著仁宗這一條路,李家靠著這些扶持慢慢上位,成了貴族階級。

而這個點的細節,讓李瑋與懷吉形成了明顯差別。


懷吉家道中落,宦官出身,和貴族階級完全沾不上邊,但他有才情。

李瑋是貴族階級,雖出身不高,可後來鑲了一些金邊成了貴族,但他全家暴發戶十級。


這樣一對比,徽柔在感情上,算是那種寧為一人相守,絕不委心敷衍之人。在深宮漫漫之中,這份堅守,實屬難得。

婚後生活的孤獨,讓她越來越依賴懷吉。以往在宮中,這份感情兩人都錯意為友情,是因為宮中再寂寞,至少還有仁宗、苗娘子和曹皇后,有自己喜歡的寢殿,有自己任性想做便做的事。

可公主府,終究不是她所愛之地。


偌大的公主府,在徽柔心裡,就是一個自己怎麼逃都逃不出的牢籠。


在這個牢籠中,懷吉的光芒被無限放大,他的溫柔與善良,讓徽柔有了依靠。這份依靠讓她在公主府渡過一個又一個漫長的日子。

清平樂:徽柔是懷吉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她與懷吉的感情,也是從這個階段開始萌芽,然後迅速壯大的。徽柔對懷吉的感情,是陪伴慢慢轉為依賴,與曹評新生的萌芽戀情一閃而過後,再到終不是自己心意的李瑋,長久婚姻中,慢慢從嫌棄新生惡意,她回頭再看懷吉,慢慢發現從小到大,身旁陪伴之人,只有懷吉一人。


她和李瑋為何不能看對眼,很簡單,三觀不合。這四個字說過千千萬萬遍,有人就否認,不合又能怎樣。


不合是真的沒辦法產生感情的,李瑋沒懷吉好看,沒懷吉聰明有氣質,與公主沒有共同語言,這些原因直接暴擊李瑋。再者,懷吉與徽柔是青梅竹馬,與李瑋是天降聖旨不得不違抗的結局,哪個感情深厚不言而喻。


再加之徽柔不過二十歲,她心思單純,不會考慮旁支,二十歲的叛逆期,仁宗強迫她喜歡的人,她一千一萬個都不會去喜歡。相反,懷吉這種不為人所容納的人,在徽柔叛逆荷爾蒙的分泌下,她毅然決然的去愛了。


這就是徽柔。

而懷吉給徽柔的,就是永遠的追隨和陪伴,徽柔在懷吉心裡是尊貴的,他從來都不敢去奢望這場愛情有什麼結果。相反,他根本就不敢去愛,在他眼裡,他這種身份的人去喜歡徽柔,是對她的一種褻瀆。


“哥哥,我害怕。”

“公主是怎樣的妹妹,懷吉就喜歡怎樣的妹妹。”

“懷吉,在徽柔心裡。”

“徽柔也在懷吉心裡。”

“我知道,在這世上,有一個人,永遠不會放棄我。”

他還是把愛意化作守護,一直陪伴著她的孤獨。


這就是懷吉。


清平樂:徽柔是懷吉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05 夜叩宮門,一生的牢籠。


接下來,就是小說中的大概劇情了。

這份漫長的陪伴,讓徽柔覺得公主府也有了溫度。她對他,產生了做為一個公主不該在宦官身上產生的微妙感情。


我在想,徽柔的心中,或許企盼過與懷吉在一起過小日子的美好時光。這份時光中,懷吉不是宦官,而她也不是公主。

清平樂:徽柔是懷吉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就是這個情不自禁的一吻,被李瑋母親撞見後,徽柔從懷吉的夢裡醒了。


身為公主,與自己的內侍宦官深情在一起,李瑋母親撞見的這一幕,徹底瓦解了這段不為人知的感情。她壓抑與難熬的心,在這一幕被撞見後也瓦解了,她喊來侍從,鞭打李瑋的母親。

