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寇志》解讀:宋江假意九天玄女託夢,公孫勝反殺梁山最強對手

之前,筆者與大家品讀了《蕩寇志》(《水滸傳》續書,清代俞萬春著)第一百三十一回,雲天彪攻打嘉祥,聽從劉慧娘用旗幟擾敵之法,成功打敗呼延灼,收復嘉祥。今天我們繼續品讀《蕩寇志》第一百三十二回“徐虎林捐軀報國,張叔夜奉詔興師”,看看後續發展如何。

情節簡介:林沖、呼延灼丟失濮州和嘉祥逃回梁山時,梁山也剛剛失去二關,宋江等十分焦急,統計了殘餘的兵馬,並開會研究接下來如何應對。眾人驚訝地發現梁山嘍囉的士氣低迷,一旦形勢不利即全軍潰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宋江、吳用、公孫勝等決定立撫卹章程,並在玄女宮設醮追薦死者及卜梁山的運數,這期間宋江等進行了暗箱操作,先是讓玄女官司殿頭目包靈假意說夢到九天玄女傳旨,讓山上備一百單八隻水缸,滿盛淨水,九天玄女將灑入法水。眾人領了法水後夜間用右手三個指頭在左脅下搭三千下,次早如有主帥名諱出現,就預示著主帥隆隆日上。宋江聽後假意大怒將包靈斬首,被九天玄女懲罰,於是按照包靈說的照做了,結果梁山上下果然每人身上都隱隱一個紅文反寫的“江”字,從而提高了士氣。宋江、吳用於是決定收復二關,在公孫勝妖法的幫助下,徐槐、任森、顏樹德先後死去,梁山收復了二關,但在攻打頭關快要取勝時,被徐槐、顏樹德顯靈打敗,只好退守二關。此時雲天彪、陳希真接到書信,於是引軍前來頭關與韋揚隱等會合,張叔夜征討方臘歸來,宋徽宗下罪己詔,清除了高俅等奸臣,閱兵完畢,命張叔夜統兵征討梁山。張叔夜在路上接到种師道的書信,得知种師道派出一人前來幫助自己。

《蕩寇志》解讀:宋江假意九天玄女託夢,公孫勝反殺梁山最強對手

都頭曰:本回是《蕩寇志》全書中梁山最後一次取得局部勝利,同時官軍陣營的重量級人物徐槐也終於退場。關於徐槐,我們之前已經分析過,他對剿滅梁山的貢獻相比雲天彪、陳希真等有過之而無不及,正是因為他和顏樹德、任森等死死卡住了梁山的咽喉,牽制住了梁山大寨主力,外圍的雲天彪、陳希真才能逐步收復失地,最終會師梁山。小說寫到這裡,“蕩寇大業”眼看即將大功告成,作者卻安排徐槐不早不晚在這裡領了盒飯,最終張叔夜、雲天彪、陳希真等踩在了徐槐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完成了滅寇的任務。關於作者為什麼安排徐槐在這裡退場,我們將在下面細說,還是先來看看本回中涉及的歷史典故。

《蕩寇志》解讀:宋江假意九天玄女託夢,公孫勝反殺梁山最強對手

本回中涉及的典故共三個,第一個典故是梁山眾人商議軍情,呼延灼、林沖等先後提起手下士氣低迷,遇敵失利即潰之事,那吳用聽那二人所說情形,正與二關潰散相同,口中不說,心中惶急,便叫:“眾兄弟休提!”範金門在這裡批道【提出一百二十九回柱意。文氣如群山萬壑赴荊門。】範金門所引詩句出自詩聖杜甫的《詠懷古蹟》,全詩為:“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群山萬壑赴荊門”本意是穿過千山萬壑一直奔向荊門,在這裡範金門是用了引申義,《蕩寇志》中先後寫林沖、呼延灼、宋江、吳用手下隊伍遇敵失利即潰敗的情景,到了這裡吳用從眾人之言中終於醒悟過來,原來梁山的整體隊伍已經士氣低迷,人心渙散,而不僅僅是一次戰役失利的偶然現象。

第二個典故是徐槐死後,徐青娘前去拜訪汪恭人,汪恭人道:“令叔因公積勞,此日捐軀報國,梁山大事,業已三分有二。將來經略到來,不日凱旋,令叔之功亦序列不朽矣!惜乎我生多病,不及見賊人授首。”

