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极简亦极繁

一呼一吸皆为道。

道是一种状态,当你能容纳的时候,他就是活的,当你不再容纳的时候就是死了。

瞬生而缓死谓之命。

缓生而瞬死谓之想。

生命依托思想,思想依托生命。

当思想获得生命,也就是说在容纳不下其他的思想,此时的思想是活的,但也就死了,谓之得道而失道。

当思想没有复活,也就是说不停的吸收其他的思想,此时的思想是死的,但他还活的,谓之失道而得道。

生命当以物质形式而活着的时候,就不再接受其他的能量信息,看似活着,但终将死去,谓之得道而失道。

生命当以能量形式而活着的时候,就不停的与其他的能量信息融合,看似死去,但终将活着,谓之失道而得道。

当你认为有道时,得道时,会认为道是这样的,你就容纳不下其他的道,故也就失道了。也就是说你道已死。

道恒无,故道无穷。

当你认为任何东西都有一个固定模式时,他就没有固定模式了,谓之得道而失道。

当你认为任何东西没有固定模式时,他就会感到事物以某种模式存在,谓之失道而得道。

道或远或近,或明或暗,或高或低,或深或浅,繁亦简亦,大亦小亦,多亦少亦,无亦有亦。

任何繁杂的东西都是一个个很简单的东西构成。

任何大都是有小构成。

任何多都是少构成。

任何有都是无构成。

你认为道是远的,道就近亦,认为道是明的,道就暗亦,认为道是高的,道就低亦,玄同,反同,故无对无错为之道,无有无无为之道。

圆与线,你认为走的是线,你会回归于圆;你认为走的是圆,你就走的是线。

生与死,越要超脱轮回,越要堕于轮回;越要执着轮回,就越会超脱于轮回。

越在意的越容易失去。越容易失去的越在意。越容易得到的越不在意。越不在意的越容易的到。

无则有亦,有则无。无时无不接纳,谓之有。有时拒绝万千,谓之无。

知则不知亦,不知则知。知则据知,谓之不知。不知则接纳知,为之知。

道在无有间,道在曲直间,道在线圆间,道在高低间,道在荣辱间,道在黑白间,道在繁简间,道在大小间,道在多少间,道在生死间。

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人之天下。

宇宙乃宇宙之宇宙,非人之宇宙。

人与天下为敌,天下便与人为敌。

人与宇宙为敌,宇宙便与人为敌。

人回归于天下,人便是天下。

人回归于宇宙,人便是宇宙。

行走于天下,退之,进之。退则生则死,进亦死亦生。

当以自己为生退则生,当以天下为生退之天下则将亡亦,天下死故无生,此乃大道轮回。

当以自己为生进则死,当以天下为生进则天下生,天下生故无亡,此乃大道运转。

故无我方可有我。

密则实,疏则虚。虚探密则实,至密探密则虚,故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可虚可实,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黑可白,可有可无谓之道。

未造生而先造死,此乃尊道而行,已造出轮回方可逃出轮回。

未造死而先造生,此乃顺道而行,未造出轮回只有回归轮回。

同行同道而不同则,可知孰优孰劣,故自然乃尊道而行,在轮回中前进,故无轮回。人逆自然而行,弃自然而独活,故不可长久,必入轮回。

道为何物,道为人,人恒无,故人无穷。

道为何物,道不知其名,故人可名非恒名。

道为何物,道不知道为何物。

道为何物,道谓路。

道为何物,道是我

我不知从何而来到何而去,我不知我是一个还是多个,我看这天是我,这地是我,这灰尘是我,我便是这灰尘,我便是这地,我便是这天。

此时我知我,但那些个我却不知我。看天下一粒灰尘是我,我便有了慈,我知道,我爱我,恨我,生我,杀我,食我,养我,喜欢我,憎恶我。

这些个我不知我,所以我守护我,因为我忘记我,所以我要记起我走过的路,还有那些没有走过。

生而告之,人与人同体,众便如一人。人与天下同体,天下便如一人。人与宇宙同体,宇宙便如一人。

死亡为之消散,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有中生无,而是回归与无有之间。

何为无有之间,天地之能量,是以二分为之亡,故一分为二,二分四,四分为八,无穷无尽。

当你认为你已死亡时,你便会以更低的能量态存在,此时必定会分裂,当分裂时你会认为你还没死,当你知道分裂后你就会死了,就这样无穷下去,你的能量会越来越稀释,故静生与动,至渊也,至柔也,至黑也,至弱也,谓生之物,就这样进入了生死之间,谓回归与道。

反之能量越高,频率越高,波长越小,能量越集中,物之越实,进而高之小之实之,当你认为他已经是最小之物时他便生了,生便有动荡,动生与静,故静至极也,至坚也,至强也,谓死之物也。于是这样就进入了动静之间,谓轮回与道。

道为一切之源点,虽皆为道,而人识后者,而不识前者。

后者谓之实,荣,小,强,白,刚,有,生故每追逐一层,就迎接一层死亡。

前者谓之虚,辱,大,弱,黑,柔,无,死故每追逐一层,就迎接一层新生。

一呼一吸谓之道。

当你以高与天地之态,你的能量就流转与天地之间。

当你以低与天地之态,天地能量就流转与你之间。

天地之间,不要以为不存在就不科学了。

就连存在的也用科学解释不了。天地之大,我们可观看的只是沧海之一粟。宇宙只阔,科学可描述的也是沧海之一粟。

科学可执之,不可迷之,迷之可谓一叶遮目。科学谓有,故有而无。是以科学反而不科学了。

出于远,知于反。

天下之道,无不出其左右,每一念皆谓之道,生死善恶一念间,故执虚守实,为之造死方可执生,可免受轮回之苦。

至虚唯有至虚可聆听。

至实唯有至实可沟通。

至虚至实同物同体。出则实,归则虚。出则死,归则生。

人之道,感受天地万物,聆听天地万物,融于天地万物,低于天地万物,方可接纳天地万物。

体为之实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故不已体为实之体,方可实之体。

不以立足与天地间而立足,方可立足与天地之间。

天下事物之繁杂,无不出其虚实之间。渴望长久,却在追求短暂,因不知其意义,故在虚实之间越缠越乱,越来越迷茫,越看不清真相。

天下都以自己的天下,就是天下的天下。

天下都不为自己的天下,就是自己的天下。

天下都以自己的道而融入天下,道就回归与至简,天下事物都会回归与至简,简曰小,小曰实,实曰强,强曰有,有曰生。

一个暂新的文明会随着道的回归而生。

只有尊寻与道的幻想都会真实的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