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能力,不僅限於與人打交道,而是“信息處理”的能力

中國古代不少有為的帝王,往往同時伴存著一個陰影“帝位來路不正”。除了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是當然的“奪權上位”以外,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光義、明太宗朱棣都被詬病為“篡權”。以今人的價值觀來評判,只要有所作為,就是好皇帝。問題在於,為什麼“奪位的皇帝”會有所作為呢?一種解釋是“沒能耐怎麼能奪得了位呢?”一句話結束討論,“謎底就在謎面上”,然而並沒有多少現實意義。而另一種解釋更難人尋味:因為“自知來路不正”,所以會時時刻刻“膽戰心驚”、會一輩子“低調謹慎”,不敢胡作非為,反而成就了一番事業。


開國皇帝的受教育水平、集權勢力遠不如他們的後世子孫,但明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善於識人用人、納諫。“善於識人用人、納諫便是明君;不會識人用人、納諫,一意孤行,便是昏君”,這幾乎可以劃等號。當今,中國的成功人士也往往有個共同的特點:越是有權勢,越低調,行事謹慎,注重用人、納諫。識別一個人的管理水平高低,最直截了當的方法是看看TA對本部門的下屬的態度。有很多人,對外人特別客客氣氣,但對下屬完全頤指氣使,下屬對TA只是屈從而不是敬重,這種人十有八九是帶不好團隊的。


一支足球隊,主教練本身的球技高低代表不了什麼;主教練會排兵佈陣、一換人就進球,才是被人津津樂道的表現。從好球員到好教練,是完全不一樣的角色轉型。業餘球隊,往往教練也是球員,甚至壓根就沒有主教練,只有隊長;而專業化的球隊,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業務能力與管理能力,並不是一回事。越是成熟的專業化的隊伍、專業化分工越明確。所以,醫院的領導、衛生局的領導有沒有高超的醫療水平,本無所謂,但他得能分辨出哪個醫生的醫療水平更高,任用得當。


管理能力,不僅限於與人打交道,而是“信息處理”的能力。可能有信息不對稱,別人知道的我們不知道,也可能是對信息的加工思路不同,同樣的信息,別人的理解是那樣,而我們解讀的方式不對。我們真的是不懂別人的態度,不瞭解真實的輿情,所以就理解不了走勢,更不要說預判走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