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經典講話賞析

人生是美好的, 但過程確實是痛苦的

本文發表於2008 年 4 月 10 日

【背景】

2006 年 5 月 28 日, 華為員工、 25 歲的胡某因病毒性腦炎死亡;2007年 7 月 18 日, 年僅 26 歲的華為員工張某在深圳梅林某小區的樓道內自縊身亡;2007 年 8 月 11 日, 華為長春辦事處員工趙某縱身從 7 樓跳下身亡;2008 年 2月 26 日, 華為成都員工李某從研發中心樓躍下。

【正文】

知道大家都是先進黨員, 我很羨慕你們, 你們很光榮, 你們是我們公司中很重要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今天主要跟大家交流, 應該怎麼來看待現實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 以及幫助一些認識上還有差距的同事。同時, 通過你們向下傳達一個精神:就是我認為人生是非常美好的, 但過程確實是痛苦的。

人生出來最終要死, 那何必要生呢?人不努力可以天天曬太陽, 那何必要努力以後再去度假曬太陽呢?如果從終極目標來講, 覺得什麼都是虛無的, 可以不努力,那樣就會產生悲觀的情緒。我們生命有七八十年, 這七八十年中努力和努力不一樣, 各方面都會不一樣的。在產生美的結果的過程中, 確實充滿著痛苦。農夫要耕耘才會有收穫;建築工人不懼日曬雨淋, 才會有城市的美好;沒有鍊鋼工人在爐火旁燻烤, 就沒有你的瀟灑美麗, 沒有你駕駛的汽車, 而他們不再需要什麼護膚品;海軍陸戰隊員不進行艱苦頑強的訓練, 一登陸, 就會命喪沙灘。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我想各位考上大學, 都脫了一層皮吧……所有一切, 沒有付出,是絕不會有收穫的。鮮花的美麗, 沒有肥料, 以及精心照料, 是不可能的。當然這些都是必要的痛苦, 我今天要講講如何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痛苦。

一、 不要做一個完人, 做完人很痛苦的。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 使自己充滿信心去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金無足赤, 人無完人。完人實際上是很少的, 我不希望大家去做一個完人。大家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 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這已經很不錯了。我們為了修煉做一個完人, 抹去了身上許多的稜角, 自己的優勢往往被壓抑了, 成了一個被馴服的工具。但外部的壓抑並不會使人的本性完全消失, 人的內在本性的優勢,與外在完人的表現形式, 不斷地形成內心衝突, 使人非常的痛苦。我希望把你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貢獻於社會, 貢獻於集體, 貢獻於我們的事業。每個人的優勢加在一起, 就可以形成一個具有“完人”特製的集體。

我的缺點和劣勢是明顯的。我大學時代, 沒有能參加共青團, 通不過呀, 我是優點很突出, 缺點也很突出的人, 怎麼能通得過呢?我在軍隊這個大熔爐裡, 儘管我非常努力, 但也加入不了共產黨。我加入共產黨是在粉碎四人幫以後, 上級領導認為我有重大貢獻, 在其直接干預下, 我才加入了共產黨。按正常情況來看,我肯定也是有問題的。我並不埋怨任何人, 他們指出的確實是我的不足。我們公司以前有位員工, 已經到美國去了, 他走的時候跟我說, 你這個人只能當老闆,如果你要打工, 沒有公司會錄用你。

我在人生的路上自我感覺是什麼呢?就是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比如說我英文不好, 是現在不好, 但是不等於說我外語能力不行, 我在大學可是外語課代表, 我那時還自學了英語、 日語, 都能簡單交流, 看書了。但後來為什麼不行了呢?20年軍旅生涯沒使用這個工具, 就生疏了。當我走向新的事業的時候, 雖然語言對我很有用處, 但發現我的身上最主要的優勢是對邏輯及方向的理解, 遠遠深刻於對語言的修煉。如果用很多精力去練語言, 可能對邏輯的理解就很弱化。我放棄對語言的努力, 集中發揮我的優勢, 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對於我來說, 雖然英文好, 可能我在人們面前會挺風光的, 但是我對社會價值的貢獻完全不一樣了。我就放棄一些東西, 集中精力充分發揮我的優點。我確實注重於重要東西的思維,可能忽略了小的東西。小的東西不等於不需要重視, 但我確實沒有注意。

