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壯秧的培育

我是豫南近嶺地區人,我們這裡自古以來都是以種植水稻為主。

水稻種植說著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俗話說,壯秧一半稻。

一年一度的春耕生產,已經拉開了大幕。即然是以種植水稻為主,那就說一些有關農戶培育壯秧的事。

選種,一,要根據自己的計劃,選購自己比較理想的早、中、晚熟雜交水稻品種。二,除去癟粒,適當翻曬。三,早春倒春寒頻發,對早稻大田育秧不利,建議實行旱地塑料薄膜拱棚二代育秧,避免遭到寒流襲擊。中、晚熟品種也可大田分畦塑料薄膜拱棚直接一次性育秧。

催芽:將經過翻曬的稻種,放在溫水裡浸泡四十八小時,然後瀝乾水,再將它放在溫度在攝氏二十五度最高不超過三十五度溫室裡催芽。一般二至三天又白又胖的稻芽便就出來了,。

整田。一,旱地拱棚要選擇避風、向陽、排灌方便的土塊。二,犁耙整平後,分畦、適當澆水,把"壯秧劑"均勻的撒在苗床上(苗床一般寬一米三,最寬不超過一米五,畦長根據地塊而定)。"壯秧劑”可根據地塊的自然肥力,適當增減使用量,也可用推薦劑量。三,苗床不可使用氮肥,但可提前使用腐熟的農家肥。四,將苗床用耙子和出泥漿,然後將多餘的水排盡,均勻的撒下稻芽,視稻芽情況怎樣,一般每米苗床用種量在50至80克之間,用種量過多,易成牛毛秧,用種量過少,浪費苗床。

苗床管理:次日如果天晴,溫度正常,看苗床是否有餘水,水多秧苗不下根,易飄(倒伏)造成爛秧。等水稻真葉都尖尖出土後,適當晾曬苗床,使其微裂為宜,以後每天視情況澆一至兩次跑馬水。根據秧苗長勢,一般十至十五天就可移往秧底裡。

水稻秧苗經過拱棚的歷練,移到秧底後就如魚得水,長勢旺盛,開始了瘋狂的分孽,到插秧時,一般的秧苗每株分孽都在五個以上。

一年之計在於春。有了壯秧,只要老天睜眼,秋後的收穫一定是理想的。

水稻壯秧的培育


水稻壯秧的培育


水稻壯秧的培育


水稻壯秧的培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