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品牌化發展

農業品牌化發展

農業品牌化


品牌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標誌,要做好農業,那麼品牌農業就是農業企業努力的方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培育提升農業品牌,品牌化是農業市場化與產業化進程中的一種必然。作為農業現代化的核心標誌,農業品牌化是我國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面對日益競爭激烈的國際農產品貿易和農產品生產結構重新調整升級,農業公司應堅持質量興農、品牌強農。通過農產品質量體系和文化內涵的不斷完善,實現品牌農業的高效發展,國家也在加快形成以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大宗農產品品牌、特色農產品品牌為核心的農業品牌格局。

國家努力打造一批國際知名的農業品牌和國際品牌展會,建立統一的農產品品牌創建發佈平臺。完善、規範和強化對農業品牌的推介、評選、推優等活動,鼓勵農產品企業做好質量、做大、做強品牌。利用互聯網、電子商務和新媒體以及展會等多種促銷手段,宣傳農產品品牌,拓寬農產品產銷渠道,同時加大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力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農業產業的經營模式多樣化,主要有專業市場加農戶,中介組織加農戶,公司加農戶,公司加基地加農戶,公司加中介加農戶。每一種主體的不同,品牌建設方式也各有千秋,隨著國家對農業的重視,各種模式也得到了高速的發展。特別是各地龍頭企業的帶動,在新時期,創建農業產業化的知名品牌,拉動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品牌農業是現代農業企業發展的有效載體。沒有農業自主品牌的建設,就沒有強大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品牌農業能夠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由數量型、粗放型增長向質量型、效益型增長轉變,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也是企業能夠長久發展,以及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市場下生存下去的立身之本。

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表明,樹立國際知名農產品品牌需從五個方面著手:第一:挖掘區域資源優勢,樹立區域品牌;第二:嚴格質量管理,贏得市場信譽;第三: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品牌質量;第四:做好市場營銷,推介知名品牌;第五:強化政府扶持,供給配套措施。 借鑑國外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國家也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措施,扶持農業品牌化發展。 

從事農業行業的企業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種植養殖技術,抓住市場、渠道、營銷。做品牌, 做農業,不能盲目跟風,要順勢而為,消費升級了,產業就要升級,否則就將被淘汰。品牌是信譽的凝聚,是產品質量和標準的保證。國際經驗表明,發展品牌農業不僅能夠滿足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升農產品的質量水平和市場競爭力,而且是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部分文字,如有侵權即刪。聯繫作者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院“專注三農,服務城鄉”,提供規劃設計、產品定製、園區運營、數據信息、科研合作等一攬子、接地氣實現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的綜合解決方案、科技產品和專業服務。溫馨提示:想了解更多案例,請移步中國城鄉規劃網、美麗鄉村規劃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