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二初中事件反映了民办中小学的“心虚”!民办中小学何去何从?

事件始末:

在上海小升初民办学校网上报名(5月6日-5月8日)大约一周前,也就是5月1日,在官微发布了一篇《到华二初中读书,你真的想好了吗?》的文章。

这篇文章前面在提醒家长要做好充分的配合,因为学校高标准要求,高标准条件,每年除了高额的学费之外,还有各种“贵族”教育项目,无比盛大的科技馆,100多门选修课,这些都是次要的,最后提到了一个客观事实,春游秋游去迪尼斯,每学期要去上海大剧院、音乐厅、保利大剧院看演出,尤其注意,这些都不是“免费”的……还有很多都是需要家长“分担”的,还有参加国际大赛、海外游学,费用也是家长支付的。民办教育是收费教育,你一定要想清楚。

这个文章在告诉家长,选报华二初中,要有两方面准备:

第一,要配合高标准教育;

第二,要有钱。

文章末,还有一份“调查问卷”,让准备报考的家长和学生“自查”自测。


华二初中事件反映了民办中小学的“心虚”!民办中小学何去何从?

事件处理:

这是很明显的筛选性教育,筛选学生,民办中小学想要家庭教育好的、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让家庭教育不用心、家庭条件差的知难而退。对于民办学校来说,选出教育好、成绩好、条件好的学生,才能保证他们盈利,同时通过培养输出成绩更好的学生。

在资本推动下,这种择优择良似乎也没有错。但是,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重在公平,而公平的关键,在机会公平。如果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如此以经济条件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以后的阶级分化会更严重。

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上海市教委也发布了《关于2020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今年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而华二初中的文章明显违背了教育公平的指导思想,在以家庭教育、家庭条件来“提醒”家长,实际上就是建议家庭教育标准低的、条件差的不要报他们学校。这样的文章,哪里能体现一视同仁?体现公平公正呢?

5月2日,华二初中写了致歉信。这应该也是他们预料到的后果,紧接着,收到了当地教育局的处理意见。但是,从华二初中发布的文中中,可以看出明显的“暗示”、“提醒”,字里行间又多有顾忌,可见那篇文章是深思熟虑后发布的,肯定也想过发布后会遭受怎样的热议和打击,但他们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发了这样的一篇文章!为何?

我认为,这反映了华二初中的一种“心虚”,或许这也是所有中小学民办院校的“心虚”和担忧。


华二初中事件反映了民办中小学的“心虚”!民办中小学何去何从?

中小学民办学校为什么会心虚?

因为公办民办同步招生后,从招生计划、范围和标准都是一致的,这样就意味着公办民办学校之间的生源是差不多的,而在之前,民办中小学是可以任意“掐尖”,鼓励“抢跑”的。而民办中小学的教师工资高、学生学费高、学生是尖子生、高强度学习,大部分学生可以考到名校或者留学。在招生方面,以前也是民办中小学优先招生,公办中小学只能招剩下的学生。

这肯定不符合我国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平等性。所以,同步招生后,实现了公平公正,但同时,民办中小学的优势也大大减弱了,不能拔尖、优选,不能看家庭条件,只能通过摇号。虽然摇号也不一定完全公平,但最起码相对而言,大家进入民办名校的几率是一样的。

但是,对于民办中小学来说,失去了提前录取、优选学生及家庭的优势之后,难免会“心虚”,可能招进来的学生贫困、家庭教育不好、父母不配合、家庭条件差等,都会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名誉。

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基础教育公平为先,这也是为了长久的稳定。


华二初中事件反映了民办中小学的“心虚”!民办中小学何去何从?

那么在同步招生之后,民办中小学的优势大大减弱,又该何去何从呢?

民办中小学何去何从?建议:

对于民办中小学,应该考虑如何重建自己新的优势?

首先,民办中小学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敏锐度,加上越来越多的集团化模式, 通过收费盈利的经济资本,应该考虑在引入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学校管理体系,提高办学水平。

其次,民办中小学中不乏在课程、教学、教师等方面做的非常好的,有着相当的经验和基础,可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自由、灵活的教育方式,更容易创新、改进。

第三, 注重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基础、个性、家庭的学生,能够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方式,争取他们在校期间会有更大的进步。这样更能提升学校的声誉。

总之,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注重的是平等、公正,所以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都将为中国基础教育贡献力量,所以,民办中小学只要脚踏实地,能够将招录进来的学生好好教育,让他们在各方面有着大的发展,那么,我想学校的名誉和人气定然不会因为同步招生而降低。所以,民办中小学也不要心虚,踏实教育,才是立足之本!

(参考文献:杨小微《民办中小学仍大有可为》2019年9月,社会科学报)


还望关注小虫大鹏更多精彩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