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二初中事件反映了民辦中小學的“心虛”!民辦中小學何去何從?

事件始末:

在上海小升初民辦學校網上報名(5月6日-5月8日)大約一週前,也就是5月1日,在官微發佈了一篇《到華二初中讀書,你真的想好了嗎?》的文章。

這篇文章前面在提醒家長要做好充分的配合,因為學校高標準要求,高標準條件,每年除了高額的學費之外,還有各種“貴族”教育項目,無比盛大的科技館,100多門選修課,這些都是次要的,最後提到了一個客觀事實,春遊秋遊去迪尼斯,每學期要去上海大劇院、音樂廳、保利大劇院看演出,尤其注意,這些都不是“免費”的……還有很多都是需要家長“分擔”的,還有參加國際大賽、海外遊學,費用也是家長支付的。民辦教育是收費教育,你一定要想清楚。

這個文章在告訴家長,選報華二初中,要有兩方面準備:

第一,要配合高標準教育;

第二,要有錢。

文章末,還有一份“調查問卷”,讓準備報考的家長和學生“自查”自測。


華二初中事件反映了民辦中小學的“心虛”!民辦中小學何去何從?

事件處理:

這是很明顯的篩選性教育,篩選學生,民辦中小學想要家庭教育好的、家庭條件好的學生,讓家庭教育不用心、家庭條件差的知難而退。對於民辦學校來說,選出教育好、成績好、條件好的學生,才能保證他們盈利,同時通過培養輸出成績更好的學生。

在資本推動下,這種擇優擇良似乎也沒有錯。但是,基礎教育、尤其是中小學教育,重在公平,而公平的關鍵,在機會公平。如果在義務教育階段,就如此以經濟條件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以後的階級分化會更嚴重。

在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明確要求:“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上海市教委也發佈了《關於2020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今年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而華二初中的文章明顯違背了教育公平的指導思想,在以家庭教育、家庭條件來“提醒”家長,實際上就是建議家庭教育標準低的、條件差的不要報他們學校。這樣的文章,哪裡能體現一視同仁?體現公平公正呢?

5月2日,華二初中寫了致歉信。這應該也是他們預料到的後果,緊接著,收到了當地教育局的處理意見。但是,從華二初中發佈的文中中,可以看出明顯的“暗示”、“提醒”,字裡行間又多有顧忌,可見那篇文章是深思熟慮後發佈的,肯定也想過發佈後會遭受怎樣的熱議和打擊,但他們還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發了這樣的一篇文章!為何?

我認為,這反映了華二初中的一種“心虛”,或許這也是所有中小學民辦院校的“心虛”和擔憂。


華二初中事件反映了民辦中小學的“心虛”!民辦中小學何去何從?

中小學民辦學校為什麼會心虛?

因為公辦民辦同步招生後,從招生計劃、範圍和標準都是一致的,這樣就意味著公辦民辦學校之間的生源是差不多的,而在之前,民辦中小學是可以任意“掐尖”,鼓勵“搶跑”的。而民辦中小學的教師工資高、學生學費高、學生是尖子生、高強度學習,大部分學生可以考到名校或者留學。在招生方面,以前也是民辦中小學優先招生,公辦中小學只能招剩下的學生。

這肯定不符合我國基礎教育、義務教育的公平性、平等性。所以,同步招生後,實現了公平公正,但同時,民辦中小學的優勢也大大減弱了,不能拔尖、優選,不能看家庭條件,只能通過搖號。雖然搖號也不一定完全公平,但最起碼相對而言,大家進入民辦名校的幾率是一樣的。

但是,對於民辦中小學來說,失去了提前錄取、優選學生及家庭的優勢之後,難免會“心虛”,可能招進來的學生貧困、家庭教育不好、父母不配合、家庭條件差等,都會影響學校的教育質量和名譽。

這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但基礎教育公平為先,這也是為了長久的穩定。


華二初中事件反映了民辦中小學的“心虛”!民辦中小學何去何從?

那麼在同步招生之後,民辦中小學的優勢大大減弱,又該何去何從呢?

民辦中小學何去何從?建議:

對於民辦中小學,應該考慮如何重建自己新的優勢?

首先,民辦中小學的企業化管理、市場化敏銳度,加上越來越多的集團化模式, 通過收費盈利的經濟資本,應該考慮在引入大數據平臺、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方面,不斷創新學校管理體系,提高辦學水平。

其次,民辦中小學中不乏在課程、教學、教師等方面做的非常好的,有著相當的經驗和基礎,可以不斷深化教學改革,自由、靈活的教育方式,更容易創新、改進。

第三, 注重因材施教,對於不同基礎、個性、家庭的學生,能夠針對性地採取教育方式,爭取他們在校期間會有更大的進步。這樣更能提升學校的聲譽。

總之,基礎教育、義務教育注重的是平等、公正,所以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都將為中國基礎教育貢獻力量,所以,民辦中小學只要腳踏實地,能夠將招錄進來的學生好好教育,讓他們在各方面有著大的發展,那麼,我想學校的名譽和人氣定然不會因為同步招生而降低。所以,民辦中小學也不要心虛,踏實教育,才是立足之本!

(參考文獻:楊小微《民辦中小學仍大有可為》2019年9月,社會科學報)


還望關注小蟲大鵬更多精彩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