在人生的路上, 我希望大家不要努力去做完人。一個人把自己一生的主要精力用於去改造缺點, 等你改造完了對人類有什麼貢獻呢?我們所有的辛苦努力, 不能對客戶產生價值, 是不行的。從這個角度來說, 希望大家能夠重視自己優點的發揮。當然不是說不必去改造缺點。為什麼要講這句話呢, 完人的心理負荷太重了,大多數憂鬱症的患者, 包括精神病患者, 他們中的大多數在社會中是非常優秀的人, 他們絕不是一般人, 一般人得不了這個病, 就是因為太優秀了, 對自己追求目標太高了, 這個目標實現不了, 而產生的心理壓力。我不是說你不可以做出偉大的業績來, 我認為最主要的是要發揮自己的優勢, 實現比較現實的目標。這樣心理的包袱壓力才不會太重, 才能增強自己的信心, 當然這個信心包括活下去的信心, 生命的信心。希望各級組織在和黨員進行教育的時候, 不要過多關注缺點,多關注他人的優點。

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優勢, 也多看看別人的優點, 從而減少自己心理太多的壓抑。

要正確地估計自己, 絕大多數人都會比較過高估計自己。我們的豪言壯語如果偏離了我們的實際, 你會浪費你很多精力, 而不能實現你的理想。有一首歌叫《鈴兒響叮噹》 , 這首歌現在已經成為西方聖誕節裡不可缺少的歌, 其作者是約翰·皮爾彭特。他的一生從來就是過高地估計自己, 他設計的人生目標最後全都失敗了。

直到 87 歲, 那天出去參加人家的聖誕平安夜, 在途中, 趕著雪橇車的時候, 隨意哼唱出這首歌, 結果這首歌就成了膾炙人口的世界名曲。你看看, 過去的失敗,就因為他沒有正確對待自己, 沒有正確對待自己的人生, 他浪費了 80 多年不應該浪費的光陰。

大家要正確估計自己, 然後作出對自己的正確判斷, 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同時, 要認識這個社會上差距是客觀存在的。沒有水位差, 就不會有水的流動;沒有溫度差, 風就不能流動;就算是機器人, 機器人還有溫差, 對吧?人和人的差距是永遠存在的。同一個父母生下的小孩, 也是有差距的, 更何況你們不同父母。當自己的同學、 同事進步了, 產生了差距, 應該判別自己是否已經發揮了自己的優勢, 若已經發揮了, 就不要去攀比, 若沒有發揮好, 就發揮出來。

公司有的員工, 心裡面常常忿忿不平, 覺得委屈他啦!其實我們公司很簡單, 並不像他們說的那樣不公平。一個新員工進入這個公司, 他們前半年先培訓, 後面一年左右主要是熟悉工作, 他們真正產生貢獻是在兩年後, 他們進公司時大約五六千塊錢, 這樣的報酬在社會上已經不低了。但是他們和老員工對比, 覺得忿忿不平, 說老員工有股票。大家也要想一想, 紅軍從爬雪山過草地, 到了北京, 這過程僅僅經歷了十四年。他們從一個少年才變成一個青年, 到北京就當了部長。

這個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戰火紛飛的時候, 別人攻上山頭, 給他一個英雄或者給他一個連長, 然後也有人忿忿不平:“我不就是沒衝上這個山頭嗎?”那不就是你沒有過雪山草地, 不就是你沒有衝上山頭嗎?就是說, 你在這個創業風險時期,你沒有出現, 當時公司處在風險時期, 他們將工資獎金全部家當都投入到公司了。

