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強漢來說比衛青、霍去病更重要的居然是這些俗物?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被稱為強漢的漢朝除了衛青、霍去病還有著更有力的國家武器——帝國經濟。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很多時候支持國家之間戰鬥的除了戰鬥人員的基本素養和技能之外,後勤是最重要的一點。

而以桑弘羊等人為首的這場辯論,讓鹽鐵這兩種流通性最廣的商品國營化,不但穩定了物價,更是充盈了國庫,漢匈百年戰爭才有了更多戰爭的底氣。

對強漢來說比衛青、霍去病更重要的居然是這些俗物?


試想一下,如果國庫空虛,不管是漢武帝還是霍去病,又有多少底氣去放手和匈奴對決呢?

而張賽、班超等使者建立的絲綢之路效果就更明顯了。

絲綢這一中國特產,最早據傳是皇帝的妻子嫘祖發明,包括在新石器時代、商朝等都能發現絲綢的蹤跡。

這種穿著舒服,透氣性好又美觀華貴的布料,從絲綢之路被開闢那天開始就成了當之無愧的主角。

從長安出發,到甘肅,到中亞,再到西亞,甚至到達地中海,絲綢作為一種獨特而暢銷的商品為大漢帶來了無數的金銀和榮譽,也成為對抗匈奴的軍費開支。

對強漢來說比衛青、霍去病更重要的居然是這些俗物?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通過這條商路中國人開始更多接觸這個世界,瞭解亞洲大陸板塊外的事情,特別是張賽等作為皇帝的使者曾經到達大宛、大月氏、康居等國。張騫的副使還到達過大夏(今阿富汗) 、安息(今伊朗)等國。

之後的漢使還到達奄蔡、條支(今敘利亞),最遠越過羅馬帝國,到達犁軒(今埃及亞歷山大城),這是漢朝到達的最遠國家,亞歐諸國也派遣使者到西漢訪問和通商。

對強漢來說比衛青、霍去病更重要的居然是這些俗物?


因為鹽鐵和絲綢,大漢不但在處理匈奴問題上底氣更加充足,而且因為睜眼看世界的態度,讓大漢朝具有了更多的包容性,故而被稱之為強漢。

現代​漢族在西漢時期基本成型,除了民化風俗的固化以及信仰的統一,其實更多的是離不開秦漢的風骨。漢民族在國際大舞臺上被稱之以“漢人”,通西域、伐匈奴、徵朝鮮、平西羌,,,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怕是那個時代每一個漢人的榮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