範金門在這裡批道【只一句,便收結汪恭人,以後竟不復再見矣,含毫邈然。左氏“羈將逃也”四字,便收一子家子,仲華蓋本此。】出自《左傳》“定公元年”,子家子即春秋時魯國的著名大臣子家羈,他是魯昭公的臣子,很有先見之明。曾經向魯昭公提出過很多好的建議但都未被採納,最後魯昭公被孟孫、季孫、叔孫三家權臣合力擊敗,客死在晉國的乾侯。魯昭公死後,魯國派人前去迎接靈柩,季孫氏很欣賞子家羈的才能,向叔孫氏推薦,想讓子家羈繼續回國效力,但是子家羈忠於魯昭公,沒有同意,並和叔孫氏的使者說:“若立君,則有卿士、大夫與守龜在,羈弗敢知。若従君者,則貌而出者,入可也;寇而出者,行可也。若羈也,則君知其出也,而未知其入也,羈將逃也。”最終子家羈逃走,沒有回到魯國,不知所終。這裡範金門認為《蕩寇志》寫汪恭人結局是借鑑了《左傳》寫子家羈結局的手法。

《蕩寇志》解讀:宋江假意九天玄女託夢,公孫勝反殺梁山最強對手

第三個典故是宋徽宗命張叔夜征討梁山時說道:“嵇仲,率事公忠,戎行宣力,經謀偉劃,朕實依賴。前者方臘猖狂,命卿征討,役才五月,遂奏膚功。今梁山宋江,肆逆已甚,特命卿率師往討,尚其敬慎,以襄大事。欽哉!”範金門在這裡批道【君稱臣字,榮甚。按宋史本傳,金人陷京師,車駕出郊,叔夜叩馬而諫,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作者意蓋本此。】據《宋史》“張叔夜傳”載:【城陷,叔夜被創,猶父子力戰。車駕再出郊,叔夜因起居叩馬而諫,帝曰:“朕為生靈之故,不得不親往。”叔夜號慟再拜,眾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金軍攻破開封后,宋欽宗準備赴金營商議講和之事,其實這就是金軍的陰謀,想要趁機扣押宋欽宗,所以張叔夜在途中勸宋欽宗不要去,但宋欽宗認為自己必須去,並且親自叫張叔夜的字“嵇仲”,希望其能努力,可見宋欽宗對張叔夜的器重。俞萬春在這裡當然是借用了史書上宋欽宗對張叔夜的稱謂,以表示天子對張叔夜的器重,但說話者換成了宋徽宗,而且情景也從國破家亡換成了出師討賊。

說完典故,我們再回過頭來說說作者在本回設計徐槐退場的情節。《蕩寇志》中徐槐的主要功績是奪取梁山的水泊和頭關、二關,並牽制住濮州、嘉祥兩處兵馬,幾乎要攻破梁山泊本寨,這樣的功績不僅在散仙中無人出其右,即使是雷將裡面也沒有幾個能比得上的,因此張叔夜、雲天彪、陳希真等在徐槐死後攻破梁山,總給讀者一種“撿漏”的感覺,因為前面的路徐槐基本都已經鋪好了,就差最後一擊。作者之所以讓徐槐這麼出風頭,其實是有現實原因的,徐槐的原型其實是作者俞萬春的好友徐佩珂,徐佩珂字午橋、杭州人,是秣陵(南京)的一名官員,更重要的是,《蕩寇志》初刻本正是由他出資贊助才得以出版的,因此我們可以想見作者設計徐槐這個形象的現實動因。

《蕩寇志》解讀:宋江假意九天玄女託夢,公孫勝反殺梁山最強對手

而關於徐槐結局的處理,範金門在本回回末評中其實已經說出了答案:【又因是而收結徐槐,片帆直渡,局勢盡善,蓋是書以叔夜為主人,而叔夜不可以多附會,特寫一徐槐以代之。自一百十九回寫徐槐以來,凡加官錫爵,叔夜保之。益兵運糧,叔夜籌之。徐槐建功之處,皆叔夜建功之處也。迨叔夜至,則徐槐可以無事矣。或曰:何不少留徐槐,凱歌同奏?此未喻作者之命意也。若留之以供驅策,不過夷於鄧辛張陶之列,則徐槐不顯。若留之以建議決策,而叔夜唯唯,則叔夜亦不顯。為徐槐盡忠,而叔夜適來,謂徐槐為叔夜之前驅可也,謂徐槐為叔夜之化身亦可也。

也就是說,徐槐這個形象其實就是作者為張叔夜設計的一個助手和化身,張叔夜因為是歷史英雄人物,作者對其很是崇敬,不好在小說中虛構太多事蹟,但又想突出其滅寇的功勞,因此設計了徐槐這個角色,讓他來做作者希望由張叔夜乾的事,然後讓張叔夜在背後支持徐槐,這樣一來徐槐的功勞也就算在張叔夜頭上了。而小說馬上臨近尾聲,張叔夜要親自出場征討梁山,徐槐此時已經沒有什麼存在的意義了,留下他反而會讓其“掉價”,所以就安排徐槐在這個時刻退場,這樣對保全張叔夜和徐槐的形象都好。但話雖如此,徐槐總給讀者留下一種用完即扔的工具之感,就像演戲,替身表現再好,榮譽和光環終究還是屬於他人,無論對替身如何肯定和讚許,都隱隱透著一絲無奈和苦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