你那時還沒有進入這個公司, 所以你沒有分享到那時的一份風險與一份幸福。人生一定要有一個自我的滿足感。你要和社會去比, 和自己的縱向比, 和你爸爸媽媽比。你想你爺爺那個時候可能一個月只有四五十塊錢的工資, 到你爸爸媽媽那時候一個月可能就有四五百工資了, 到了你有四五千塊工資啊。實際上你已經有很大進步了, 對吧?你需要更大的進步, 你就需要更大的努力, 所以不存在新老員工之差。新老員工在薪酬體系上是處於同一個軌道的。在公司創業初期, 公司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老員工就把自己的工資拿出來了, 換成了公司給他的一張紙, 這張紙就是告訴他, 紅軍長征勝利回來以後, 我挖過你的紅苕, 你拿這張紙事後可以領大洋。華為一旦崩潰了, 他們就將一無所有, 那張紙就變成了廢紙。

現在已實行飽和配股, 已經可以緩解以後的差距, 你也會成為老員工的。華為公司是無法幫助解決你的不公平的, 你選擇了華為, 你就選擇了艱苦奮鬥, 因為我們這種沒有背景的公司, 活下去的唯一可能就是要比別人多努力一點, 不然它不可能活下去。有些擁有資源的公司, 情況會好一些。

人要有進取心, 要努力, 要做出貢獻, 但是也要有滿足感。自己的力量發揮到最大, 就應對人生無愧無悔。

員工暴露出的思想問題, 我認為還是缺少對一些客觀的認識, 對客觀規律和客觀現實的認識。如果我們都不能認識這個問題, 我們的心理障礙就很大。想想不舒服, 嫉妒之心不就是這麼來的。不舒服的情緒慢慢使自己變成憂悶, 慢慢就成為一個死結, 最後打不開這個死結, 慢慢就成為一個心理障礙了。當然你們先進黨員是沒這個問題啊, 我是通過你們黨員給我們全體員工, 通過黨員活動給周圍的員工一些關愛, 給他們思想作一些輔導, 因為他們太年輕了, 他們不太懂得自己的人生。

我曾經在公司講過,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生命, 沒有什麼東西比生命更高貴, 所以一切都要為了生命。

要愛惜生命, 不管是在工作中, 還是生活中, 不管在哪方面都要愛惜生命。工作太累了一定要休息。公司現在有文件, 對那些衝擊項目短期太累的員工, 可以短期到海濱度假休整一下, 由行政費用開支, 公司已有文件。有的員工奮鬥強度太大, 太艱苦了, 主管看到你臉色不太好了, 可以從前線把他拖下來, 休養休養,緩衝一下。

近期有些員工自殺, 我心裡是很沉重的, 也很理解他們, 因為從 99 年到 2007年, 其實我個人就有多次有感覺活不下去的經歷, 我跟他們是同類, 所以我才有這麼多感觸。但是我有一個最大的優點, 我開放, 我講出來。我知道自己是病,難受得很, 實在受不了的時候, 我會往外打電話, 訴說自己的心裡感受, 沒有一個人會勸你自殺的。我以前不知道這是病, 也不知道這個能治, 後來就治好了。

我記得郭平在美國跟我談心的時候說:“老闆, 你要找一些無聊的事情來幹”。所謂無聊的事情就是瞎聊瞎侃, 把精神岔開, 慢慢就不會想這件事, 可能病也就好了。後來我寫了一篇文章, 到北京景山公園去看看唱歌啊, 到雲南麗江看少數民族對歌啊, 到熱鬧的地方去哄一鬨、 鬧一鬧啊, 可能人就釋放, 就會好一點。

員工要多一些朋友, 很多出問題的員工, 最大的問題是沒朋友, 我希望員工在這個時候要多幾個朋友。多一個朋友, 就多有一個打電話的地方, 實在悶得受不了就打電話嘛, 疏導一些總會有好處的。