清平樂:徽柔是懷吉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她衝出公主府,朝著皇宮的方向跑,一步步的往前跑,心中惦念的是懷吉的安全,也惦念著自己的自由,那時候的徽柔,眼睛裡多少還是有些盼望的。她以為仁宗會救她出去,可她不知道,作為一個已婚婦女,深夜叩宮門,是宮中的大忌。


仁宗深夜趕來,面對這樣的徽柔,面臨到一個現代我們很多人都懊惱的問題,過馬路遇到老人,扶還是不扶。

姐妹們,這個問題,早在仁宗這裡就已經發生了,面對眼前的徽柔,仁宗扶了,是宮中大忌,前朝惹事的局面。仁宗不扶,那就是惡毒爹爹悽慘女兒的話題。


所以他扶不扶,都是錯。

仁宗最後還是扶了,然後朝堂一片譁然。其實我很搞不懂宋朝這個政策,為毛後宮的事,前朝的大臣比宦官婢女門都清楚,仁宗寵幸哪個,前朝都得跟著攙和一番,這算個什麼事呢。


朝堂譁然,徽柔此舉,讓仁宗為難,也讓懷吉身陷危險之中。


根據涼子看到花絮,有一幕徽柔給懷吉一條白綾,懷吉痛哭的鏡頭。這是徽柔與李瑋圓房的一幕,朝堂不饒恕徽柔,指責仁宗太過寵愛公主。她為著不讓仁宗為難,便去與李瑋圓房了。還有一個說法,是懷吉給徽柔看了他殘缺的身體後,徽柔便去與李瑋圓房,之後,她拿出一條白綾,上面有血點,她告訴懷吉,“如今我也是殘缺的了。”


懷吉捧著那條白綾,崩潰大哭。

清平樂:徽柔是懷吉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最後,仁宗把服侍徽柔的內侍全都遣散了,也包括懷吉。然後這位公主,在公主府,只活到了32歲,便在瘋言瘋語中安靜死去了。


06


用現代眼光去看徽柔公主的一生,有的人會覺得,為個愛情,你死我活,忤逆背叛真的值得嗎?

在我們眼中,這確實是忤逆背叛的愛情,左不過都會被婚姻真實衝破。


可在那個朝代,徽柔所求,除了懷吉,更多的自由與公平。


徽柔天性就是熱烈活潑的性格,仁宗給了她至高無上的地位,教她讀書識字,品茶焚香,讓她知道所有美好的東西,給了她無窮的幻想。幻想婚後的生活,幻想著自己得了這麼多寵愛,將來的夫君,定是自己喜歡的,也是喜歡自己的人。


可仁宗,打破了她的幻想,給了她一個粗鄙的丈夫李瑋。


她的詩情在李瑋這裡得不到回應,譬如說,徽柔看著半空飛舞的蝴蝶,詩性大發吟詩一首,而李瑋,從來都不能對出下一句。對頗有才情的徽柔來說,20歲的年紀,便要這般無趣的過一生,她是悲催的。

註定她悲催的,不是旁人,便是仁宗。


如果仁宗只告訴她三從四德,就像司馬光一樣束縛徽柔,那徽柔絕不會愛上懷吉。她的德行中,是三從四德的美好,是與夫君白頭偕老的美好。


可仁宗,給了她一顆追求才情的心,最後卻要一點點拔掉她的才情。

清平樂:徽柔是懷吉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這張圖,暴擊美啊!)

某種程度來說,徽柔的悲劇,倒還真是像極了依萍口中那隻沒有刺的刺蝟。


徽柔是他塑造的雕像,而最後這座雕像,也是毀與他之手。

所以可惜。


所以徽柔沒有錯,懷吉也沒有錯,錯的是那個時代女子悲催的命運。

古代公主註定要和親,徽柔的命運,和那些自古就去和親的女子命運一樣悲哀,楊昭君到徽柔,這些女子,終究逃不過命數。

清平樂:徽柔是懷吉心中永遠的白月光。

最後,任敏的徽柔造型,當真是太美了,我要磕死這顏了。感覺她的徽柔,會和周迅的太平公主一樣,入了心,再也無法走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