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考申論範文:幸福建築造就幸福生活

幸福建築造就幸福生活

“安土重遷”這個詞,是中華民族歷來的傳統,其實除了對周遭熟悉環境的難以割捨之外,還有就是對“家”的外在載體——房子的留戀。人們經常會說一個建築,有家的味道,其實是對親情、對鄉情的寄託,是在回憶過往種種生活的記錄影像,是對這棟建築所體現的鄉土文化的共情;也有人說一棟建築賞心悅目,和自然和諧統一,比如蘇州園林。其實,建築會讓人感受到幸福,幸福的建築更是如此。

幸福的建築是生態環保的建築。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建築在不斷的翻新被取代,建築的使用壽命在不斷的減少。商家爭先恐後的大肆拆遷、新建,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建築垃圾。不僅如此,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在現代普遍學習西方的建築理念和技術,對建築能耗問題和節能材料思考較少,導致許多建築的能耗過高,對環境的損耗也較為嚴重。此外,許多建築在公共景觀、公共場所方面、綠化等方面也投入規劃較少,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比肩接踵,遮住了人們享受藍天,仰望星空的視野;讓人們的無法欣賞到四季變化的美好;讓人們猶如生活在鋼筋混凝土之中。因此,建築的初衷還是要要生態環保,要符合所處的地理環境,要與自然和諧融合,才能讓人們感到幸福和溫暖。

幸福建築是文化豐富的建築。各國不同的建築,可以讓人們感受、瞭解不同的文化風情特色。比如,人們去歐洲,想到的就是歐式風格——古羅馬風格、古希臘風格、哥特式風格等。每一個建築的背後都是從文化的長河中走過,慢慢沉澱穩定下來。而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環境差異較大,不同的地區文化就體現了不同的建築。比如,徽派建築特有的青磚白牆,猶如一幅水墨畫,帶人進入到江南水鄉,感受到的江南的自然綿軟;比如,西北窯洞,讓人有種北方的粗狂和開闊;比如西南地區的土家吊腳樓,瞬間讓人回到少數民族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和諧……這些建築讓人記憶深刻,是因為,看到建築,看到的是鄉愁,是一個人的文化之根。因此,有文化特色的建築才能讓人感到幸福。

幸福建築是生活幸福的建築。建築最根本的本質還是為人服務。因此,幸福建築的第一要義就是讓居住的民眾感受到生活幸福。北京對老舊小區進行綜合改造的初衷也是為了給居民提供更為便捷安全的現代化生活。過去老舊的小區,因為時間久遠,線路老化,沒有安裝電梯,建設標準無法營造冬暖夏涼的舒適環境,抗震功能不足等讓居民怨聲載道,尤其是老舊小區的居民以老人為主。通過實地調研,走訪入戶深入溝通,讓居民瞭解改造工程的利好,也在改造後獲得居民的認可。因此,幸福的建築無關乎是否年代久遠,幸福的建築,就是讓居民樂在其中。

幸福的建築不是為了造就世界之最,也不是追求富麗堂皇,更不是空間龐大。幸福的建築不僅僅是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更應該是成為人們的精神庇護所。幸福的建築能讓人們感到舒適愉悅,能讓人們能親近自然,生態宜居,能體現文化特色,讓人們感受到自身文化的獨一無二。

2020公考申論範文:幸福建築造就幸福生活


2020公考申論範文:幸福建築造就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