大家要珍惜生命, 近些年來有員工自殺, 大多數是個人原因, 有些進來也就一個月不到兩個月左右, 時間比較短。我們忽略了心理測試, 對他們的心理關懷也不夠, 不論誰出現這種情況, 他們都是我們的戰友, 我們都是心疼的, 我很理解他們, 我希望大家也理解他們。希望好好理解我上面講的話, 看到自己生命中的優點, 不斷地激勵自己, 不要光看自己的缺點, 背那麼多包袱, 背那麼重的包袱。

整個社會的環境和氛圍已經很寬容了, 同性戀在這個社會上也不會受到太多的譴責和歧視!你既然有這麼大的精神壓力, 你為什麼要選擇這條道路呢?你既然選擇了這條路, 就說明你認為它是正確的, 是你的追求, 那你怕什麼呢?所以我認為我們很多員工面對生命過於草率, 實在不好, 不好。特別是工作沒有成績啊,決策失誤啊, 走向這一步, 更不好!我們有的員工的精神包袱太大, 在這個進取的團隊裡面, 落伍了就感到有點壓力。有什麼壓力啊?做員工有什麼不可以的啊?這個世界上多數都是做員工的啊!做領袖的人總的還是少數的, 領袖也是偶然機會啊, 也不是說是必然機會的啊。所以說公平有時候是無從說起啊。

華為公司總的來說是個內部很寬容的公司, 不像社會上想象的那樣。有些誤解的人, 主要是不瞭解我們, 我也是可以理解的。千秋功罪, 何必要評說呢?你何必要等到評說呢?沒人會給你評說, 你放心好了。你就好好珍惜自己, 不要太多地聽信閒言碎語, 不要有太多的精神壓力和包袱。

我講的第二個問題, 是大家要對經濟全球化以及市場競爭的艱難性、 殘酷性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經濟全球化是美國推出來的, 美國最後看到經濟全球化對美國並不有利, 所以美國在退向貿易保護主義, 但是保也保不住, 經濟全球化這個火燒起來了, 就會越燒越旺。過去的一百多年, 經濟的競爭方式是以火車、 輪船、 電報、 傳真等手段來進行的, 競爭強度是不大的, 從而促進了資本主義在前一百多年, 有序的、 很好的獲得發展。而現在, 由於光纖與計算機的發展, 形成網絡經濟, 形成資源的全球化配置。使交付、 服務更加貼近客戶, 快速而優質的服務;使製造更加貼近低成本;研發更加貼近人才集中的低成本地區……。這使競爭的強度大大增強,將會使優勢企業越來越強, 沒優勢的企業越來越困難。特別是電子產業將會永遠的供過於求, 困難的程度, 是可以想象的。

經濟全球化使得競爭越來越殘酷了, 特別是我們電子行業, 競爭極其殘酷。我就舉個例子來看:電子產品的性能、 質量越來越高, 越來越需高素質人才, 而且是成千上萬, 數萬的需求, 這些人必需有高的報酬才合理。但電子產品卻越來越便宜。這就成了一個矛盾, 如何得以解決, 我們期待某一個經濟學家, 能獲得電子經濟諾貝爾獎。

