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茶樹菇 撐起“致富傘”

華哥說三農

入秋以後,岑鞏縣平莊鎮後坪村明寨組一個山林下的茶樹菇迎來了採摘期。“從七月份開始,這裡放了一萬棒茶樹菇。

林下茶樹菇 撐起“致富傘”

山林鬱鬱蔥蔥,涼風習習,時而傳來鳥鳴和蟲聲,一朵朵茶樹菇從包裡探出頭,好奇地撐起小傘,打量周圍環境。

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推動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根本路徑,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黔東南州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創建全國林下經濟發展示範州,將林下經濟打造成黔東南最響的品牌、最亮的名片,

林下茶樹菇 撐起“致富傘”

“做林下經濟有兩大優勢嘛,一是讓種植戶節約成本,搭棚不需要錢;二是種出來的茶樹菇口感和質量都比大棚裡的好。”丁德芬說,“這是林下茶樹菇的實驗基地,目前每天的產量有300多斤,我們準備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它的價格、市場比較好。”

公司成立於2018年1月,佔地面積約13332平方米。己建有茶樹菇菌袋生產車間一座,出菇大棚7座,新建大棚12座,烘烤房兩座。

林下茶樹菇 撐起“致富傘”

小小的茶樹菇是如何撐起 “致富傘”的呢?“公司採取“三統一保”的運營模式,即統一菌包生產,統一種植管理,公司統一銷售,確保每個菇包在0.5元以上利潤。”

同時,公司採用“貧困戶+基地+合作社+公司”的發展模式,把村集體經濟利潤的70%作為貧困戶分紅,30%作為壯大集體經濟經營分紅,帶動就業80餘人,帶動貧困戶參與種植的28戶,並以年度滾動方式覆蓋周邊貧困戶100戶356人。

林下茶樹菇 撐起“致富傘”

“我們長期僱用的貧困戶有5人,技術工4000每月,摘菇工人2000多每月。“公司需要大量用工,忙時一天有50個人幹活。”

“像我們又有父母,本來就是貧困家庭來到這裡幹活,到我們農村來講,開到 4000塊錢一個月算是過得去了。”姚本斌夫婦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廠開了後就回來工作,現在兩人一月能掙6000元。

林下茶樹菇 撐起“致富傘”

目前,公司日生產茶樹菇菌袋2萬袋,年生產茶樹菇菌袋800萬袋。共推廣種植茶樹菇200萬袋,每個菇包可產0.8斤鮮菇,年產茶樹菇140萬斤,年產值680萬元,利潤320萬元。

林下茶樹菇 撐起“致富傘”

“我們在網上銷售,有專門的客戶。逢年過節,一些單位會定點購買。去年,電子科技大學就採購了幾萬塊錢的茶樹菇。”丁德芬說,“下一步將擴大產量,供應市場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