我們僅是比其他公司對這個競爭殘酷性早了一點點認識, 我們才倖免於難。你們讀書的時候都很崇拜貝爾實驗室的吧?十多年前, 我去貝爾實驗室, 當時 DWDM還處在發明階段, 發明的一個波, 就是 GW 載波, 當時光纖還只能有三個載波,發明這項技術的博士親自給我做圖形表演。結果沒多久光傳輸像排山倒海一樣,迅速的形成過剩, 把貝爾實驗室也席捲了, 大水衝了龍王廟。成則亦光, 敗則亦光。我們也在這裡苟延殘喘。我們的光傳輸產品, 七、 八年來降價了二十倍。市場經濟的過剩就像絞殺戰一樣。絞殺戰如什麼呢?就如擰毛巾, 這毛巾只要擰出水來, 就說明還有競爭空間, 毛巾擰斷了企業也完了, 只有毛巾擰乾了, 毛巾還不斷, 這才是最佳狀態。華為公司能長久保持到這個狀態嗎?我這兩天批了一個文件給業務口徵求意見, 我寫了一段對話, 我提到了思科, 當然我是歌頌了錢伯斯, 思科現在開始實行很多政策, 如減少員工出差, 減少會議, 來提高效率, 高層領導出差不能坐頭等艙, 要坐, 須自己掏錢, 等等這一系列的措施。思科尚且如此, 華為就能獨善其身?

支撐信息產業發展的兩個要素, 一是數碼,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還不用繳任何專利費;二是二氧化硅, 做硅片的。這兩個東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導致電子產品過剩。過剩的結果就是大家都擰毛巾, 絞殺戰。西方公司過去日子太好了, 擰的水太多了, 所以擰著擰著把自己擰死了, 我們也不是最佳狀態。我們公司的鋪張浪費還很多的。

在這種情況下, 怎麼辦?當然我曾經悲觀過啊, 但是每次犯憂鬱症的時候就是那種病態, 但不是我的完整思想。我曾經很發愁, 覺得苦悶啊。華為公司只要稍稍不行了, 怎麼發工資啊?我覺得這是很大的壓力。我們不是悲觀主義者, 但也要對經濟全球化以及市場競爭的殘酷性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如果華為衰落怎麼辦?如何才能不衰落呢?總有一天, 別人在發展, 而我們在落後的。

這個世界的變化是很大的,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面對這樣的變化, 每個企業, 如果不能奮起, 最終就是滅亡, 而且滅亡的速度很快。以前我們還有祖傳秘方, 比如說爺爺打菜刀打得很好, 方圓五十里都知道我們家菜刀好, 然後孫子繼承了爺爺的手藝。在方圓五十里我還是優秀的鐵匠, 就能娶到了一朵金花啊。那現在鐵匠還行嗎?現在經濟全球化啦。人家用碳纖維做的刀, 削鐵如泥, 比鋼刀還好得多。你在方圓幾公里幾十公里曾經流傳幾十年幾百年的祖傳, 就被經濟全球化在幾秒鐘內打得粉碎。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 就給每個人帶來了生存的困難, 所以每個人都要尋找生存的基點。

但是, 競爭是好, 還是壞?競爭使這個世界進步了, 加速了, 美好了。我們享受了這種美好。五十年前, 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還打赤腳, 還穿草鞋。我的夢想就是穿一雙橡膠底的鞋。你看現在好多人都開汽車了, 五十年的變化是不可想像的。當年我在歐洲坐豪華的列車時, 就想“哎, 中國這是沒戲囉!”我在美國坐了豪華大巴時, “哎, 在中國可能我坐不上了, 看不見了。”中國在這麼短的時間發展這麼快, 我想都沒想到, 社會進步是很快的, 這個社會進步給每個人帶來了美好, 但是也帶來了痛苦。WTO 是把物價降下來了, 但是也讓很多人失業了。

美國競爭失利是因為他們薪酬太高而失利, 而不是因為華為的崛起使他們失敗

了。所以美國很多要人跟我交流, 我就講是你們失敗是因為你們的薪酬點太高了,不可能這麼高的薪酬, 怎麼可能啊?你們的薪酬從哪裡來的?是從那些 GDP 只有 200 多個美金的非洲的弟兄們那兒取來的錢, 來供這些 IT 皇帝們, 能供得起嗎?供不起的。最終有一天會支撐不起的。

我們要加強對員工的關懷。我最近不是講了嗎?我們 EMT 作的決定, 就是對那些前線競爭進行投標、 進行高強度作業、 壓力太大的員工, 可以短時間到海濱去度假, 費用由公司支付。還有一些奮鬥強度太大, 短時間身體不太好的, 可以臨時拖到五星級酒店緩衝一下。我們的國際救援都是一級救援的啊。我們買的是美國 AIA 的保險, 我們每年為員工支付的各種保障費用大約是八個億, 我們員工在海外有意外, 有直升飛機送到他們認證的醫院去搶救, 我們當然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

我們希望大家要互相關愛, 特別是各級黨組織的支部書記、 支委員, 能不能跟員工交交朋友, 跟他們談談心, 吃頓飯?你想想, 在非洲那麼荒涼的地方, 大家出去撮一頓, 大家可能就增強了友誼, 可能就是因為你跟他的友誼, 他給你打了一個電話, 你救了他一條命。所以我號召我們黨組織要跟員工做朋友。當然我講每級行政管理團隊都要和員工有一個定時間的溝通, 定一個時間, 多長時間你們和員工有一個溝通, 十分鐘、 十五分鐘都是可以的, 你要溝通。在調動工作時, 主管一定要和本人做溝通, 不能什麼都不告訴他, 簡單命令一下, 這樣草率, 草菅人命, 不好。這種東西容易引起很多矛盾。其實很多事情並不是這樣子, 講清楚就好了。所以我講的就是希望大家互相關愛, 這種關愛精神一定要有。這樣可以平緩競爭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壓力。

第三點, 如何面對當前的形勢, 如何面對競爭對手, 我們應該怎麼辦?

其實就是必須繼續努力, 要一天比一天有一點點進步。我們沒有奮鬥的終極目標,不奮鬥是沒有出路的。不管形勢如何變化, 只要我們團結合作, 緊張而鎮定, 總會有活路的。同時我們也不要僅為自己生存, 而去做一些不應該做的行為。我們要做一個國際市場秩序的維護者, 而不是一個破壞者。我們要遵循這些規律, 而不是顛覆這些規律。我們要積極地向強者學習, 尊重他們的市場領導地位, 積極、但有序地開展競爭, 以激活雙方的組織體系, 實現共贏。

近幾年, 我國的經濟形勢也可能出現下滑, 希望高級幹部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也許 2009 年、 2010 年還會更加困難。宏觀經濟不好, 對我們員工來說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但對你們的家庭可能有很多困難。比如說肉漲價啦, 奶粉漲價啦,大米漲價啦, 都會帶來你周圍的親戚、 朋友的困難。我們應該怎麼辦?

我要講的是, 一定要理解國家在這個變革時期的困難。中國這三十年來的變化是巨大的, 國家的富強是我們想象都想象不到的。但快速發展的經濟, 也不可能持久不變, 也會遇到調整。中國歷史上走過的路都是彎彎曲曲走過來的, 右一陣子左一陣子, 左一陣子右一陣子, 但是它總的還是在往前走, 所以我們對“左一陣子右一陣子”要忍耐。不要去發表任何不負責任的言論, 更不要“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我們一定要有忍耐!我為什麼有點擔心呢?擔心社會可能不忍耐。如果社會不能忍耐, 出了亂子的時候, 我們應嚴格要求員工, 不準發表任何政治言論,更不允許上街去參加什麼活動。去年經濟好的時候, 你講的話出格就算啦, 沒關係, 現在不要講了。關鍵時刻你不能發表任何講話, 給社會添麻煩。要保持與黨和國家一致, 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拆國家的臺。國家也很難。我們態度講清楚:你亂髮表言論, 你上街遊行, 我們是要辭退的。但, 你的退職金還是要發給你的。

要有一個思想準備, 不見得我們是這麼平安, 這麼平穩的。千萬不要以為自己能改變這個世界, 其實我們才是幼稚可笑的, 不要有太多幻想。努力做好你們的份內工作, 就是對這個國家最大的忠誠。我們會處於一個敏感的政治時期。這個時期特別是黨員要帶頭, 與黨和國家保持一致。也可能這個時候, 可能在很多問題上有自己的見解, 我認為這都是可能的, 但是你的行為必須要被約束。

看看大家還有什麼問題要提一提, 我講的不對的大家也可以批評。

黨員 1:我是中央研發部的劉桑, 是一個支部書記。有幾點我想談一下感想啊。

第一個就是基層的員工對黨組織這一塊兒還是相當認同的。以我們支部為例, 去年就有 20 多個人遞交入黨申請書。我覺得還是很欣慰的, 就是我們員工對黨的興致是很高的。第二點, 就是您談到的自我滿足感。我深有同感, 我想起了我以前在讀大學的時候一些事情。當時遇到很煩心事情的時候, 我就跑到工地上去看看, 看民工在工地裡挖土地, 看他們吃青菜, 幾個人吃一碗青菜, 我就覺得很多事情都可以去解決。我覺得這種滿足感對我們的成長是很有利的。

任總:對有人積極要求入黨, 我也很高興, 但是他們一定要嚴格按照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不要圖時髦。你要認識到黨員的責任、 義務, 你才進入這個黨。

你怎麼繼續改造自己?入了黨就增加一種約束, 你願意有這種約束, 而且你願意履行這種義務, 甚至一生一世, 這是要想清楚的。

黨員 2:就是剛才任總在你的講話中提到了, 你有近 20 年的這樣的軍旅生涯。

我想問的就是, 在這 20 年的軍旅生涯中, 從今天回過頭來看, 您的認識和思考有著怎樣的變化, 是怎樣變化的?

任總:這 20 年對我起到的作用, 就是服從、 吃苦和忍耐。收穫的最多的就是服從。軍人最後的結果就是服從。叫你怎麼幹就怎麼幹, 錯的也得幹。我們現在的青年中, 自由度是很大了。我們那個時代是不考慮有自由的, 我們怎麼敢亂說話?

老老實實搞點技術, 一句話都不過問的。看到你們今天活蹦亂跳的, 我們好羨慕。

我真想倒過來和你們換換年齡。

黨員 3:任總, 我是中研負責員工關係的, 我不是優秀黨員。我有一個問題是在工作中遇到的, 就是現在 80 後員工中有一個說法, 就是要“快樂工作, 快樂生活”。

我想了很久, 要做到“快樂工作”是很難的, 我認為工作其實是很辛苦的, 有的時候是痛苦的, 但是生活或者說工作的目標是可以很快樂的。我想了解一下任總您是怎麼看, 因為如果說我們對這個工作或者是生活的看法, 認為一直是快樂的,如果遇到挫折他可能就不能接受。我個人認為, 就應該告訴 80 後, 工作和生活其實是有衝突的。

任總:首先要搞清楚什麼叫快樂。如果不搞清什麼是快樂呢, 那就不知道快樂涵義是什麼。如果快樂是精神的, 應該沒問題, 如果是物質的, 可能就很難了。精神在你自己, 是不需要成本的, 只要你心裡快樂就一定快樂。但物質就不一樣,物質在別人手裡, 他要等價交換的。你不付出別人就不會提供給你的。但如果你把人生的目標定義為希望做一件事, 然後為這件事付出多大的努力都在所不辭,你覺得這是快樂, 那它就是快樂。你的快樂就是你的奉獻, 使你產生快樂, 你沒有奉獻就不能產生快樂。所以快樂的定義是什麼?首先要定義什麼是快樂。80後的年輕人, 很坦誠、 不隱晦、 比較好交流, 大家也可以相互討論一下, 怎麼能快樂。其實 80 前, 80 後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80 後總有人要承擔起國家興亡的責任的。

任正非經典講話賞析


任正非經典講話賞析


任正非經典講話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